我想用香橙派搭建一个小型的广域网服务器,发现需要组一个服务器,一年差不多要30元。我只是玩玩,经过一番寻找,找到了一个1元成本实现的方式。当然不包括香橙派的成本。
需要一个广域网服务器,一个服务端,一个客户端,原理是广域网服务器与服务端映射绑定,客户端访问广域网服务器,广域网服务器把访问信息传送给服务端,服务端再把信息返回给广域网服务器,后者再把信息发送给客户端。
图形化表示如下:
服务端和客户端的脚本按照局域网的脚本来写。
除了Python外,还需要准备Sakura Frp账号。具体步骤如下:
①访问Sakura Frp,点击“注册账号”
②按照要求注册账号
③返回步骤一的网站,点击“管理面板”
④在页面右上角的“每人签到”中可以领取流量,一天可以领导1-4GB
⑤点击顶栏中的“用户”->“实名认证”,认证信息。这里需要1元。因为《网络安全法》,不认证的话不能使用。此外,这里使用的1元是因为支付宝的原因(具体我也不清楚)。
⑥下载软件,点击顶栏的“服务”->“软件下载”,下载客户端
⑦在客户端需要登录,登录后需要配置隧道
这里选择表达和红圈中类似的。这种不支持浏览器访问(HTML/HTMLS协议),但是也可以用“奇技淫巧”达成浏览器访问的效果,这个我们后面细说。图中红圈中类的类型支持TCP协议、UDP、协议、WOL网络唤醒,按需要选择后,需要配置。
隧道名等不多说。如果你的服务端和本软件在一台电脑上,只需要设置本地端口了,否则需要设置IP地址和端口了。其他的按需要设置。
这是一个简单的示例脚本,只能做一次应答。
from socket import * if __name__ == "__main__": server: socket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server.bind(("127.0.0.1", 8080)) #ip地址和端口需要和软件中设置的一致 server.listen(128) while True: client, address = server.accept() recv_data: bytes = client.recv(1024) print(recv_data.decode("utf-8")) client.sendall(b"Hi!!!")
同样,这是一个简单的示例脚本,只能做一次应答。
from socket import * if __name__ == "__main__": client: socket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client.connect(("122.228.26.226", 20584)) #这里的ip地址和端口是在软件开启隧道后生成的,在软件“日志功能”里可以看到 client.sendall(b"Hi!!!How Are You!!!") recv_data: bytes = client.recv(1024) print(recv_data.decode("utf-8"))
再添加一个网页服务器,与上面的客户端在一个类或者代码段里面,浏览器访问网页服务器,网页服务器把网页请求信息发送给客户端,客户端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把返回信息发送给客户端,客户端再发送给网页服务器,网页服务器再发送给浏览器。
图形化表达如下:
这是一个简单的示例脚本,返回一个网页
from socket import * HTML: str = "HTTP/1.1 200 OK\ncontent-Type: text/html; charset=UTF-8\n\n" \ "测试页 标题
文本
" if __name__ == "__main__": server: socket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server.bind(("127.0.0.1", 8080)) #ip地址和端口需要和软件中设置的一致 server.listen(128) while True: client, addr = server.accept() recv_msg: bytes = client.recv(1024) print(recv_msg) send_msg: bytes = HTML.encode("utf-8") client.sendall(send_msg)
这是一个简单的示例脚本,返回一个网页,写在一起,方便
from socket import * if __name__ == "__main__": _web_socket: socket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_web_socket.bind(("127.0.0.1", 10203)) # 端口可以随机 _web_socket.listen(1) while True: c, addr = _web_socket.accept() recv_data: bytes = c.recv(1024) client: socket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client.connect(("122.228.26.226", 20584)) send_msg: str = recv_data.decode("utf-8").split("\n")[0].replace("HTTP/1.1\r", "") client.sendall(send_msg.encode("utf-8")) # 这里的ip地址和端口是在软件开启隧道后生成的,再软件“日志功能”里可以看到 # 在发送msg前,需要从msg中提取出访问地址(就是类似/index/1/123这样的,是发送他), recv_msg: bytes = client.recv(1024) print(recv_msg) c.sendall(recv_msg)
下一篇:【Linux】文件描述符 f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