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五闯港交所大关,圆心科技上市之梦何时能圆?
金融界
2024-01-12 14:11:02
0

原标题:两年五闯港交所大关,圆心科技上市之梦何时能圆?

圆心科技为了要撕掉“卖药依赖症”标签,开始致力于构建医、药、险、健的生态闭环,以此来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在四次递表港交所均失效后,毫无意外的是,互联网医疗行业“独角兽”圆心科技于近期更新招股书,第五次向港股市场发起冲击,想要上市之心可窥一斑。

时间线拉长来看,2021年10月15日,圆心科技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也正是在这一年,正值互联网医疗机构上市潮,有多达34家企业实现上市,更有超65家互联网医疗赛道新老玩家在上市之路上折戟。

像和这些在2021年没有赶上IPO这趟车的多家互联网医疗企业一样,圆心科技在随后的几年并没有放弃,反而重拾上市梦想,越战越勇,分别在2022年4月、2022年10月及2023年5月都叩响过港交所大门。

在投资经验更加成熟、投资机构更加专业的港股市场,一直以来都是医疗健康类企业上市的不二选择。港交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月31日,三年来共有63家医疗健康及生物科技公司于香港交易所新上市,融资额超过1969亿港元。

然而,受美联储加息和缩表、全球经济疲软等因素影响,2023年港交所的新股市场融资总额及数量均较去年双双大幅下滑,其中整体新股融资总额为过去二十年以来的低位。

这对于圆心科技来说,大环境确实并不太友好,但面对不断亏损额、缩水的毛利率、高企的成本,已使其上市之心“急不可耐”。那么,圆心科技这次能如愿吗?

01

能撕掉“卖药”标签吗?

自 2015年成立以来,圆心科技便走上了烧钱换增长的道路。公开数据显示,成立两年后,圆心科技便拿到了B轮融资,过了仅半年,又拿到5亿元C轮融资,2019年获得5亿元C+轮融资,2020年获得6亿元D轮融资,2021年3月和8月更是分别一举获得高达30亿元E轮融资、15亿元F轮融资。

有了资本的助力,经过几年的发展,圆心科技已成为国内第一大专注处方药的综合医疗交付平台,并成为首批取得医疗执业牌照的互联网医院平台,形成了以院外综合患者服务、供给端赋能服务、创新医疗健康服务为核心的三大支柱业务,向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及贴心的服务。

具体拆分业务来看,院外综合患者服务可谓是拉动业绩增长的主力军,2020年-2023年上半年的营收分别为35.37亿元、56.15亿元、72.83亿元和44.15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97.5%、94.6%、93.7%和95.0%。

也就是说,如果剔除掉院外综合患者服务后,圆心科技另外两个业务常年对营收的贡献占比才约为5%,三年半来的合计营收也分别仅有0.93亿元、3.32亿元、4.92亿元和2.31亿元。

从其招股书对听着颇为高大上的“综合患者服务业务”简介中不难发现,该业务实际上是囊括了院外药房服务、院外医疗服务及药品批发服务,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线下圆心药房和线上妙手医生平台联动销售药品。

而“卖药”正是圆心科技发家起来的核心依仗,无论是最初的“妙手医生”还是后来转战互联网医药业务和线上医疗健康服务,但在外界眼里,圆心科技始终难以摆脱“卖药”的标签。

对此,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表示,虽然近年来圆心科技亦在探索多元发展,已打造了圆心惠保、圆心医疗科技等多个品牌,但整体来说仍然未能摆脱营收模式单一、过度依赖药品销售的发展困境。

02

三年半累亏超23亿,所谓那般?

在《每日财报》看来,圆心科技高度依赖院外综合患者服务业务,的确可以在发展初期凭借着资本实力通过跑马圈地来快速占领市场,但长期来看,这显然拖累了公司毛利率水平。

2020-2023年上半年,其院外综合患者服务的毛利率分别为7.6%、6.9%、6.9%和6.5%,与处在同一赛道的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及叮当健康同业务毛利率均超20%数值相比,圆心科技该业务够不着8%的毛利率显然大幅落后于同行。

虽然另外两大板块供给端赋能服务和创新医疗健康服务的毛利率均为两位数,且2023年上半年均超过50%,但由于“院外患者服务”占比实在太高,直接拉低了公司整体毛利率,近三年半均突破不了10%,仍在个位数徘徊。

受此拖累,近些年圆心科技也就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怪圈之中。2020-2023年上半年,其分别实现营收36.29亿元、59.38亿元、77.75亿元和46.45亿元;同期分别亏损3.63亿元、7.57亿元、8.05亿元及4.42亿元,三年半累计亏损高达23.67亿元。

进一步探究后我们发现,造成圆心科技增收不增利的另一大原因还在于过高的销售成本和销售费用侵蚀掉盈利端。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其销售成本逐年大幅增长,分别为32.97亿元、54.06亿元、70.5亿元和42.38亿元,三年半所占总营收的比例均超90%。

而在投入费用方面,虽然有“科技”之名,但圆心科技实则是“重销售轻研发”的代表。三年半时间里所投入的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总计约为29.07亿元,销售费率每年均保持在13%左右。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少的可怜的研发投入,三年半总开支仅约为4.52亿元,研发费率常年摸不着3%。

众所周知,技术创新是企业的压舱石,更是二级市场重要核心考核标准之一。因此,有科技成色的医疗健康公司,港股市场均欢迎接纳,但圆心科技的科创底蕴显然略有不足,或许也会影响到后期顺利上市步伐,毕竟资本市场只会为有盈利性以及核心竞争力的公司买单。

03

构建“医药险”闭环生态,新故事还好讲吗?

在此背景下,圆心科技为了要撕掉“卖药依赖症”标签,开始致力于构建医、药、险、健的生态闭环,以此来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圆心惠保是圆心科技实施保险业务的重要载体,声称要以“保险+医疗+医药”专业能力为服务基础,为市场提供创新新特效药保险产品、惠普型商业医疗保险、带病险和药品福利险四大保险类业务。

比如,在政府持续高度支持下,由各地政府部门、商业健康险和第三方科技或服务公司共同参与的“惠民保”业务,前两年在不少城市进行的如火如荼,这对于像圆心科技这样的与医疗领域有天然耦合性的企业而言,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发展良机。圆心科技自然也没错过,通过自身提供特效药优势,从构建的“医药险”闭环模式来切入。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圆心科技已为177家保险公司及8家再保险公司提供服务,与保险公司合作推出40余款新特药保险产品,协助在超过120个城市推出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并分销合集57项健康险产品,管理5830万份保单。

但由于部分特药险、惠民保产品承保的客户群体中,带病体占据了大头,所发生的保险理赔风险较大,可能导致圆心科技赔付成本上升,降低盈利能力,而且带病体客户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更为复杂和多样化,圆心科技可能也需要投入更多资源满足这些需求,无形之间会增加运营成本。

此外,近年来,国家监管层面就曾多次出手对“医+药+险”模式进行规范,继2022年8月监管要求保险公司自查“药转保”业务,强调其异化保险业务,使保险或然事件成为必然事件后,近期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北京监管局再度排查“药转保”存在的风险,要求自查有关机构填报的信息中,就包含与圆心科技等第三方合作的健康险产品。可见,“药转保”业务本身的合规性不足,也给其发展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从数字医疗健康产业赛道看,我国医疗健康市场正处于不断的改革和创新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中国技术赋能医疗健康解决方案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人民币5038亿元增加至2022年的人民币7331亿元,估计将于2030年达到人民币38091亿元,市场前景巨大。

一片蓝海下,势必会迎来越来越多的玩家抢食“蛋糕”,既有已成功上市的阿里健康、京东健康等巨头持续发力,又有如健康之路、方舟健客等机构对上市趋之若鹜。

因此,圆心科技该如何在医疗健康服务同质化严重、上市之路竞争加剧的当下,加快实现上市步伐,以及上市后能否被二级市场持续看好,或许这一切还需依靠自身来打造可持续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才是最为紧要的。

来源:每财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赛道Hyper | 高德地图A... 作者:周源/华尔街见闻 8月4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高德地图宣布完成全面AI化改造,推出被其定义为“全...
德兰明海取得电量检测电路和储能... 金融界2025年8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德兰明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
养老机器人四大痛点尚需破解 转自:北京青年报 形形色色的机器人充满了未来感 北京联讯科技的全套设备打通线上线下服务 老年人...
200多家企业已参展!高交会亚... 中国科技领域展会的“奥林匹克” 优质展位已然告急 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经...
苏州帕特伟精密机械取得粗加工转... 金融界2025年8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苏州帕特伟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粗...
OpenMind要做人形机器人... 许多公司专注于制造机器人,或开发帮助机器人移动、抓取物体或与周围世界互动的硬件组件。而OpenMin...
研究发现全新物态“量子液晶” 新华社华盛顿8月4日电 由美国罗格斯大学牵头的新研究发现一种名为“量子液晶”的全新物质状态,这将有助...
北京延庆集中查办一批医疗器械经...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近日,延庆区执法人员在对辖区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专项检查中...
赛道Hyper | 星际之门扩... 作者:周源/华尔街见闻 7月下旬,OpenAI与甲骨文宣布合作开发额外4.5GW的“星际之门”数据中...
原创 大... 2025年7月1日,位于智利的ATLAS系统(小行星撞地预警系统)捕捉到了一个暗淡移动的光点,起初,...
100万行代码、跨界逆袭……他... 让机器“一点就通” 工人能轻松操作和控制设备 把设备连上网 远程监控数据、预测故障 让工厂更“聪明”...
挖掘品牌内核,打造空间传奇——... 在品牌传播的多元化时代,企业展厅作为最直观的品牌载体,其重要性愈发凸显。宽创国际展厅设计公司市场部,...
美的取得蒸汽加湿设备专利,有利... 金融界2025年8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蒸汽...
揭秘涨停 | 机器人概念持续火... 今日(8月5日)A股市场收盘共70股涨停,剔除17只ST板块个股后,53股涨停;19股封板未遂,整体...
星宇车灯取得一种面光源装置专利... 金融界2025年8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面光...
微软Surface Lapto... 一、前言:有史以来最轻薄的Surface Laptop 微软Surface系列自2012年推出以来,...
千亿器械巨头押注手术机器人 来源:投资界 原标题:千亿器械巨头押注手术机器人 来源:动脉网 手术机器人风雨飘摇的日子里,医疗巨头...
王力安防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王力安防(605268)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AI赋能助力鹤壁市政务服务效能... 在数字化浪潮中,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各个领域。在鹤壁市,政务服务在AI的加持下,实现...
原创 高... “地表温度65℃,漠河热晕了学生。”2025年6月,中国最北端城市漠河的气温计指向了历史高位。在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