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广播电视台·泰安之声3月20日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智慧积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星。为有效推进学校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工作,增强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泰山科技学院非遗工坊开展了剪纸、面塑、拓片、绒花等活动。
本次活动由非遗中心赵国靖老师带领开展,赵老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拓片需要使用的相关工具,随后对拓片流程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演示,紧接着,同学们沉浸在一方方拓片的历史记忆中,展开了自己的拓片之旅。此次拓片活动,让同学们熟悉了拓片的基本流程和技法,对非遗中的拓片艺术有了新的、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面塑,是指以面粉、糯米粉、甘油或粘土等原料制成熟面团后,用手和专用塑形工具,捏塑成各种花、鸟、鱼、虫、景物、器物、人物、动物等具体形象的手工技艺。在非遗传习社面塑工坊,主理人介绍了面塑的相关历史渊源及制作手法和技巧,同时还展示了如何搓面团,如何创造基本的面塑形状,如花瓣、叶子等捏制方法和技巧,还包括一些塑造形状的小窍门,同学们积极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结合自身对面塑的理解,制作出了不同风格的面塑,作品图案也逐渐变得生动起来。
同时,非遗剪纸作为一种独特的手工艺,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同学们聚集在一起学习剪纸技艺,了解剪纸文化、追溯剪纸缘起、分析剪纸的文化内涵、讲述剪纸的历史传说等。通过剪纸概念的了解及剪纸实践的开展,同学们逐步掌握了剪纸的技巧,逐渐得心应手。据了解,泰山科技学院非遗中心旨在让非遗得到广泛宣传,让更多人加入非遗传承保护的行列中。未来将继续秉持传播、传承非遗的初心,在挖掘和培养更多“校园手艺人”的基础上,打造“处处皆传承,处处皆文化”的校园氛围。
一石一碑,沉淀着岁月的绵长;一纸一墨,记载着历史的宝藏。古人持刀刻金石以志,今人执拓摹岁月波纹,变化的是文化符号,不变的是大家对历史的传承和敬畏。同时,保护非遗文化,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校园里撒下一粒粒非遗文化传承的火种,让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泰安市广播电视台·泰安之声记者:王滨 康毅 李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