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骆洪江 来源:中国民航网
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戴云 记者 代睿
3月29日,中国民用航空局举行“推进低空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骆洪江表示,近年来,无人驾驶航空飞行活动在我国发展呈现良好态势。截至2023年底,国内现有实名登记的无人驾驶航空器126.7万架,同比2022年增加32.2%,持无人机操控员执照19.4万人。2023年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累计飞行2311万小时,同比增幅11.8%。
骆洪江指出,从统计数据来看,无人驾驶航空器产业发展迅速,其服务范围已经涵盖农业、工业、服务业,可以把经济社会、生产生活等联系在一起。“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技术赋能,将实现以智慧空中出行为代表的综合立体交通和低空融合飞行,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引擎。”
为推进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民航局全面开展了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三级体系建设和保障能力提升等各项工作。如制定下发了《通用航空飞行服务站系统建设和管理指导意见》《低空飞行服务体系飞行动态数据传输规范》等,建立了低空飞行服务法规标准体系;国家信息系统和区域信息系统完成建设并实现互联,截至2023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共建成32个飞行服务站。
骆洪江介绍,目前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三级体系基本建成,低空情报气象监视服务能力不断提高,飞行计划管理逐步简化,为低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骆洪江表示,下一步,民航局将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空域分类和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经验的推广,会同地方政府加快服务站建设,推行“一站式服务”,同时不断优化完善低空航行服务体系和能力,加强有人机与无人机的运行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