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 Find X7 Ultra影像评测:这就是口袋里的哈苏?
雷科技
2024-01-14 19:49:07
0

原标题:OPPO Find X7 Ultra影像评测:这就是口袋里的哈苏?

没想到,今年的影像之争这么快就拉开了帷幕。1月8日,OPPO带来了他们的年度旗舰产品——OPPO Find X7系列,也是2024年第一款发布的旗舰手机,关于OPPO Find X7的体验我之前已经在首发评测中详细介绍过了,今天要为各位带来的是OPPO Find X7 Ultra的影像表现。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其实从命名就能看出,OPPO对于Find X7 Ultra的期待相当之高,在发布会上OPPO花了很长时间来讲述Find X7 Ultra的影像表现,也让我这位影像爱好者对它产生了十分浓厚的兴趣。

趁着周末来临,我也专门带着它出了趟门并拍摄了大量样张,并在精心挑选过后,我现在想与你分享它在影像方面的魅力,到底能否对得起OPPO在发布会上的宣传呢?

六焦段,一机走天下?

熟悉我的读者应该清楚,在2023年我最满意的两款拍照手机是OPPO Find X6 Pro和小米13 Ultra,它们在焦段、画质以及影调方面的表现可谓是相当优秀。两家厂商在宣传产品时都曾表示它们的每一颗镜头都有着着主摄一般的拍照效果,使得镜头之间只是焦段上的区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全主摄配置,而这个理念在Find X7 Ultra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如今市面上大部分影像旗舰手机的影像系统都是由一颗广角、一颗超广角以及一颗潜望式长焦镜头组成,而OPPO Find X7 Ultra则是加入了两颗光学变焦倍数不同的潜望式长焦,从而提供了14、23、65、135以及300mm五个常用焦段,熟悉摄影的读者们应该都清楚,焦段越全构图思路会越清晰,拍摄体验也会越好。

(图片来源:OPPO 官网)

Find X7 Ultra的主摄是全新的一英寸超大底传感器LYT900,在尺寸上相比之前的IMX989要小一点点,但制程工艺从40nm提升到了22nm,能效比大大提升,节省下来的这部分功耗能够让OPPO为其配备DI ADC技术,从而让这颗传感器拥有更好的动态范围和宽容度,也能给用户更多的后期空间。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当然,OPPO Find X7 Ultra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这套目前独一份的双潜望式长焦组合:3倍光变长焦IMX890和6倍光变长焦IMX858。严格意义上来说,Find X7 Ultra并不是第一台同时塞入两颗长焦镜头的手机,但如此的素质和堆料目前看来也就这么一台。

值得一提的是,这颗新加入的6倍潜望式长焦搭载的是我们的老朋友IMX 858,这颗传感器的尺寸虽说只有1/2.5英寸,但别忘了在手机等效焦距的计算上,焦距是与传感器面积成反比的,因此在高倍变焦上,小底镜头才是更合适的。

这两颗潜望式镜头的加入,也给Find X7 Ultra的人像模式提供了65mm和135mm两个特殊焦段,用来拍摄半身和特写时尤为好用。由此,OPPO Find X7 Ultra完整覆盖了14-300mm的超大变焦范围,合理且顺滑的焦段组合,也为我在拍摄时提供了更多的构图思路。

多场景轻松拿捏

OK,关于硬件方面的介绍就先说到这里,接下来还是一同看看OPPO Find X7 Ultra的实际拍摄表现吧。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作为影像旗舰,Find X7 Ultra的成像质量不用多说,画质稳定色彩讨喜。无论是广阔的风景照,还是细节满满的机车近照,Find X7 Ultra有着普通手机所不太一样的样张质感,在自然光影的加持下让整张照片看起来不那么平面,画面层次也更丰富和细腻。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OPPO Find X7 Ultra也是充分利用了这颗1英寸传感器在进光量中的优势,不论是室内、室外还是暗光环境,成片都有不错的色彩表现,同时宽广的动态范围使得高光和阴影部分的细节都能得到充分保留,避免了过曝或欠曝的情况发生。

在大光比场景下,Find X7 Ultra能带来尤为有质感的光影过渡,让被摄主体拥有独特的立体感,搭配135mm的焦段,还能让整张照片拥有不错的空间压缩感。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但细心的读者肯定发现了,大部分样张都是65和135mm焦段,不是主摄不好用,而是这两颗长焦镜头实在是太好用,无论是色彩还原还是光影的表现都堪比主摄,以至于我经常忘记23mm主摄的存在,不知道这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

略微有些可惜的是,拍摄当天的天气算不上好,雾气极大导致拍摄画面很容易出现不通透和泛白的情况,以往遇到这种情况我基本都是选择掉头回家,等到天气足够好再出来重新拍摄一组。但OPPO Find X7 Ultra自定义程度极高的大师模式给了我继续拍摄下去的底气。

大师模式和我印象中的专业模式稍稍有些不同,大部分手机的专业模式基本只是把相机上的那一套逻辑给照搬过来,看起来貌似还挺专业的,但实际体验非常之拉胯,当你调节完参数后,想要拍的画面早就消失了。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而OPPO的大师模式在专业和便捷之间取得了一个完美的平衡,它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自定义参数调节,也拥有普通模式超快的抓拍速度和拍摄体验。而且使用大师模式所拍摄的照片在算法痕迹上更加保守,基本看不出HDR痕迹,这也是我一直所追求的。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当然,现阶段的手机摄影是不可能完全抛弃算法的,或者说是算法才让手机摄影走到了如今的高度。我们不喜欢的其实是那些太过于强硬和不自然的算法,让照片失去了真实的美感,显然OPPO Find X7 Ultra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好。

手机摄影虽说进步幅度明显,但有一点我一直不是很满意,就是快门的迟滞感,也就是说在按下快门后所记录下的画面往往不是那一瞬间想要的画面,不像专业无反相机那样干脆利落。而Find X7 Ultra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当不错,从我拿起手机通过锁屏界面进入相机,再到按下快门,全程行云流水,抓拍速度极高,基本上就是所见即所得。拿来拍摄人文题材时尤为好用。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这就是OPPO独有的的瞬时双采技术,能够在一瞬间完成两种曝光时间的图像采集,短曝光用于捕捉动态瞬间,长曝光用于提升画面质量,两种曝光融合,解决了传统抓拍只重视瞬间而牺牲画质的问题。而且由于这是底层技术所带来的优势,所以Find X7 Ultra不用像友商的产品那样,需要专门调出抓拍界面,上手就能直接拍摄。

视频方面,OPPO Find X7 Ultra也迎来了史诗级升级,如今Find X7全系支持全焦段的杜比视频拍摄,填补了安卓手机以往无全焦段杜比视频拍摄体验的空白。在实际的使用中,Find X7 Ultra可以自由调用四颗摄像头进行杜比视界拍摄,从全景,到半身,再到特写,轻松地实现多机位的拍摄。

但你要说Find X7 Ultra是一台完美的影像旗舰,那也吹得太过头了,在使用中我主要发现了两个问题,而且这两个问题对于拍照的体验影响还是挺大的,希望OPPO能够早点搞定。

第一个是6倍长焦镜头的解析力,在大部分情况下这颗镜头确实能够提供非常出彩的表现,但一旦场景中物体的密度过大就很容易出现涂抹严重和色彩不均的情况,最经典的就是拍摄一大片落羽杉时,由于树叶密度过高导致锐化情况有些严重,画面看起来就非常的脏。以至于我当时都怀疑自己是不是操作失误,再多次尝试后确定这应该就是OPPO算法上的缺陷。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第二个是Find X7 Ultra的微距能力,虽说两个长焦的介入给它带来了25和35cm两个最短对焦距离,按理来说它的微距表现应该是非常到位,但实际体验却大打折扣。经常会出现明明该使用长焦微距功能介入的场面,Find X7 Ultra却“自顾自”地用主摄去裁切,这就会导致画面的画质下降严重,这应该也是算法上的问题。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不过总的来说,OPPO Find X7 Ultra的体验还是足够到位的,不俗的画质,有意思的影调以及丰富的焦段选择让它已经成为我目前心目中的影像旗舰No.1,但谁知道这个No.1能维持多久呢,毕竟友商们的影像旗舰也已经纷纷在路上了。

从真实到好看

影调一直是一个很玄乎的东西,就像有人喜欢富士,有人喜欢徕卡,有人喜欢哈苏等等等等,除了它们在硬件上的优势外,影调也是能吸引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因素。毕竟拍照本来就是想拍出一张好看的照片,是不是真正达到肉眼一致的水平,我个人倒觉得无所谓可以接受,只要你的色彩不是太夸张,跟现实差距不大的同时能做到不错的观感,这就足够了。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那么,OPPO Find X7 Ultra呢?在评测OPPO Find N3时,我曾对OPPO全新的超光影图像引擎给出了颇高的评价,而这一套引擎自然也是沿用到了Find X7 Ultra上。这一技术能够尽可能地去还原场景的原本色彩和光影效果,让成片看起来没有太多的计算痕迹。

因此不管在光线充足的室外,亦或是光源相对复杂的室内,Find X7 Ultra更加注重准确呈现环境本来的颜色以及光影的细腻过渡,让成片更立体有质感,更有哈苏味,而不是传统那种把整体画面拉成“傻白傻亮”。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就以这组样张为例,太阳的高光区域有正确的高亮度,与树荫的暗形成正确的亮度反差,同时画面的多个暗处并也有正确的从亮到暗的过渡,看起来尤为自然也极具别样质感。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噢对了,相信有不少读者遇到过这么一个情况:明明自己抓拍到了一张构图思路和色彩都非常棒的一张照片,但画面中不经意路过的行人严重影响了整张照片的观感。靠自己后期PS既麻烦效果也比较一般,而Find X7 Ultra的AIGC消除功能给了我们新的选择,不但能智能消除画面中多余的元素还能自动补齐画面,使得处理完后的照片效果较为自然。

写在最后

简单做个小总结吧,OPPO Find X7 Ultra的表现确实符合我对它的高期待,无论是色彩、画质、还是对光影部分的把控都堪称一流水准,虽说它与市面上的一众影像旗舰并没有拉开太大的差距,但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这绝对是近期相当值得入手的一台好产品。

手机影像的未来,我认为依旧离不开光学硬件+影像算法+算力的三重结合,厂商与其疯狂卷硬件和算法,不如多思考一下辅助用户拍出好照片的影像性能,都可以做哪些新尝试,更要在自研技术和影像创新上多下功夫,这样才能做独属自己的影像护城河。显然OPPO就是这么一台贯彻了这一理念的好产品。

不知不觉手机影像发展已经来到一个路口,硬件进化的步调日趋放缓,想凭借硬件方面的迭代升级做出让人惊喜的产品相当困难。OPPO开始更改自己的研发角度和方向,不再以堆参数为重点,而是从消费者的日常需求出发,以使用者的感受作为评判标准,也让摄影变得越来越简单,让专业影像更加大众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全网最详解析】大疆首款扫拖机... 2025 扫拖机器人怕是要变天了! 靠无人机「统治」天空的大疆,居然下凡了,首款扫拖机器人 DJI ...
维仕科技取得一种发声单元专利,... 金融界2025年8月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维仕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发声单元”的...
华为车辆编队专利公布 8月6日,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车辆编队方法及电子设备”专利公布。 摘...
制造业由大到强攀高向优 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建成运营,国产大飞机C919实现商业飞行……中国制造上天入海,不断取得创...
全新360安全云发布 打造AI... 8月6日,360安全在新品发布会暨合作伙伴大会期间发布全新360安全云产品,深度诠释“安全即服务”理...
原创 埃... 文/杨剑勇 工业机器人行业经历两年调整后,埃斯顿在2025年迎来关键转折点,2024年该公司遭遇上市...
“鹅厂”启动校招,并面向AI人... 8月6日,腾讯2026校园招聘正式启动。本次招聘面向2025年1月至2026年12月期间毕业的大学生...
医用一次性灌肠器开封后二次封存... 医用一次性灌肠器是设计用于单次使用的产品,其包装一旦开封,即使只使用了部分液体或完全未使用,二次封存...
邬贺铨院士支招:破解中小企业A...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
鹧鸪云光伏仿真软件:重塑光伏工... 鹧鸪云光伏仿真软件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数字孪生与大数据技术,构建了从项目规划到运维管理的全周期数字化闭...
蓝莓又有新惊喜!60岁身体“焕... 一颗小小的蓝莓,竟能让60岁的身体指标重返20岁? 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科学研究给出的惊人发现。 沙...
美国拟2030年前在月球建成核... △艺术家描绘的月球上的电力系统。(图片来源:NASA) 当地时间8月5日,据多家美国媒体报道,美国交...
乔锋智能:六轴天车式龙门加工中... 证券之星消息,乔锋智能(301603)08月05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
零信任架构技术指南:腾讯iOA... 摘要: 零信任架构是大规模企业应对混合办公风险的核心方案。本文基于腾讯 iOA 的实战经验,解析零...
智行时代:南宁交通迈向智能高效... 在南宁东站网约车候车区,乘客使用智能候车系统便捷约车。记者潘浩摄 人工智能是区域交通运输效率跃升、安...
2025中国自动化与人工智能教... 中新网北京8月6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从中国自动化学会获悉,由该学会主办的2025中国自动化与人...
我国IPv6活跃用户数超8亿 ... (记者 张苏慧)作为替代IPv4的下一代互联网协议,我国的IPv6发展已形成部门横向协同、央地上下联...
山东科森取得自动伸缩臂专利,能... 金融界2025年8月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山东科森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5倍过...
美国挥刀“砍”向国际空间站,反... 【文/观察者网 王一】美国特朗普政府削减联邦预算的“砍刀”已经挥到太空上去了。美国《华尔街日报》8月...
如何从安卓设备迁移数据到iph... 从安卓手机转移到iPhone,却被卡到了“数据迁移”这一关。担心迁移过程复杂,害怕丢失数据,或者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