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提出构建可重构器件新方法,兼具二极管功能和存储器功能
DeepTech深科技
2024-01-08 01:28:59
0

原标题:科学家提出构建可重构器件新方法,兼具二极管功能和存储器功能

从 1999 读本科至今,物理和材料始终是刘锴身上如影随形的两个“标签”。自 2015 年入职清华大学担任副教授以来,他便一直致力于研究低维材料。

图 | 刘锴(来源:刘锴)

近日,他和团队基于双极性二碲化钼(MoTe2)二维半导体沟道材料,提出一种基于沟道梯度掺杂机制的二维可重构器件构建新方法。

(来源:Nature Electronics)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控制沟道材料上的气体吸脱附,从而能在结构最简单的单栅极可重构器件上,实现丰富的可重构功能。

通过此,可以解决二维可重构器件低结构复杂度、与丰富的可重构功能之间的矛盾难题。

同时,在结构复杂度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极大拓展器件的可重构功能,预计将在电子学领域产生重要影响。

同时,这将给其他可重构器件带来借鉴意义,并展示了通过与硅基芯片结合从而发展多功能芯片的潜力。

当前,集成电路的微缩化挑战正在不断增加。而本次提出的基于梯度掺杂的可重构器件,让每个晶体管都拥有可重构的特性。

未来,假如使用这款可重构器件来制作集成电路,就有望实现高灵活性、高性能、多功能的新型芯片。

这样的芯片不仅能承担逻辑运算任务以及实时地存储计算结果,还能通过光来感知外界,同时也能模拟人脑的学习和遗忘等功能。

进一步地,通过先进的封装技术,可以把这类芯片与硅基芯片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为下一代计算架构提供坚实基础。

届时,这类芯片将有希望在诸如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可穿戴器件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硅基可重构器件之困境

自从集成电路发明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主要依赖于集成电路上晶体管的尺寸不断缩小。但是,如今晶体管的尺寸已经接近物理极限,继续微缩化变得愈发困难。

于是,人们开始研究一类特殊的半导体器件——可重构晶体管。可重构晶体管的特点是:在单个晶体管上可以实现多种电学功能,并且可以在这些功能之间切换。

如果集成电路上的每个晶体管都拥有这样的可重构能力,那么整个电路的功能就能得到极大扩展,从而在无需继续微缩晶体管尺寸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电路的有效集成度。

但是,目前主流的集成电路是以硅为基础的,而单个硅基晶体管无法实现上述可重构能力。

尽管通过附加电路和外加的存储单元,有一些硅基芯片能在芯片层级实现可重构性。但是,这些外加的电路和单元又会导致系统复杂度和制作成本的上升。

因此,人们十分期待通过发展可以超越硅基的器件,来打造新型的可重构器件。

多年来,围绕以过渡金属硫族化物(TMDCs,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为代表的二维半导体材料,刘锴课题组开展了多项研究。

这是一类拥有天然超薄层状结构的材料,它们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而且可以被有效地调控。

但是,要想构建二维的可重构器件,就要对二维半导体沟道材料进行可逆的掺杂。如果要进一步实现更多的可重构功能,还需要对可逆掺杂的位置,进行局域化和精细化的调控。

之前,已有其他科研团队报道过二维可重构器件。在这些成果之中,相关学者采用了不同的可逆掺杂方法。其中,栅极调控是被用于调控掺杂的最常见手段。

据了解,单栅极可重构器件是一种最简单的可重构器件,这类器件通过单个栅极控制整个或部分沟道的掺杂。虽然结构比较简单,但是只能实现两种或三种的可重构功能。

想要实现更多的功能,就需要构建更多的栅极,从而让每个栅极分别调控一部分沟道。尽管多栅极可重构器件可以实现三种以上的可重构功能,但是多个栅极会导致器件的结构复杂度提升。

另一种增加可重构功能的思路是引入其他异质材料,但这同样会导致器件变得复杂。

总的来说,在二维可重构器件上,硅基可重构器件面临的困境再次出现:即为了实现更多的功能,不可避免地要增加系统复杂性和制造成本。

在这种情况之下,刘锴课题组开展了本次研究。

(来源:Nature Electronics)

100 次重构之后仍能保持性能稳定

激光直写,是一种通过激光照射到物质上产生的光热效应,利用局域化加热沟道,从而实现沟道性质调控的方法。一开始,他们计划使用激光直写技术,在二碲化钼沟道上制作器件。

此前,该团队在激光直写二维材料和器件上,积累了不少研究成果。然而,在开展本次课题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一些技术难题。

于是他们改变思路尝试使用焦耳热,代替激光热效应的调控沟道。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预计焦耳热会更稳定、更快速。

关于此刘锴表示:“我们最开始的想法也比较简单,没有考虑太多半导体物理上的机制。焦耳热的引入方法是通过输入较大的源漏电压,根据最直观的欧姆定律图像,源漏电压会引入电流,而这种电流是随电压线性增长的。”

但是在实际过程中,他们发现实验现象和原始预期存在较大偏差:即电流增长不仅不符合线性规律,而且会随时间快速衰退。

针对这一异常现象,通过长时间的实验和分析,他们发现了两个被忽略的因素:第一,大源漏栅压会引入大的有效栅压;第二,有效栅压会导致二碲化钼吸附空气里的水氧分子。

又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课题组发现这两个被忽略的负面因素可以“化敌为友”。即利用有效栅压和气体吸附,就可以直接构建 np 结和 pn 结这两种二极管。

随后,他们开始转换实验目标:先是验证了构建二极管的可能性,实现了高性能的二极管。

而在发现气体吸脱附的影响之后,他们仅用一两个月就在器件上验证了本次构想,并成功获得高质量的二极管数据。然而,在北京干燥的冬季里,这款器件很快就被静电“打坏”。

在随后四五个月里,课题组一口气制备几十款器件来重复前面的结果。刘锴说:“重复实验常常让人十分煎熬,我们都希望能够重复之前的结果,甚至获得更高质量的数据,但是却常常不如人意。”

经过漫长的重复实验之后,在一个原本没有抱太大希望的样品上,之前的现象终于得到重复。

而在后续实验之中他们开始逐渐掌握实验规律,通过总结本次器件的构建思路,凝练出了梯度掺杂方法。

基于新的数据和经验,梯度掺杂机制也得到进一步完善,并能被拓展到更多功能之上。由于有了新的实验经验,后续的重复实验也变得愈发容易。

通过此,在同一款结构器件上他们把梯度掺杂用来构建存储器、神经形态器件、逻辑存储器,借此造出了这款功能丰富的可重构器件。

而本次器件之所以能在多种可重构功能之间连续切换,并能在经过 100 次的重构后依然保持性能稳定,是因为可重构碲化钼器件是基于气体吸脱附掺杂打造而来。气体吸脱附本身具有高度的可逆性,而梯度掺杂方法拥有较高的灵活性。

通过引入具有不同梯度的有效栅极电压,可以在同一个器件上引发不同的气体吸脱附状态,从而引入不同的沟道梯度掺杂分布,借此让器件具备切换到多种可重构功能。这时,通过连续施加不同的重构电压,就能在不同功能之间连续切换。

实现重构稳定性的关键在于,在气体吸脱附这一反复进行的过程中,沟道始终能够保持稳定。

这种稳定性要归功于如下几个原因:

其一,二维碲化钼材料本身在空气中十分稳定;

其二,由于选用厚度在 2-11nm 的少层碲化钼材料,而非采用单层材料,因此少层材料的稳定性比单层更好;

其三,梯度掺杂方法采用的电压比较小,不会导致沟道材料出现显著热效应,从而避免沟道材料产生不可逆的热氧化反应。

刘锴表示:“这个工作带给我们最深的感触就是,当一个工作的初始思路面临困境时,一定要深挖其中的原理,及时调整研究方向和内容。而一旦找准努力目标就要精心打磨。”

最终,相关论文以《用于可重构二碲化钼器件的可编程梯度掺杂》(Programmable graded doping for reconfigurable molybdenum ditelluride devices)为题发在 Nature Electronics(IF 34.3),清华大学博士生彭瑞轩是第一作者,刘锴担任通讯作者。

图 | 相关论文(来源:Nature Electronics)

与此同时,同期 Nature Electronics 还发表了评论文章[3],着重介绍了本次器件的高性能和高可重构能力。

接下来,刘锴和团队将延续梯度掺杂的思路,探索其他结构和机理的可重构器件,力图提升可重构器件的各项性能,扩展器件的其他可重构功能。同时还将探索可重构器件的阵列化应用,进一步展示梯度掺杂方法的潜力与前景。

参考资料:

1.Advanced Materials 2021, 33, 2102435; ACS Nano 2021, 15, 10502

2.Peng, R., Wu, Y., Wang, B. et al. Programmable graded doping for reconfigurable molybdenum ditelluride devices. Nat Electron 6, 852–861 (2023). https://doi.org/10.1038/s41928-023-01056-1

3.Nature Electronics 2023, 6, 797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汞... 在元素周期表中,黄金和汞分别是79号元素(Au)和80号元素(Hg),这也就意味着,黄金原子核内有7...
Tim Cook:苹果将继续高... 编译/VR陀螺 库克本周在苹果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告诉投资者: “我对团队发布的vis...
照亮百姓智能化生活——访全国政... 《 人民政协报 》 2025年08月04日 第4版 林孝发(左一)在车间检查产品。 林孝发 全国...
AI虚拟细胞开启生物研究新范式 细胞是孕育生命的微小单元。细胞内部及其与外部之间物质、能量和信号的传递与交换,构建出人类生长、发育、...
华磁磁电取得磁芯用生产下料一体... 金融界2025年8月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天长市华磁磁电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磁芯用...
地铁建设迎来新助手:板类混凝土... 建筑行业长久以来面临的一个挑战是混凝土振捣作业的高度人工依赖性,这不仅导致劳动强度巨大、效率低下,还...
破壁AI时代人才困局 “产学研...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8月3日报道:日前,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高金)与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于...
苹果测试自研图像传感器:接近电... 近日,有消息称,苹果公司正在内部测试一款搭载LOFIC技术的CMOS图像传感器。该技术有望最早在iP...
原创 9... 今早,红米也是如期开售了平板 REDMI Pad 2 ! 果子先说价格: 标准版 6+128GB 9...
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崛起,龙头股... 中国正引领科技新潮流,人形机器人或将重塑日常生活景象。想象一下,未来的街道上,烹饪、巡逻乃至快递配送...
阿里云双活架构测试指南:国际站...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企业对于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安全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阿里云的双活架构方案,作为企业...
华为Pura 80系列获鸿蒙5... IT之家 8 月 4 日消息,华为今天向 Pura 80 标准版 / Pro / Pro + 手机推...
光伏灰尘监测系统效率提升解析 内容概要 光伏发电系统在运行中常面临灰尘积聚问题,这直接降低发电效率并增加维护成本。本文聚焦于光伏灰...
研究:不良性格何以在AI中悄然... 参考消息网8月4日报道据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7月25日报道,在人类中,冲动或急躁等性格特质可能会代...
天猫在三亚成立电子商务新公司 ...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三亚洋橙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彭艳萍,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经...
润明智能取得具有一体透镜结构灯... 金融界2025年8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东莞市润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具...
长三角商业创新研究院相峰:中国... 2025年,一场由技术聚变催生的生产力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烈度重构中国经济版图。AI撕裂数据与实体的边...
课题及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的功能与... 在课题及科研项目管理中,专用的管理系统是支撑项目全生命周期规范运行的核心工具。其功能覆盖项目从立项到...
威得士取得免焊型灯具壳体专利,... 金融界2025年8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佛山市威得士智能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
估图数科ValueMapAI小... 为期四天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圆满落幕。在本届大会上,专注于小微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