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一道乘法题,
聚力答好这道题,
就能“乘”出发展活力,
“乘”出提质增效。
近日,包头稀土研究院“稀土-硬脂酸-8-羟基喹啉三元配合物热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入选中国专利奖内蒙古推荐项目,此专利曾荣获第一届内蒙古自治区专利奖金奖。
据悉,包头稀土研究院首创了兼具优异耐热、耐候、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的无铅环保高性能系列稀土热稳定剂制备技术,制备的“稀土-硬脂酸-8-羟基喹啉三元配合物热稳定剂”具有抗菌性、热稳定性强等优点,打破了国外高端热稳定剂生产技术壁垒,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包头稀土研究院围绕该技术在稀土复合热稳定剂、光稳定剂等领域布局了18件系列专利,其中所属系列技术“一种PVC用锡掺杂的稀土热稳定剂的制备方法”和“PVC稀土复合稳定剂”,具有极高的市场价值。
近年来,包头稀土研究院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和带动作用,积极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专利布局、专利导航分析、专利运营,不断探索从专利到产品,从实验室到产业化发展的创新之路,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与活力。
这几天,包头稀土研究院科研人员正在开展“高能量密度的稀土储氢材料开发及其可再生能源储能转换系统示范工程建设”研究,目前他们已经完成硬件建设,正在软件联调。该项工程不仅能够提升稀土资源的高值平衡利用水平,还将解决风、光、氢、电、热互补的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问题,在拓展可再生能源、氢能储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包头稀土研究院稀土功能材料所
储氢材料室负责人李宝犬
“设备进入试运行阶段后,我们将进行长达1000小时的运行数据监控,待项目正式投产后,将有效推动稀土产业向低碳、绿色、智能化发展。”
推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实现突破,为加快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目前,除了包头稀土研究院外,稀土高新区还建有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8个国家级稀土产业创新平台,与中国科学院等20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26%。围绕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等160余家各级各类研发平台,布局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攻关,推动科技成果实现转移转化。
文:新闻中心 贾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