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珠“置顶”招商引资,今年谋划576个重点投资项目,总投资达6012亿元。苏韵桦 摄
“新质”奔涌,海珠又一次走在广州前列。
4月7日,海珠举办琶洲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区发布会,琶洲人工智能大模型合规中心正式发布。
就在不久前,第三届琶洲算法大赛宣告不日启动,面向全球征集赛题及合作伙伴。作为人工智能领域高端人才的“华山论剑”,每年的大赛都是一次越过山海的算法奔赴。
琶洲的日新月异,恰是见证海珠发展的一个窗口。随着数字经济释放的“磁场效应”不断扩大,思想于此碰撞、人才在此过招、资金在这猎投、项目扎根落地。
不仅如此,海珠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不断提升,处处呈现欣欣向荣的升腾景象。今年,海珠“置顶”招商引资:共谋划576个重点投资项目,总投资达6012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116个,要推动唯品会国际创新中心等9个产业项目建设全面提速,保障腾讯等10个产业项目实现“开门红”,力争全年新落地项目超180个。
高质量发展,海珠思之谋之、知之行之,牢牢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个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以“二次创业”再出发的奋斗姿态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干,坚定不移在“大干十二年、再造新广州”的实践中继续走前列、挑大梁、作贡献。
撰文:吴雨伦
产业先行,创新沃土
从钱塘江走到珠江边,从西湖走到海珠湖,2023年,有一只“蚂蚁”不停地游走。
最终,这只“蚂蚁”在海珠埋下新的种子,在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扎根发展,蚂蚁集团成为一家真正的海珠企业。
“蚂蚁与海珠双向奔赴,新公司从动念到落子,仅用了短短3个月的时间,这受益于海珠区独具特色的‘海珠合伙人’制度,也充分展现了海珠区只争朝夕的效率。”蚂蚁集团战略发展部广东总经理吴颖这样“点赞”了海珠招商引资的效率之高。
这只“蚂蚁”所奔赴的海珠数字“森林”,已成为海珠的高质量发展主线之一。以2023年为例,数字经济代表行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2021年、2022年分别提升了3.3、1.8个百分点。
体量愈大,引力愈强。
2015年以来,腾讯、阿里巴巴、唯品会等30多个龙头企业建设总部用地项目相继落地,涉及消费互联网平台、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互联网游戏、数字传媒、数字新零售等领域,重点项目总投资规模超1000亿元。
这种集聚成势,既来源于区内腾讯、抖音集团等头部企业的引领作用,也来源于海珠区对“产业先行”理念的贯彻。
早在2015年的琶洲再开发开始,海珠区便在用地招商践行了产业先行,针对性引进优质龙头以保障产业的纯粹性。
为吴颖所称道的高效率也绝不仅仅是“快”而已,也是因为“产业先行”理念下,不计一时的得失。
比如,海珠不以土地财政为首要考虑条件,让利以吸引产业龙头拍地建设总部型物业,前期以土地直接绑定产业主体,为区域未来的发展奠定产业发展方向。
着眼于“产业先行”,海珠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的土壤更加肥沃。
在龙头企业密集落地进驻后,海珠区有意识地挖掘、发挥“合伙人”在上下游产业链生态链层面的吸引和集聚效应,积极推进以商招商、平台招商,吸引新兴主题产业生态在地集聚,依托腾讯、抖音、阿里巴巴、唯品会四大平台,形成了涵盖上下游产业链、周边生态商及服务商的消费互联网平台企业生态圈。核心平台、数字营销、私域运营、导购、投流、MCN、代运营等多业态、全链条的消费互联网生态已然形成。
目前,在数字经济这条海珠发展的“主线”上,正在生长着一个个类似于消费互联网平台企业生态圈的生态集聚,依托链主企业不断延伸、拓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为海珠区拓展实施产业生态繁荣计划、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产业雨林,热浪滚滚
1月11日,在海珠的广交会展馆,一群海外嘉宾们“小小的震撼”了一下。
这是“2024微信公开课Pro”的现场,来自韩国旅游发展局的崔彰洵第一次体验了刷掌支付,他将手掌对准支付设备的扫描区,点击确认完成支付后,竖起大拇指,表示这一功能“很厉害,真神奇”。
也是这一天,业内关注的微信AI正式亮相。
本次活动是海珠区政府首次深度参与、政企联动的微信公开课。在“2024微信公开课Pro”中,海珠区除了深度参与平行论坛之外,还设置了投资海珠展示站,为微信生态伙伴们展示了海珠数字经济发展、消费互联网平台生态圈打造的过往成绩与未来设想,吸引了一批优质企业、领域达人的关注。
这是“海珠合伙人”的又一次进化。
2023年,海珠将“首席服务官”焕新升级为“海珠合伙人”机制,通过“心合”“智合”“力合”,与企业双向奔赴、共同成长。
简单来说,“海珠合伙人”就是要“与企业一同成长”,帮助他们“拓市场”“找订单”。
一年来,海珠累计走访服务企业、项目超1.3万家,帮助企业降成本、找订单、拓市场。构建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研发投入增长55%。成功举办数字经济产投峰会等活动,新落地项目170个、达产营收930亿元。
“全国政府都在招商,但是政府把自己当成企业的‘合伙人’,这是我见的第一例,是非常难得的。”青木科技联合创始人孙建龙这样感慨道。
“去年,海珠创新性升级提出‘海珠合伙人’概念,全身心陪伴企业共同成长。唯品会作为海珠合伙人的‘原始股东’,感受到来自海珠的浓浓爱意,成为彼此最想留住的幸运。”唯品会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张亮也对“海珠合伙人”印象颇深。
2024年来,海珠区在“海珠合伙人”基础上全面升级与区内龙头、链主企业的政企联动,探讨产业生态繁荣计划新实践。“2024微信公开课Pro”就是其中一个生动案例。
就在3月22日,海珠区又联合抖音集团成功举办“海珠合伙人×抖音集团”生态伙伴大会,共同开启了“海珠合伙人×抖音电商 明日之星助跑计划”“海珠合伙人×抖音生活服务商家助跑计划”,助力海珠区本土企业品牌建设及数字化经营能力提高、实现高质量发展。
不难看出,“海珠合伙人”的一次次焕新最终指向的都是“热带雨林式”产业生态。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稳定性、韧性最高,生命力、活力最强的生态系统,不同物种相互依存、紧密连结,良性循环、竞相成长,整个生态系统生机无限。
以消费互联网这一数字经济重点优势领域为例,目前,海珠区有针对性地实施生态繁荣计划,做优做细产业生态强化,打造五大平台为核心的千亿级产业生态圈。
通过聚焦数字营销这一关键领域,海珠将推出“五个一”措施,即谋划出台一份扶持办法、打造一批专业载体、储备一批重点项目、做强一批在地法人、落户一个产业峰会,向外招引+向上争取+本土培育三管齐下,率先在广州打造数字营销新高地。
行于大道,以新提质
兑现促进都市工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打造后航道服务型制造创新带、促进直播电商行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
连日来,就像接力赛跑那样,海珠各类政策不停歇,一棒一棒地接下去,虽然政策重点不同,但都聚焦需求、切中痛点。
这种不停歇源自海珠“追新”的紧迫感。
2月16日,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面世,仅7天后,在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海珠就以Sora为例,用“超乎想象”来形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
谈Sora,海珠谈的是科技创新,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发展新质生产力,海珠有底气——
向第一方阵迈进,海珠在全市率先成立经济运行协调专班,创造了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6%、增速全市第一的历史佳绩;
向人心所向处进发,“海纳百川、珠联璧合”人才品牌愈发闪亮,连续四年蝉联“全国最佳引才地区”,“中国第一展”聚五洲宾客、创空前规模;
向虚拟空间拓展,“琶洲算谷”品牌全面打响,21个国家地区3307支队伍齐聚琶洲算法大赛,百度ARM云等24个项目与海珠因赛结缘……
未来,海珠还要向新向上,以新提质。
向科技创新进军,海珠加快打造琶洲新质生产力创新中心,联合中山大学组建科技成果转化“一联盟两中心三平台”,研究出台支持颠覆性技术专项政策,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超170亿元,新培育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和未来独角兽企业800家以上。
让产业体系更优,海珠将加快构筑产创融合、数实融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数字经济强支柱,积极推动琶洲试验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开发区。以都市工业铸底盘,大力支持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数字化技改。以会展经济促带动,发挥广交会龙头作用,延伸“会展+文旅”“会展+消费”“会展+招商”。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战略之举、长远之策,也必将是一场艰苦的竞速赛、耐力赛、接力赛。
行大道,海珠将持之以恒地构筑以人工智能为特色的新质生产力欣欣向荣,向着产业科技高峰全力攀登,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硬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