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网报道,近日,有记者提问:DeepSeek异军突起,向全球展示了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能力。也有人说,美国无法接受中国科技的创新领先,有可能会“比不过就抢”“得不到就毁”,这是他们对中国科技崛起的本能反应。您如何看待中美在科技领域的竞争?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表示,这段时间,中国的科技创新不断突破了人们的想象。从当年的“两弹一星”,到“神舟”“嫦娥”,再到5G、量子计算、DeepSeek,一代代中国人的奋斗从未止步,中国的科技强国之路越走越宽。
美国对中国的科技封锁,并非一时兴起。中美科技竞争日益白热化,美国担忧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崛起会挑战其全球霸权,因此实施各种限制措施:高额关税、严格的出口管制、以及对中国科技企业的投资限制。 美国的目的很明确:遏制中国科技发展,维护其科技领先地位。美国或许没想到,封锁反而成为了中国科技发展的催化剂。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将芯片技术视为战略制高点。对此,中国大力扶持集成电路产业,资金支持到位,政策引导清晰,这给国家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中芯国际在技术突破上不断努力,产能提升,市场份额也在稳步增长;长存、长鑫等企业在存储芯片领域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部分实现了进口替代。国产AI大模型的崛起,对芯片的需求量巨大。 RISC-V架构的应用,更是让中国摆脱了对国外架构的依赖,掌握了核心技术。科研机构和高校也在为国家培养人才,储备力量。
另外,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氢腾”燃料电池近日在南极秦岭站成功发电, 这是全球首次实现氢能技术在南极环境下的应用,标志着中国在极地清洁能源利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秦岭站是中国第5个南极科考站, 也是新时代我国第一个常年考察站。近日,由太原理工大学牵头,联合国氢科技等单位共同实施的新能源微电网系统在秦岭站正式投运。该系统采用“风-光-氢-储-荷”供能模式,其中“氢腾”燃料电池作为核心部件,发挥了储能和分布式能源的双重作用。
芯片(资料图)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编制之年。一批建成运行的大科学装置正源源不断产出新的科技成果,而新的大科学装置也在酝酿之中。
“未来10至15年是实现科技赶超的有限机会窗口,我们要抓住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机遇期,果断决策,科学布局,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大对空间领域大科学装置的经费投入,实施系列大科学工程,推动我国加快建设成为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全国人大代表王赤院士说。
可以预见,未来的科技竞争格局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技术自主,增加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形成新的科技竞争格局,这对于全球科技发展来说也是一种积极的推动。
半导体(资料图)
中国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相对完善的产业链以及庞大的科研人才队伍,这些都是自主创新的重要优势。政府的大力支持也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坚实后盾。美国的科技制裁,非但没有阻止中国科技的进步,反而促进了其自主创新。这无疑是一个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局面。 未来,中美科技竞争将持续,但合作共赢才是正道。 盲目的对抗只会加剧科技冷战,最终损害全球利益。 中国科技自主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持续努力,克服挑战,才能最终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