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果然是有泼天流量,几乎天天都有大新闻,热搜上从未缺席。
昨天小米SU7冲出赛道的相关新闻相信大家都看了吧,如果没看的话现在我先跟大家简单概述一下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昨天一辆小米SU7在上海天马赛道刷圈的时候,在一个弯道突然冲出了赛道,据驾驶员的聊天记录显示,车辆突然间没有了刹车。
从网上的图片来看,冲出赛道的地方大概是下图画红圈的位置。
为什么会刹不住啊?
首先科普一下,DBP+ESP方案,相比iBooster的半解耦,DPB是全解耦,自动制动的时候不会踏板下沉,且体积更小,比IPB又多了冗余,比IPB+RBU体积更小,非常适合以后的L3、L4自动驾驶方案,而且DBP电子全解耦电子刹车的反应时间、建立压力大少都要比iBooster好,理论上正常驾驶的时候,要比此前的方案要更好,要不然小米SU7这样的车也不会选择第一个来吃螃蟹。
但是问题又来了,由于是全解耦的,它很难做到脚感的变化,就是那种类似真空助力的感觉。理论上虽然存在,但实际上有点难,接下来我们看看结构。
从上图可以看到,这是一个two box的方案,它会有一个天然的安全冗余,如果你要做出“脚感”,那可能ESC要动用博世底层算法调整。这件事已经在讨论,大家不妨再等一等。所以大家现在已经很清晰了,由于这样的一套电子全解耦刹车方案,它不可能因为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刹车的脚感,甚至还可能会装作没事发生强忍坚强,继续保持原有的脚感,所以就出现了上述的冲出赛道情况。
不过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这套刹车方案是有热衰减监控功能的,至于是不是驾驶者没有留意,还是这个提醒并不明显,这里暂时不清楚。
那我们普通人该怎么做?
虽然全解耦刹车系统有非常多的优点,也是未来自动驾驶必须要的硬件,但如果激烈驾驶的话,确实会影响驾驶者对于刹车衰退的判断。就这件事发生,或许会推动电动车在激烈驾驶时候的安全提醒更加明显。
电动车下赛道还是比较新鲜的一件事,希望大家去玩的时候,都量力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