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5年4月25日1时17分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
顺利打开“家门”
欢迎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
入驻中国空间站
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第6次“太空会师”
据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消息
此次太空之旅
还有位“神秘乘客” ——涡虫
参与空间科学实验
━━━━━
涡虫是个什么虫?
据了解
涡虫是一种
拥有强大再生能力的扁形动物
其生命历程已经超过5.2亿年
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
动物实验材料之一
山东理工大学生命与医药学院
曹忠红教授介绍道:
“ 涡虫有神经系统、肌肉系统、消化系统
且基因情况上和人的同源性也比较高
在进化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涡虫的组织修复能力十分惊人
即使断成两截后
两边仍可再生出新的肌肉、皮肤、肠道
甚至完整的大脑
而且这种再生可以无限地进行下去
━━━━━
为何要在太空研究涡虫生长?
为开展此次空间科学实验,学校科研团队人员将 适合在涡虫芯片培养,且形体的涡虫切割成48段,分别装入涡虫芯片。涡虫芯片实验盒将由航天员装载到生命生态实验柜的小型通用生物培养模块中,开展为期6天的实验。
届时科研人员将在地面同步开展同流程实验, 对比空间与地面环境中涡虫再生的区别。
科研人员介绍,在中国空间站进行涡虫实验,就是要通过研究空间环境对涡虫再生过程的发生及生理形态的影响,来探寻空间复合环境影响修复再生的可能分子机制,从而更好地理解空间环境对生物体的影响, 为未来太空医学的发展以及研究人类细胞老化和创伤修复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据介绍
山东理工大学生命与医药学院科研团队
围绕涡虫研究已有近20年的科研积累
在涡虫发育与再生、免疫、衰老
以及毒理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网友幽默表示
“咱妈在酝酿什么”
“涡虫居然比我先上太空”
涡虫的再生、免疫特性
足以让人脑洞大开
━━━━━
还有哪些“小伙伴”一起上天?
除涡虫外
斑马鱼和 链霉菌
也作为研究对象被带上太空
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介绍,其中,失重性骨丢失、心肌重塑是制约人类开展深空探索的重要医学问题,斑马鱼实验将以神舟十八号任务中建立的斑马鱼—金鱼藻二元生态系统为基础, 研究微重力对高等脊椎动物蛋白稳态的影响,明确蛋白稳态对失重造成的骨量下降和心血管功能紊乱的调控作用。
链霉菌在土壤改良、植物促生抗逆、生态系统构建和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链霉菌实验将研究微生物活性物质和酶在空间环境下的表达规律, 为利用空间环境资源开发、微生物应用技术和产品奠定基础。
除了上述涡虫、斑马鱼、链霉菌三项生物实验外,神舟二十号乘组还将在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新技术等领域,持续开展59项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 有望在血管化脑类器官芯片培养、软物质非平衡动力学、高温超导材料空间制备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希望中国航天
给人类带来更多惊喜!
来源:央视新闻、中国青年报、山东理工大学、新京报此前报道、网友评论
值班编辑 李加减 实习生 康斯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