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又丢出了核弹
创始人
2025-05-08 01:21:40
0

作者 | 柴旭晨

编辑 | 张晓玲、周智宇

行业翘首以盼的DeepSeek-R2没等到,阿里云却先一步丢出了核弹。

4月29日凌晨,阿里云正式上线了Qwen3系列模型“全家桶”,包含2个MoE模型、6个稠密模型。

八个模型,小到0.6B大到235B,既能在手机使用,也有旗舰体验,并且一次性开源,可谓诚意满满。不止如此,此次Qwen3-4B的小模型,就能和上一代QwQ-32B打得有来有回。其火爆程度几乎不用多说。发布两个小时,Qwen3系列在GitHub上的Star数就已经超过了16.9k。

此前一直默默储备AI+云能力的阿里云,趁势登上了人工智能的快车。它也将自己从十几年前集团的成本中心,变为真正的动力引擎,一面为整个阿里集团注入AI的DNA,打破增长的瓶颈;一面以云计算底层+大模型MaaS中间层+应用顶层的架构,为千行百业的AI化做着准备。

市场不缺撕开见顶的增长天花板,突破内卷态势的需求,这场AI革命将旋即掀起算力需求的狂潮,最终会为阿里云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这个过程中,阿里的电商帝国将向着AI帝国快速潜行。正如马云对内所言:“AI不是选择题,而是阿里重生的必答题”。

深夜巨震

4月29日凌晨,阿里的AI大招Qwen3最终赶在五一假期前上线。

新一代的Qwen3直接放出8款不同架构和尺寸的模型“全家桶”,小到0.6B大到235B,阵容可谓强大。

这套模型亮点颇多,拉满的性能首当其冲。在代码、数学、通用能力等基准测试中,Qwen3能与目前顶尖模型o3-mini、Grok-3、Gemini-2.5-Pro们打得有来有回。

Qwen3出手抹平了中美大模型的代际差,不过对大模型行业而言更重要的是,Qwen3将“快思考”与“慢思考”集成一体,成了全球第一个开源的混合推理模型。

年初,DeepSeek-R1让所有用户见识到了推理模型的魔力,像人类一样有思考顺序,不断验证,最终推演出合适的答案。不过这种反复纠结的“深度思考”在解决日常查天气、问常识等基础场景时显然有些多余,需要用户根据需求,手动切换“深度思考”的开关。

而Qwen3能像人一样,根据不同问题选择“快、慢思考”,模型能自动识别任务场景、无缝切换思考模式。阿里云CTO、通义实验室负责人周靖人指出,这样的混合推理模型,将是模型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Qwen3带来的惊喜远不于此,性能“爆表”、功能多样之外,其部署成本也有了断崖式下降。

今年Qwen团队进一步意识到了诸如智驾、AI硬件等机会风口的存在。为了更好地契合这些场景,Qwen3采取了“多尺寸”策略,再进一步用“小力出奇迹”的低能耗比,大幅节省部署成本。

据Qwen团队公开的数据,旗舰版Qwen3部署起来大概要4张H20,作为对比,满血版DeepSeek-R1需要16张H20才可以带动。Qwen3一举拉低了模型普及成本。

阿里云的种种动作也在印证“杰文斯悖论”:当技术进步提高了效率,资源消耗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激增。例如,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让煤炭燃烧更加高效,结果使得煤炭需求飙升。这意味着,Qwen3对于训练费用的极致优化,会刺激更多的应用、服务、硬件主动选择“AI化”。

由此,阿里云的模型开源策略正出一条清晰的道路——成为基建土壤,加速AI应用的大爆发,续写中国技术的领先叙事。

接棒DeepSeek

过去两年来,AI领域的“平地惊雷”几乎成为日常。2025年的春节,DeepSeek引爆社交圈,但其连锁反应影响深远。

DeepSeek证明,大模型可以在中国方案下做到“便宜大碗”,这给AI应用的快速落地带来了新曙光。

在DeepSeek-R1发布后,百度悄悄调整为开源策略,同步集成DeepSeek发力搜索这一根基业务;腾讯一反谨慎态度,全面拥抱DeepSeek接入微信,并力推自家的元宝App;车圈、产业圈也争相接入,并大张旗鼓地将DeepSeek上车当做卖点宣传。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云也在正月初六宣布上架DeepSeek,且支持用户在云上一键部署。

不过,有阿里云内部人士指出,DeepSeek被摆上货架后,Qwen系列的使用量下降了近两成。对此,周靖人没有正面回应,但他表示开发者用不同模型很正常,开源社区本来就不能排他。有接近阿里云的人士指出,公司的策略是用丰富的模型和服务吸引用户,最终用云来赚钱。

可DeepSeek的火爆,依旧将压力传导给了Qwen团队。如何守住开源的地位,保持住自研大模型的领先性,成了公司对Qwen团队的新要求。为了赢得这场竞争,全面进化的Qwen3由此诞生。

深夜丢出“核弹”,背后是阿里云为行业“打鸡血”,加快AI渗透的迫切。对阿里而言,这是DeepSeek引爆国内用户AI认知后,借势起跳的关键逆袭之战。

眼下,模型推理能力的显著提升,使得Agent成为2025年最热的AI投资方向,在这波热潮中,Manus成为第一个在国内刷屏的Agent,开启了Agent元年。

何为Agent,简单来说,类似于ChatGPT这样的Chatbot(聊天机器人)需要多条指令才能完成一项任务,但Manus这样的Agent只需用户的初始提示,就可以从头到尾完成整套复杂任务。

而大红大紫的Manus正是Qwen模型基础上的“换壳”。

为了孵化出更多Manus,让更多普通用户感受AI应用带来的“颠覆”,此次Qwen3在水桶式的能力提升、性价比拉满的背景之下,进一步加码推出了Agent原生框架,支持时下火热的MCP协议,大有让所有人都用上Agent的劲头。

在上个月的阿里云AI势能大会上,阿里云就已预告了Agent Store的生态愿景。通过Agent Store把阿里集团和生态伙伴的Agent向外开放,让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拥有自己专属的助理。此时,通义大模型仍然为底座,但“隐身”在后,统一以Agent应用的形式服务用户和客户。

曾经,苹果正是靠着App Store,一举推动功能机向智能机的迭代,阿里云也想靠自家AI生态推企业、开发者、用户们加速迈入人工智能时代。

AI产品的普及应用,则会进一步推动云计算资源的使用。

过去两年半,从ChatGPT带来的生成式AI计算,到Manus所代表的Agent计算,再到未来AI改变物理世界的具身智能和智驾,每一次AI技术迁移和成熟,都会使得计算量指数级增长。

眼下,Qwen3在部署成本不到DeepSeek R1四成的情况下,性能全面超越国内领先模型,进一步拉低模型普及成本,高性能、高性价比的模型将加速中国AI应用的寒武纪大爆发。

阿里云方面判断,2025年将是AI应用特别是AI Agent的元年,Agent对算力的需求是指数级别增长的。其内部数据显示,一款百万级日活量的AI产品,倘若Agent化,消耗的tokens要翻30万倍。这对阿里云来说,就是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全面AI化

过去两年,回归大众视野的马云每次公开亮相,都三句不离AI。去年末,马云感慨,20年前他们幸运地抓住了互联网,成就了今天的一切。他坚信,如今AI将掀起一场巨变。

“用AI再造一个阿里”成为内部共识。此刻,阿里云正将AI写进整个集团的DNA,它也将自己从十几年前集团的成本中心,变为真正的动力引擎。

一场关于阿里的AI大跃进,浩浩汤汤地拉开了帷幕。

自两年前提出并实施“AI驱动”战略以来,阿里在AI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持续加大。年初,吴泳铭宣布集团将在未来三年内继续加码,豪掷3800亿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

数字之大,不但创下了中国公司的同类投资纪录,也几乎等同于阿里最近三年的累计利润。这意味着,阿里要押上三年赚到的钱,豪赌在AI之上。

在近乎All in的势头下,阿里云已全面重构了一个从底层硬件到计算、存储、网络、数据处理、模型训练和推理平台的全栈技术架构体系,成为国内最早自研、布局最深入的AI基础设施。

有了基建的支撑,接下来阿里要先用AI“改造”自己。因为拥有中国最丰富的商业生态的阿里,本身就具备AI落地的实践场景。

集团内部很快开启了全体系的目标对齐。据内部人士透露,阿里所有业务单元2025年的绩效考核直接与AI技术应用成效挂钩。其中,淘宝、天猫等核心电商部门被要求全面植入AI能力,目前已有200多个业务线正与通义千问团队联合开发智能功能。

其中,首当其冲的是生活消费的入口,这也是集团的根基。据吴泳铭介绍,淘宝通过AI技术改造,能够显著提升与消费者的互动和交易效率,同时在购物决策等很多消费领域也有巨大空间,变成淘宝用户时长以及用户价值的提升,且有望带来除购物之外的更大用户价值。

恰似阿里当年创立时,用互联网这样的先进生产力获得“无限资源”。未来无论是交付更好的用户体验、带来更高的运营效率、还是让用户、商家和平台,这个商业系统里的每一方想要获得更大收益,都需要新的生产力增量,AI便最有可能是打破生产力瓶颈的武器。

接下来,另一重要方向是加码C端,离AI转化最近的通义千问和夸克被推到了台前。

夸克可以说是阿里内部第一波冲到大众面前的AI产品。前段时间祭出的“AI超级框”,已经让用户看到其作为超级生产力工具和Agent的雏形。

过去一年多时间,夸克围绕几千万互联网年轻用户加速迭代,让它进军“国民级AI工具”的野心昭然若揭。今年2月马云专门到访夸克办公区。一个月后,夸克改版升级,级别上升为阿里集团AI旗舰应用,成为了阿里在ToC应用方向的希望。

另一边,Qwen3上线后,通义APP作为“亲儿子”第一时间接入了Qwen3的A22B、32B和高性能深度思考版的32B三个模型。显然,在隔壁字节的豆包、腾讯的元宝大举发力C端的大势下,阿里也想挑战一下自己原先的“软肋”,试图借AI复制如同DeepSeek一般的破圈能力。

紧接着,“通义+夸克”的组合拳开始快速在阿里内部复制——4月下旬,高德推出AI导航智能体、飞猪旅行推出“AI问一问”功能、饿了么上线骑手AI助手“小饿”。

可以说,阿里内部已经全体系地对齐了任务和目标,用AI开启提升生产力的大行军。从云计算、核心电商到全球业务拓展,阿里早已在“AI驱动”战略下,让自己变成了一家AI公司。

接下来,AI应用爆发即将推动阿里价值重估。

迎来重估

就目前布局而言,阿里是目前中国互联网公司里,在AI上投入最坚决、布局最全的玩家。

未来三年在AI上3800亿资本开支史无前例;阿里从基础设施、大模型、应用上有完整布局,且阿里云和通义大模型家族都位列全球第一梯队。

这套“云+AI”滚雪球式增长,将推高“重估叙事”的天花板。去年云栖大会开始,阿里云已打出明牌——算力升级、大模型迭代、大幅降价。

目前来看,阿里大模型能力全球领先。自ChatGPT在全球掀起热潮以来,阿里保持高频模型推新频率,不断追赶全球领先大模型。Qwen3的问世,代表中美大模型已抹平代际差,甚至在开源领域早已领先美国大模型。

在基建方面,阿里云是亚太第一、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平台。随着人工智能加速发展,以CPU为核心的经典计算体系正快速向GPU主导的加速计算体系转移。曾在CPU算力阶段领先的阿里云,如今要再“换轨”抢先跟AI玩家们绑定。

目前,在Qwen模型家族和开源生态的吸引下,已经有超过九成的上市商业银行、手机品牌、汽车品牌、家电龙头加入到了阿里的AI生态之中,就连苹果也选择了阿里,成为其在中国布局AI的重要合作伙伴。

面向AI时代,阿里云全面重构了一个从底层硬件到计算、存储、网络、数据处理、模型训练和推理平台的全栈技术架构体系,成为国内最早自研、布局最深入的AI基础设施。

在应用层,阿里拥有中国最丰富的商业生态。夸克在AI搜索领域是中国用户量最高的应用。钉钉是中国to B领域少数同时具备规模和生态优势的SaaS平台。阿里的电商、地图导航、内容等业务板块也正在积极应用AI。

自此,阿里形成了以云计算为底层,大模型MaaS为中间层和应用为顶层的架构,把自己打造成了“三位一体”的全能选手,成了目前中国互联网公司里,在AI上投入最坚决、布局最全的玩家。

要知道,OpenAI之所以一骑绝尘,就是因为它同时在自研模型、AI应用都占据着绝对领先的地位,叠加之后的经济价值,全都反映到了碾压同行的估值上面。如今,这一估值模型也将套用于阿里之上。

阿里AI帝国逐渐成型,业务收入很快会成为其野心和市场热度的晴雨表。

4月30日,IDC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跟踪》报告显示,AI推动公有云市场回暖,2024下半年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规模为948.2亿元,同比增长13.8%。阿里云以26.1%的市占率排在第一,份额连续三个季度回升。

阿里云季度市场份额,从去年Q1的25.8%增长至Q4的26.2%。市场份额拾级而上,阿里云的赚钱能力也随之水涨船高。

据阿里巴巴财报,2024年第四季度阿里云实现营收317.42亿元,同比增长13%,相比上一季度7%的增速接近翻倍。得益于AI相关产品推动的公共云收入增长,AI收入已连续六个季度三位数增长。

从互联网电商公司到AI科技巨头,阿里云带着整个阿里巴巴集团在身价重估的路上狂奔。

高盛Ronald Keung分析师团队预计,阿里云的AI相关收入将在2026财年和2027财年分别达到290亿和530亿元,占总收入的20%和29%。进而助推整个阿里云在2026-2027财年实现20%以上的收入增长。

摩根大通测算,AI每提升云收入增速2个百分点,阿里股价将上涨1%。在其看来,如果按照微软10.5倍的估值倍数计算,阿里云的价值可高达1850亿美元,阿里巴巴的相应市值将达到3910亿美元。而目前阿里市值是3045亿美元。

用AI再造一个阿里,这是这艘巨轮身价重估的重要节点。或许Qwen3的突破,或许只是这个宏大叙事的开篇。

AI竞赛还远未到终点,眼下腾讯云、华为云也在智驾数据、云计算等方面加速跟进。对阿里来说,3800亿可能只是一张入场券,真正的考验在于能否持续把技术优势转化为商业动能和真真切切的盈利。

想要最终成为AI变革下的“水电煤”,构建起繁荣的AI新世代,阿里还得要加速狂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人工智能专题:DeepSeek... 今天分享的是:人工智能专题:DeepSeek+政务办公创新突围讲义精华全版(369页) 报告共计:3...
类人型机器人的崛起即将来临 类人型机器人的崛起即将来临。如今,机器人技术正通过整合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强化学习以及计算机视觉的进...
剑桥科技涨停,成交额14.66... 5月8日,剑桥科技涨停,成交额14.66亿元,换手率14.75%,总市值102.04亿元。 异动分析...
京东“顶尖青年技术天才计划”全... 京东近期在其官方招聘微信公众号上公布了一项名为“顶尖青年技术天才计划”的全球招募活动,该计划旨在吸引...
易控智驾取得无人车的控制系统专... 金融界2025年5月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易控智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无人车的...
“80后”计算机专家唐金辉已任...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计算机专家唐金辉已任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 唐金辉 资料图 公开资料显示...
部分网友手机出现5G-A信号 最近,不少北京移动和联通用户发现手机上出现了5G-A信号。 工作人员表示,5G-A网络需要当地基站...
邮储银行落地市场首个投行业务场... 近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深度合作,率先推出全市场首个投行业务场景AI交易机器人——“...
日本科学家开发创新深脑成像技术... 科技日报北京5月6日电 (记者张梦然)日本自然科学研究机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创新的深脑成像技术,用于研...
外媒:索尼将在一年内发布FX3... 【CNMO科技消息】据外媒报道,索尼相机产品线迎来新动态,不仅近日推出了FX3的小幅升级机型FX3a...
绝味食品踏上20岁新征程:数智... “卤味”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分支,承载着千百年来人们对“解馋解压”的味蕾记忆。近日,国内卤味龙头品牌...
为什么值得再相信爱奇艺一次? 在刚刚结束的五一档,电影总票房成绩达到7.4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51.1%,除了电影之外,各长...
产学研联动!风驰电测团队赴多地... 2024年6月至2025年3月,内蒙古工业大学风驰电测团队先后前往大唐(内蒙古)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大...
用AI“脑补”欧若风6大趋势,... AI早已跳出科幻片的银幕,填满生活的每个缝隙——从帮你写周报的AI助手,到朋友圈刷屏的AI变装视频,...
联想杨元庆首次定义超级智能体,... 超级智能体的三大核心功能:感知与交互、认知与决策、自主与演进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安喆 20...
雷达探测+光电跟踪+激光打击 ... 在无人机技术滥用与低空经济爆发式增长的双重背景下,传统安防手段已难以应对「低慢小」目标的威胁。西安知...
科学家或已找到解决70年核聚变... 核聚变,这一被视为清洁能源领域终极梦想的科技,长久以来都面临着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如何有效掌控那些驱...
海信视像取得VR设备等相关专利... 金融界2025年5月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VR设备...
可漂浮二氧化钛让废弃塑料处理更... 记者 陆成宽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
沈阳红鑫取得拉伸配套形式防松螺... 金融界2025年5月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沈阳红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拉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