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交叉学院加速布局,高校如何直面人工智能?
创始人
2025-05-12 05:01:12
0

“你能分辨出音乐人谱写的乐曲与AI生成的音乐吗?”“人类与AI创作的作品有什么不同?”这是一所高校的人工智能通识课上,老师正带领学生们探讨的话题。眼下,有关AI技术的讨论正出现在许多高校课堂中。自去年起,教育部启动了“教育系统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行动”,着力构建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体系。这一体系覆盖理、工、农、医、文等各专业领域,帮助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掌握人工智能基础技能。

除通识课程外,多所高校近期相继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或是设立人工智能辅助传统学科的“新型学院”。这些举措将人工智能的研究应用推向更专业化、更前沿的层面。可以说,从面到点,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重塑着学习的方式和教育管理体系。这背后有着怎样的考量与布局?直面人工智能,高校将如何向“新”而行?

眼下,要论哪个行业的关注度与话题度最高,相信人工智能(AI)一定是当仁不让。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正共同演示如何借助AI大模型来设计一架飞机。只需将飞行器的类型、载荷、速度等设计需求输入到设计系统,短短几分钟,AI大模型便能依据这些需求自动生成设计方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罗明强介绍了这一神奇过程,他说:这个大模型把我们大语言模型和工业软件进行了结合,能够完成飞机的概念方案的设计,学生再根据这个方案进一步细化。

而在设计完成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石斌告诉记者,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对飞机设计方案进行审查,同时利用模拟系统,能直观检验设计方案在不同飞行条件下的表现,进一步优化设计,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实际应用需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 石斌:具体的设计过程需要我们自己去实施。设计完之后,我们把方案提供给AI,它能够找出一些我们可能没有发现的潜在性的问题,帮助我们解决和规避一些隐患。

目前在我国,有关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各高校纷纷行动,积极布局人工智能领域。

就在前几天,中山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17个研究中心宣告成立。中山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洪波介绍,这17个研究中心覆盖主体、基础、应用三个层面,文理医工多个学科交叉领域。

中山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陈洪波:通过学科交叉融合,我们想在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包括技术突破,也包括产业的转化方面,形成一个全科技链条的创新体系,能够形成一个合力来推动整个中大人工智能教育体系的发展。

不仅如此,深圳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也在不久前正式揭牌,北京大学也在深圳研究生院成立科学智能学院。值得关注的是,天津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985高校近期也纷纷宣布成立新学院,将人工智能与传统学科深度融合,致力于培养具备数字素养和AI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以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迫切需求。

以刚成立的天津大学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学院来说,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学院院长、合成生物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元英进表示,该学院将整合多学科资源,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科研,搭建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平台。

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学院院长、合成生物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 元英进:我们非常主动地在自己的实践当中运用AI的各种方法,比如说我们经常用酶来催化,酶当中碱基的序列与结构以及功能的关系都非常复杂,这种复杂的事情大家用人工智能的时候就能把这个问题变得相对来说简单化了,那么在训练之后可以给出我们一些答案,我们再通过实验验证。验证好的,那么我们再付诸到工业生产实践当中。因此说我们就把这个纳入到我们的研究当中,也放在课程当中,在课程当中也是穿插着人工智能和我们的一些个具体的研究例子,一并教教授给学生。

在谈及人工智能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前景时,元英进认为:AI+合成生物学或者合成生物学加AI,大家公认为在为解决未来的生物医药,包括将来的育种,包括微生物育种,或者是在未来的我们的农业的植物育种上都可能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眼下,随着人工智能在各大高校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学科开始引入人工智能这一前沿技术。

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 魏平:人工智能是一个应用性和交叉性很强的学科,需要与产业发展密切结合,设立人工智能学院是顺应科技发展趋势,为未来科技发展提供支撑,是探索人工智能发展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需要,有助于推动产教融合、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当下,高校肩负着为时代育才的重任,那么究竟需要培养怎样的人才来适应并引领这一变革浪潮呢?

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 张亚勤:过去更多的很多静态的知识,我要学这个之后,然后我就去用它,现在,人工智能本身技术是新的,然后它更多的是改变我们和信息或者学习知识的一种方式,这个时候你如何和它对话,如何让它知道你的观点,如何能建立一些新的这些观点很重要,我们的教育系统需要培养不同的人才,让大家把个性发挥出来,让大家越来越不同,而不是越来越相同,在人工智能时代尤其重要。

直面人工智能,高校又该如何向“新”而行?魏平认为高校正加速探索AI赋能教学和人才培养改革的进程,需要加强产学研结合,并积极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模式。

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 魏平:大学需要积极重构和布局新的学科体系,打破传统学科壁垒和界限,推动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积极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模式。同时,要关注人工智能风险。大学在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关于人工智能风险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格力电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格力电器(000651)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美国私企Interlune研发... IT之家 5 月 12 日消息,在清洁能源和量子计算的未来发展中,一种在地球上极为稀少但在月球上相对...
哈尔滨市开启中小学校人工智能与... 12日,由哈尔滨市教育局、哈尔滨开放大学联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出版社组织的“人工智能赋能教育...
原创 苹... 苹果立大功!iPhone17Slim的这项技术,未来将成手机标配。据多方消息透露,苹果公司计划在今年...
B站变更第三方软件开播要求,5... IT之家 5 月 12 日消息,B站官网今天发文,宣布将调整第三方开播权限,自 2025 年 5 月...
新一代通义千问模型Qwen3开... 阿里巴巴日前宣布开源新一代通义千问模型Qwen3(以下简称“千问3”)。其参数量仅为DeepSeek...
王兰庄镇开展“巧锤传‘艾’”母... 巧锤传“艾” HAPPY MOTHER'S DAY 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营造尊重关爱...
四川美丰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四川美丰(000731)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GPT-5研发内幕首曝,Ope... 今日,OpenAI首席研究官马克·陈(Mark Chen)与核心研发成员米歇尔·波克拉(Michel...
2025年了,男生转行选UI设... 最近好几个哥们儿问我:"现在学UI还是前端更有前途?"这个问题就像在问"吃火锅选麻辣还是番茄锅底",...
康卓奈斯关节臂测量机亮相CIB... 在即将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盛大举行的行业盛会中,康卓奈斯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将携其创新产品亮相...
佛山鋐利申请组合扬声器及电子设... 金融界2025年5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佛山鋐利电子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组合扬声器...
华沿机器人公司新一代协作机器人...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潘文婷 在全球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浪潮中,中国协作机器人产业以技术突破与全球化...
比尔盖茨称美国对中国技术封锁起... 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近日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时表示,他认为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封锁起到了...
技能照亮前程 人才赋能发展|贵... 初夏的黔南州福泉市,贵州磷化工和新材料技能培训基地内一派火热景象。“注意看机械臂的运动轨迹,每个关节...
璞泰来:固态电池才是人形机器人... 一、固态电池:人形机器人能源升级的必然选择 人形机器人作为高度集成化的智能设备,其动力系统需满足高能...
2025 年 618 3000... 2025 年 618 购物狂欢已进入倒计时,3000 元价位手机市场迎来技术普惠巅峰对决!在国补政策...
第二届南海智能科学技术发展论坛... 中新网海南新闻5月10日电(朱以龙) 由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主办的“第二届南海智能科学技术发展论坛”10...
人形机器人企业爆单!相关概念股... 5月12日,港A两市人形机器人概念股集体躁动。 截至收盘,优必选(09880.HK)涨9.69%,速...
腾讯宣布微信、QQ地震预警功能... 三湘都市报5月12日讯(全媒体记者 罗艾敏整理)5月12日,腾讯宣布微信、QQ地震预警功能更新,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