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芯”11年,小米为何选择了3nm?
创始人
2025-05-20 09:43:21
0

每经记者:杨卉 每经编辑:张益铭

5月19日,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发布微博回顾小米“造芯”之旅,同时抛下一枚重磅炸弹:小米玄戒O1采用第二代3nm工艺制程,比此前业界猜测的7nm、4nm先进了一大截。

振芯荟联合创始人张彬磊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芯片制程技术对于手机芯片性能至关重要,从28nm的智能手机芯片到5G手机的7nm及以下制程芯片,每一代技术的进步都带来了显著的性能提升。

为何花费高昂代价追赶高阶工艺?在业内看来,对小米自身来说,拿下3nm将增加其与芯片供应厂商谈判的筹码。战略层面,自研芯片为小米提供了应对供应链风险的备选方案,同时也是对抗被贴上“依赖进口”标签的一种防御措施。

不过,从产品销量和市占率的角度看,这一决策预计短期影响不大,未来代工能力仍是制约关键。一旦这一瓶颈得以突破,小米芯片团队积累的经验就更能派上用场。此外,随着5G手机的普及和未来6G通信技术的迭代,先进的制程工艺成为手机芯片的关键,小米的选择给后续优化留出了空间,也避免了重复劳动。

业内:通信技术加速迭代 选择3nm能避免重复劳动

“想过7nm、4nm,万万没想到是3nm。”

5月19日上午,类似的留言刷屏了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的社交媒体账号评论区。

当日中午,雷军发布微博回顾小米“造芯”之旅,洋洋洒洒的文字里,有对彼时暂停SoC大芯片研发的不甘,也有对2021年初重启“大芯片”业务的解释,还有“造芯”决心的展示:小米制定了长期持续投资的计划,至少投资十年,至少投资500亿元。

满屏文字里,反而是一行不带情感的信息掀起了舆论的浪潮:小米玄戒O1采用第二代3nm工艺制程。

为什么3nm能激起如此大的水花?

振芯荟联合创始人张彬磊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芯片制程技术对于手机芯片性能至关重要,从28nm的智能手机到5G手机的7nm及以下制程,每一代技术的进步都带来了显著的性能提升。

从成功流片的企业名录来看3nm的地位——小米是继苹果、高通、联发科之后,全球第四家发布自主研发设计3nm制程手机处理器芯片的企业。

从投入成本上看,设计28nm芯片的平均成本为4000万美元;7nm芯片的成本约为2.17亿美元;5nm为4.16亿美元;3nm芯片整体设计和开发费用则接近10亿美元。为了这颗芯片,截至今年4月底,小米已经在研发上砸了135亿元。雷军还称,目前相关研发团队规模已经超过了2500人,今年预计研发投入将超过60亿元。

雷军这样形容小米的付出:“这个体量,在目前国内半导体设计领域,无论是研发投入,还是团队规模,都排在行业前三。如果没有巨大的决心和勇气,如果没有足够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实力,玄戒走不到今天。”但他也坦言,面对同行在芯片方面的积累,小米芯片也只能算刚刚开始。

张彬磊也认可这一说法。他提出,小米造芯还只是开始。不过,小米一口气把制程拔到3nm,业内都很惊讶,毕竟3nm工艺出来的时间并不长。小米能在今年量产这个芯片,说明公司其实3年前就拿到了3nm工艺的开发工具,团队才能够去设计这个产品,并在今年推出芯片产品。

至于为何做此选择,在张彬磊看来,随着5G手机的普及和未来6G通信技术的迭代,先进的制程工艺成为手机芯片的关键。目前来看,国内的7nm工艺虽然相对成本较高,但商业逻辑成立,仍能生存。但若要提升竞争力和性价比,必须接受并支持国内供应链的发展,即使这意味着支持成本更高、性能有待观望的产品。如果仅停留在7nm,可能会在技术迭代后被淘汰。小米选择3nm工艺,给后续优化留出了空间,也避免了重复劳动。

固有的供应链体系不会在短时间内突破 未来代工是关键

虽然芯片的具体细节和跑分情况被小米留在了几日后的发布会上,雷军还是在热搜上“挂”了一天。毕竟国内手机厂商这么“卷”,提出自研芯片的也不止小米一家,如今拿出成果的却只有小米。

不过,虽然一脚迈入“芯片厂商”的队伍,但小米的芯片业务模式与高通等芯片供应商还不一样。

根据雷军的说法,玄戒O1会用在自家的手机产品上。提到应用,在业内看来,未来小米可能会在部分机型上使用自研芯片作为备选方案,但全面替代现有芯片仍需时间。

由于首次试水手机处理芯片领域,小米在设计优化和软硬件适配性上可能还需进一步提升。与华为的麒麟芯片相似,小米的自研芯片预计也需经历多代迭代才能达到与高通、联发科等竞争对手相媲美的水平。

张彬磊进一步补充,从应用的角度看,考虑到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固有的供应链体系很难在短时间内突破,小米的自研芯片可能首先应用于自家的中低端机型,以替代联发科的部分市场,高端机型短期内仍可能采用高通。

另外,除了应用在智能手机上,张彬磊还指出,小米的3nm芯片还可以用在AR眼镜、电视等智能终端。不过,出于成本考量更适合高端产品使用。此外,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玄戒系列芯片也有望应用于AI终端设备。

值得关注的是,在一片支持的声音中,也有网友提出了疑虑:代工怎么办?

据张彬磊介绍,其实目前国内有多支团队具备设计3nm工艺芯片的能力,瓶颈在于缺乏相应的代工能力。因而目前小米的3nm芯片对于产业的带动意义仍有限,关键在于未来能否拥有自主的先进工艺代工平台,如有,将使国内设计公司能在GPU、CPU和数据处理器等方面大展拳脚。反之,缺乏这样的平台,则会使得投资者和管理层在决策时更加谨慎,且受限于国际环境。

提到国际环境,还有业内人士指出,小米最终成功流片3nm芯片,一定也少不了博弈,由此来看自用确实更能降低被关注的风险。

张彬磊直言,对小米自身来说,拿下3nm将增加其与芯片供应厂商谈判的筹码。战略层面,自研芯片为小米提供了应对供应链风险的备选方案,同时也是对抗被贴上“依赖进口”标签的一种防御措施。不过,从产品销量和市占率的角度看,张彬磊认为短期影响不大。

长期而言,张彬磊直言,小米的芯片团队积累的经验,能为其成为国内领先的芯片设计公司奠定基础。

“没准在五年、十年以后,我们把先进工艺(代工)解决了,(小米)这个团队有可能会成为中国的高通,起码奠定了一个班底。”张彬磊称。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电信智能申请波束射灯装置专利... 金融界2025年5月1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电信智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波束...
新机吹上天,老机稳如狗!别被参... 众所周知,现在基本上只要是一个正常人在购买手机的基本思维都偏于一个字“新”,不过新产品真的百分百好吗...
瑞邦泽取得陶瓷泵阀套固定装置专... 金融界2025年5月20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苏瑞邦泽工业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海上发射,圆满成功! 北京时间 2025年5月19日15时38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附近海域成功发射谷神星一号海射...
华为入场,人形机器人普及要加速... 2025年,“具身智能”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当下最具潜力与前景的领域之一。作为科技界领军巨头...
180亿美元订单命悬一线,英伟... 5月19日,据媒体报道,英伟达计划在上海建立一个研究中心。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4月访华期间与上海市...
华为发布全球最大商用折叠电脑 ... 据华为方面介绍,该款华为折叠PC(个人电脑)采用内折设计,展开后屏幕尺寸达到18英寸,合上后变为具备...
华为发布全球最大折叠屏笔记本 2025-05-19 16:22:31 作者: 在近日举行的华为 nova 14 系列及鸿蒙电脑...
AI加速“劳动力替代”,分工体...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正深刻影响着各个领域运转的逻辑,作为一个运转已久的传统组织架构,公司制正在遭受冲击...
不止华为三星,这家的翻盖折叠屏... 说到翻盖小折叠手机,我们印象中下意识的想到华为、三星、OPPO、vivo来自小米等各家出的产品,一定...
小米林斌回应现工作:主要负责应... IT之家 5 月 20 日消息,小米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林斌今日发文回答了网友提出的关于自己现在小米...
三万人打卡!在合肥庐阳这里看见... 以科学之问,启未来新程。5月18日,在位于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的合肥未来大科学城聚变堆园区内,中国科...
高精度频率基石:超低相噪恒温晶...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频率源作为电子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与可靠性直接决定着通信、导航、测量等关...
浙江敏特取得易维护电子膨胀阀专... 金融界2025年5月1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浙江敏特汽车空调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易...
“造芯”11年,小米为何选择了... 每经记者:杨卉 每经编辑:张益铭 5月19日,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发布微博回顾小米“造芯”之旅,同时抛...
2025年吉林省中小学人工智能...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李莹 通讯员 张宸语 赵萍)5月17日至18日,由吉林省电化教育...
雷军的坎,还没过去 去年给汽车行业“上了一课”的雷军,在最意气风发之时,却被泼天的流量上了一课。雷军发出“过去一个多月,...
絮凝剂化学物质化验成分配方分析... 絮凝剂是一种用于水处理和工业生产中的化学药剂,主要功能是将悬浮在水中的固体颗粒聚集成较大的凝聚体,便...
雷军:小米玄戒累计研发投入超 ... DoNews5月19日消息,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 CEO 雷军今日发文回顾了小米玄戒的研发之路:“截...
英伟达重磅发布!黄仁勋发声,盛... 黄仁勋最新演讲! 5月19日,英伟达CEO黄仁勋在台北国际电脑展发布了一系列英伟达公司在软硬件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