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操控无人机起飞
扬子晚报网5月20日讯(通讯员 胡宗元 徐琦 记者 朱鼎兆)5月20日,在淮安市清江浦区阳光湖体育公园广场前,一架翼展近2米的无人机在工作人员的遥控下,伴随着嗡鸣声缓缓升上高空,在政通路边行道树上方悬停后,乳白色药雾在机身底部呈扇形喷涌,并沿路自北向南缓缓飞行。
当前正值蚜虫病害的高发季节,蚜虫及其分泌物对树木造成的损害、对居民生活和车辆产生的影响引发了多起投诉。鉴于城区行道树的树体普遍较为高大,导致传统的喷洒药剂方法难以对树木顶端的害虫进行有效防治。在淮安市清江浦区住建局及淮安市国联集团低空产业发展公司的指导下,淮安市清江浦区园林绿化管理中心与养护管理单位淮安市古楚园艺建设有限公司共同制定了使用无人机进行精准农药喷洒的方案,从5月14日起陆续开展城区主次干道沿线行道树灭虫工作。
无人机对路边行道树喷药灭虫
“螺旋桨掀起的气流可以将药雾送入树冠叶片背面,那里是传统人工喷洒难以触及的‘虫害盲区’。”古楚园艺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晋元介绍说,通过“自上而下”喷洒模式不仅提升药剂渗透效果,还能更均匀、快速、精准地完成喷洒任务。
无人机自重约60公斤,可携带超过70斤的药剂,为了确保施药完全覆盖树冠,需要往返2-3次,十分钟内能对约1公里的路段进行绿化灭虫。为防止发生意外,每次启动升空前,工作人员都会对无人机进行全面检查,并通过路段两头设置警示牌和人工巡逻的方式,禁止车辆和行人从作业范围下经过,保障作业过程安全。
工作人员操控无人机进行喷药作业
目前,淮安市清江浦区区园林绿化管理中心和相关单位已经完成文化路、勤政路及阳光湖体育公园周边的近4000棵树蚜虫专项防治,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接下来还将对启秀路、毓秀路、沿河路等路段以及城市广场周边绿化,采取无人机与传统打药车相结合的方式有序开展蚜虫防治工作,通过立体防控还市民清爽绿荫。
“早在4月初,我中心联合古楚园艺公司在淮金线试点开展‘无人机+新型药剂’飞絮治理工作,探索环保高效的治絮新路径。如今灭虫工作的开展,是科技产品在传统园林养护领域应用的进一步拓展。”清江浦区园林绿化管理中心主任秦可表示,本轮防治工作结束后,中心将进一步探索科技产品在植物生长监测、病虫害智能预警与防治等方面的功能应用,推动园林养护管理工作朝着“智慧化、数字化”方向转型,为提升全区园林养护品质注入科技动能。
校对 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