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以“AI龙岗・机遇未来”为主题的龙岗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发展大会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礼文堂盛大召开。这场汇聚政府高层、行业领袖、学术权威的盛会,以全国首个产业专属机构揭牌、政策矩阵发布、“百亿订单推AI”大礼包释放、全球创新资源招募等重磅议程,系统阐释了“All in AI”战略的顶层设计与实施路径,彰显了龙岗区“All in AI”的决心和信心。
这场高规格会议的背后,是龙岗区作为工业大区强区的主动转型:从“传统制造+科技创新”到“产业AI化+AI产业化”,从政策扶持到生态构建,从产业升级到区域进化……随着“All in AI”战略的纵深推进,龙岗正以场景丰富度、政策精准度、生态开放度等多重优势,向全球展示智能产业发展的“龙岗样本”。
顶层设计破局:全国首个机器人署揭牌,构建产业引导新范式
大会最受瞩目的议程,当属深圳市龙岗区人工智能(机器人)署揭牌。作为全国首个专门设立、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区政府直属机构,该署承担统筹规划、生态建设、企业服务、场景推广等职责,致力于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引领者、创新资源的整合推动者、企业成长的全周期服务者、开放合作的积极促进者、政策实施和行业规范的有力保障者。
龙岗区为什么率先成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专门机构?对此,区委书记余锡权表示:“任何技术和产业发展都不会一蹴而就,需要有专门的机构、稳定的政策,陪伴大家一起走过发展周期,以机构、政策的确定性对冲技术、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
会议同步发布了《龙岗区加快创建“AI龙岗”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龙岗区具身智能机器人友好示范城区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两份文件,在此前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方向。
创建“AI龙岗”的目标直指“计算产业全球制高点、人工智能创新应用首发地、智慧城市治理先锋区、全域全时场景优享区”,计划在三年内,建设面向全国的AI开源社区,落地100个全域全时智能应用标杆项目,拉动产业规模突破千亿级。
锚定建设全国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友好示范区目标,龙岗率先提出“一署、两试点、六平台、N个场景”发展框架。值得一提的是,“两试点”——具身智能机器人剧场和具身智能机器人示范街区,均位于龙岗区坂田街道,前者试点打造集产业、科研、展演等于一体的公共互动体验机器人平台,其内将建设全国首个机器人4S店、机器人零部件超市;后者依托坂田星河WORLD片区,推动超1000台机器人在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等场景落地应用,通过搭建“技术研发-场景验证-产业协同-数据反哺”的全链条生态系统,助力打造龙岗区独特的机器人城市名片。
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丁宁对机器人示范街区的场景价值与生态构建给予高度评价:“它不仅是技术迭代的天然实验室,更是机器人与城市共融共生的产业生态枢纽。这种‘边应用边迭代’的模式符合智能系统发展规律,将使龙岗成为国际领先的具身智能技术验证高地。”
要素矩阵发力:从场景创新到产业与AI的“双向奔赴”
新政策的实施逻辑有两大核心。一是双向驱动——“供给端技术突破+需求端场景开放”协同推进,形成“技术研发-场景应用-产业升级”闭环;二是生态整合——整合算力、数据、人才、场景等要素,构建开放创新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龙岗区通过“人才+技术+场景+订单+资金”组合拳,构建全要素政策体系,全力打造“零门槛的试验场、无上限的梦想城”。
应用场景方面,龙岗区创新提出“一联盟、一平台、一政策、一举措”场景赋能体系:全国首个政企协同的“湾区(湾东)场景创新生态联盟”成立;龙岗区与全球知名开发者社区CSDN联手打造的“我帮企业搭场景”平台上线;整合35项政府投资“科技篇”应用场景,预计2025年带动超20亿元市场规模;配套出台《深圳市龙岗区关于支持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推广应用的实施方案(试行)》,从资金支持、场景开放、风险保障等维度为企业创新保驾护航。
“以订单撬动创新”是龙岗“All in AI”战略落地的“杀手锏”。未来三年,龙岗将在政府投资项目中投入100亿元采购AI技术与产品,覆盖医疗、教育、城市治理等领域。“以市场化方式为企业的AI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提供真金白银的订单支持。”余锡权强调。
班度科技的实践颇具代表性。其董事长徐炜透露,龙岗区为企业提供大量应用场景,加速新技术和新型商业模式落地。正在龙岗大运中心举行的全国游泳冠军赛中,班度科技利用AI算法实现2D视频实时转3D,结合3D显示屏打造“沉浸式3D直播”,观众可体验水花溅出屏幕、运动员游出画面的立体效果。
为持续打造最好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龙岗区推出三年事项清单,围绕人才、安居、办公、金融、场景、服务、科技支撑等7大领域,推出50项具体举措,构建全链条保障体系。“龙岗区青年人才支持政策20条”从支持青年人才优惠试用、优享生活、优岗就业、优质创业四个维度,全周期支持青年人才高质量发展,高层次人才最高奖励180万元,青年创业项目最高可获2000万元支持。
全球资源聚合:从人才招募到生态共建的“引力场”效应
大会现场,四重全球招募计划启动。除人工智能(机器人)署CTO等20个特聘岗位外,龙岗区还面向全球招募AI校长、机器人街区和剧场合作伙伴,并启动第二届AI视觉创意大赛“瓦卡奖”。AI校长的招募亦属首创,龙岗区坚持“人工智能从娃娃抓起”,强化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让下一代能“站在巨人肩膀上”学习AI、应用AI。
大会现场见证了20余项签约合作:人工智能(机器人)署与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等20家高校院所、协会、企业达成合作;湾东智算与云天励飞等7家公司达成算力生态合作;8个高校科研项目入驻“零租空间”,享受3年免租与全周期孵化服务。产学研合作迈向新高度,标志着龙岗区正加速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智能产业的“资源聚合中枢”。
发展人工智能,不是选择题,而是重塑城区竞争力的必答题。大会释放的信号指向深远:龙岗区将以AI技术深度融入“3+4+N”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精准化供给,构建“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的正向循环。
在民生领域,智慧课堂、“华佗GPT”、政务AI、“龙岗家医”等应用已初显成效,AI正从生产力工具升维为提升城市治理效能、优化居民生活品质的核心变量。
数据显示,龙岗区依托华为、云天励飞等龙头企业,已集聚人工智能企业350余家,2024年产业集群增加值达40.52亿元,形成“昇腾芯片-盘古大模型-智能终端”的国产化产业链。
龙岗模式的创新性与示范效应受到专家学者的认可。丁宁认为,龙岗的“全要素整合”模式是国内罕见的,通过“场景密度+生态厚度”形成竞争壁垒,尤其在具身智能领域已抢占全球先机。
而人工智能(机器人)署的成立、百亿订单的释放、全球人才的汇聚,不仅是“All in AI”战略落地的里程碑,更是龙岗这座创新之城向智能未来发起的“总攻令”。未来,龙岗将成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要素的“强磁场”,创客们“仰望星空”搞技术,政府机构“脚踏实地”做服务,共同在人工智能的“井喷前夜”,于龙岗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扎根壮大。
文、图|程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