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发布消息显示: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自北京时间2025年4月25日顺利进驻空间站组合体以来,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先后完成了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轮换、空间站平台维护照料、生活和健康保障、节点舱径向舱门防护装置在轨安装、站内环境监测与设备检查维护、舱外航天服巡检测试、物资清点等工作,开展了医疗救护演练等在轨训练项目,承担的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任务稳步推进。
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一次出舱活动。
所以,这次出舱活动的安排也是较快的。毕竟4月25日才入驻空间站,一直到4月30日神舟十九号乘组返回。这期间神舟二十号乘组单独执行任务只有短短的21天,也就是一个月都不到的时间。航天员就要穿上舱外航天服,直面太空的极端环境!
我们都知道,对于神舟二十号任务来说,中国空间站这一次的最关键任务就是太空加防。
要知道,太空出舱可不是“开门溜达”那么简单,它堪称航天任务中最危险的操作之一。尤其是在中国空间站此前曾多次遭遇太空碎片撞击的情况下,这次出舱任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这次任务到底有多难?航天员要面对哪些生死考验?
我国空间站此前曾被撞!其实对空间站来说,被撞击也是正常的情况,并不是所有的太空微粒,我们都能对其进行防御。这不仅仅是中国空间站存在的烦恼,连国际空间站也难免被撞击。
神舟十七号乘组时期,圈叔就介绍过当时被撞击和修复的是空间站太阳翼和空间站核心区域,之后航天员发现问题后还临时改变了任务。而神舟十八号、十九号乘组也陆续进行了舱外安装防护装置,以增强空间站的抗撞击能力。
现在,轮到神舟二十号乘组了!他们任务就是进一步加固空间站外部防护,确保这个太空之家能长期稳定运行。那么不进行如此繁复的修复不好吗?
其实从短期来说,这些碰撞并不会影响我国空间站的运行,但毕竟,空间站是要用几十年的,不能总被太空碎片偷袭后又一直凑合吧。
再说这次出舱任务的另一受关注的问题,那就是一般来说,航天员进入空间站后,会先适应一段时间,再执行高难度任务。但神舟二十号乘组却要在轨不足一个月的时候,就尽快出舱。可能是指令长陈东的艺高人胆大,但更可能得情况是任务节点在这,必须要这样做。我国空间站任务还是更多要讲究科学性而不是个人精神的。
那么,这次出舱到底难在哪?
首先就是看不见的“杀手”宇宙射线。在太空没有大气层的保护,高能宇宙射线可以直接穿透人体。如果没有舱外航天服的屏蔽,这些射线可能破坏细胞甚至DNA,对航天员的健康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其次是太空碎片,有人把它看做是比子弹还快的暗器。在太空中有无数微小碎片,有些甚至只有指甲盖大小。但在每秒数公里的超高速下,它们撞击的威力堪比子弹!一旦击中航天员或关键设备,后果不堪设想。
最后圈叔要提起神舟十二号任务时,当时航天员刘伯明出舱时,地面突然监测到异常辐射,于是计划好的出舱任务被迫紧急中止。这说明,太空环境瞬息万变,哪怕计划再周密,也可能遭遇意外。
面对如此高风险的任务,中国航天当然不会让航天员没有后援保障的情况下上阵。其实,咱们有一套“发一备一”的终极保障。那就是:神舟二十一号飞船已经在地面待命,随时准备救援!
简单来说,就是一艘飞船在天上执行任务,另一艘飞船在地面24小时待命;如果太空中的航天员遇到紧急情况,待命飞船可以立刻发射接人。当然如果一切顺利,待命飞船就转为下一次任务使用,做到绝不浪费又绝对安全。
圈叔记得最清晰的就是今年国际空间站的滞留事件,一次又一次延迟,直到滞留9个月才把航天员接回去。而且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太空救援的事情,结果每次都是事情解决完了,就结束了,没人再提了。或许它们真的是心大,也或许是真不把航天员的安全放首位,真不知道怎么评论这事了。
神舟二十号乘组这次的任务尤其关键,他们不仅要面对常规风险,还要在极短时间内完成高难度操作。我们会把风险无限靠近0,这就是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出舱前基本的情况,让我们一起为航天员加油!
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人了解中国航天的伟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