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两江新区人民医院外景 |
院领导参加科室“早交班” |
今年3月,重庆两江新区人民医院已正式搬迁至新院区(古木峰立交桥东侧),标志着这艘承载着两江新区108万群众健康的“生命方舟”全新启航。
开启新征程,该院用全新的服务理念、舒适的就医环境、精湛的医疗技术,将“纸上蓝图”变成人民群众触手可及的“幸福实景”,用“国家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两江医院”等一个个闪亮标签,打造了两江新区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的新地标。
构建三位一体“家文化”矩阵
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
如何让职工满意?如何让患者信任?如何让医疗更有温度?围绕这一系列问题,重庆两江新区人民医院在深入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始终秉承“以患者为中心,以职工为核心”的服务理念,以小切口推动大变革,主动打出“家文化”组合拳,赢得了周边患者的广泛赞誉与高度认可。
“以前看病很不方便,现在下班后还能挂专家号,感觉特别暖心。夜间门诊解决了我们上班族、学生族等群体白天就医不便的问题。”近日,在该院门诊大厅,前来就医的王先生表示,医院在节假日外增设夜间门诊,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就医选择,让患者能在下班后或放学后,也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除了开设夜间门诊,该院还以“家文化”为引领,倡导全体医护人员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更加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和优质的医疗服务。“医院目前设施、环境一流,而且服务态度非常好,我们很放心。”日前,一名患者在就医后表示。
据了解,为全面提升患者就医体验,该院新院区在门诊楼分别设置了4个一站式服务中心,能顺利实现挂号、缴费、入院、分诊、预约等全链条式的服务办理。在门诊区域,还针对性地设置了超声科、电生理科等功能检查区域,将原本相对分散的服务集中到了一个区域,让患者少跑路、少折腾;在候诊区域,贴心配备了舒适座椅、直饮水机等设施,为患者提供了一个温馨便利的候诊环境;在病房区域,通过安装实时分贝仪、智能交互屏,实行床旁结算等贴心举措,着力打造“舒心病房”,为患者提供更加舒适便捷、温暖安心的治疗环境。
此外,为更好地了解患者需求及职工意见,医院还定期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畅通职工诉求渠道。通过调查,做到及时查摆问题并积极改进,在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也让患者及职工的满意度和体验感得到显著增强。
据了解,长期以来,该院倾力构建医院、职工、患者三位一体的“家文化”建设,用心用情打造成为“一家有温度的医院”,用浓厚的“家文化”凝聚人心、传递价值。特别是新院区搬迁后,聚力实现了学科重建、流程再造、文化重塑,职工向上向好的工作热情进一步增强,“家文化”更是成为了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实施积极人才引育政策
让医院发展更有高度
“通过朋友介绍,听说最近医院又引进了很多专家,今天我特地赶过来挂一个专家号。有专家坐诊,我们放心。”日前,一名从区县来看病的群众表示。
近年来,为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重庆两江新区人民医院加大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通过“一人一策”人才招引政策,吸引了一大批专家名医和学科带头人来院坐诊。这些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不仅为医院带来了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也为医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心血管中心主任宋耀明、神经中心主任蔡志友、重症医学科主任陈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做医疗,就是要做出自己的精品,打响自己的品牌,让百姓在医疗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刚刚做完一台手术的宋耀明表示。据了解,在近4个月的时间里,宋耀明带领其专家团队高质高效完成了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病、肺动脉高压、瓣膜性心脏病等高危、复杂手术400余例,四级手术占比达40%,填补了该院的多项医疗技术空白。“随着外科手术逐步走向微创化、精准化和智能化,通过介入手术带领全科实现综合性发展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宋耀明表示。
在神经中心方面,蔡志友提出:“治病没有秘诀,在于重复,要在重复中不断总结、提升,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在他的带领下,神经中心的医疗服务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在帕金森等专病上实现了新突破。而痴呆、脑血管病等疾病的规范化治疗,也将在可见的未来得到显著提升。
重症医学科领域,在陈玺的带领下,包括血液净化技术、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盲安鼻空肠管技术、磁导航引导下鼻空肠管置入术、经皮胃造瘘术、经皮胃空肠造瘘术、体外二氧化碳清除技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等多个疑难复杂手术已能顺利完成。
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该院也注重加强人才的自身培养,着力打造一支高层次、高技术、高水平的“三高”人才队伍。医院与全国多所知名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定期选派医护人员前往进修学习。医院大力鼓励医护人员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拓宽视野,提高业务水平。此外,医院还加强了对年轻医生的培养,通过导师带教、业务培训等方式,帮助年轻医生尽快成长为业务骨干和中坚力量。
同时,医院充分发挥国家级开放开发新区的区位优势,形成积极的引才机制,强化价值认同,打造口碑效应,让人才活力竞相迸发。据了解,该院近年来通过外引内培的方式,吸引了全国27名知名专家、204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优秀人才、371名具有硕士、博士学历的人才。2025年,医院拟在全国再引进博士30名。同时,一大批“专精特新”医疗成果如体外膜肺氧合(ECOM)技术、髋膝关节置换日间手术、复杂型血管介入等不断涌现,真正实现了从“能看病”到“看好病”的历史性跨越。
加快推动优质资源下沉
让群众看病更便捷
“没想到在社区医院也能享受到三级医院的诊疗服务,而且不额外收费,既看好了病,也节约了费用。”日前,一名在翠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的患者如是说。
据了解,2023年以来,重庆两江新区人民医院以两江新区建设国家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城市为契机,对辖区内鸳鸯、翠云、天宫殿、人和、金山5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医疗服务、医疗质量安全、感染控制、病案质量等方面进行一体化管理。同时,通过强化信息化建设,推动管理、医疗、患者信息安全有效互联互通,进一步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让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与三级医院同等的医疗服务。
该院“国家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基本做到了管理“一盘棋”、运营“一本账”、供给“一条链”、信息“一张网”、质量“一把尺”。同时,各成员单位的服务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真正打通了基层群众“看病难”的堵点和卡点。
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医院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推进数智化建设,优化服务品质,强化服务效能,用心用情打造成为一所“职工幸福、患者满意、政府放心”的公立医院。“医院的高质量发展绝非是简单的新院区搬迁,而是要以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舒适贴心的就诊体验、高效精准的诊疗技术,为群众构建起一个‘既有温度又有力量’的医疗卫生健康领域新高地。”该院负责人说。
马太超 何悦 图片由重庆两江新区人民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