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奇幻星舞台”发布科学桌游《烹饪宇宙》和一站式天文入门教育工具包《星探盒子》,同时馆内外多个区域联动开启沉浸式天文体验活动,为市民奉上“奇妙天文夜”。
发布会现场,两款创新科普产品成为焦点。《烹饪宇宙》以宇宙天体为灵感,让玩家扮演“宇宙厨师”,制作“黑洞甜甜圈”“太阳火锅”等奇趣料理,每道菜品对应真实天体特征和物理概念,激发青少年对天文科学的兴趣与探索欲。全新研发的《星探盒子》秉持“看得懂、玩得转、记得住”理念,旨在通过一套工具引导使用者完成从认知、动手到观测的完整天文探索旅程,是零基础观众开启宇宙探索的理想选择。
上海天文馆现场摆摊教学《烹饪宇宙》科学桌游
当晚,上海天文馆内外化身天文探索乐园。2号门外的科普集市提供桌游互动、XR“穿越星河”沉浸体验和星云小铺等项目;球幕影院上演震撼星空音乐会;B1下沉式广场的巡游天象厅开放观测;天象厅和假如剧场也特别加开4场夜间活动。这种全域覆盖的活动设计,让参与者多维度、多形式地感受天文魅力。
发布会上,上海科技馆与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联合启动“新基石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项目”。该项目依托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资助的362位科学家资源,创新采用“科学家+教育专家”协作模式,开发涵盖课程包、视频、展览、研学等多场景的科学素养产品,打造线上线下闭环,利用数字化手段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助力青少年拓展科学视野。
“新基石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项目”发布现场
“新基石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项目”是上海科技馆“青少年成长梯度计划”的重要组成。该计划于2025年初推出,旨在系统化、持续性地支持青少年创新人才成长。此前已整合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天文馆资源,推出“未来馆长说”“星石寻踪”等13个科创项目。此次合作标志着从“馆校合作”向“馆校社多方协同”的科学教育模式升级,致力于构建以科学素质为核心的“课程-实践-评价”一体化教育体系。上海科技馆与腾讯基金会的战略合作,为科学机构与公益组织深度融合提供了创新范例,将推动科普教育内容的生动转化与传播边界的拓展,惠及更广大青少年群体。
据悉,上海天文馆将于暑期每周六晚开放“博物馆奇妙夜”夜场,感兴趣的市民可关注官方渠道预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