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又“火了”,这回是因为一款纸巾盒。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刷到小米汽车这几天的热搜,小米汽车 YU7 上市还不到一周,#小米YU7磁吸纸巾盒卖169元# 在微博平台就成了热点话题。
老狐不得不说,这热度感觉比最近上市的小米 YU7 和小鹏 G7 的风头还盛。而对于这款纸巾盒,主要讨论的点基本上就一个:小米纸巾盒卖 169 元,贵吗?
一部分“米粉”表示,这价格还贵?和问界 339 元纸巾包比,简直就是高性价比好吗?也有网友戏称其为“史上最贵纸巾盒”,就因为和小米 YU7 配套就要卖到 169 元,这也太贵了吧!
不管网友们怎么“嘴硬”,小米汽车 App 商城 Xiaomi Life 车载磁吸纸巾盒页面“暂时缺货”几个字,显然证明了这款纸巾盒的火爆程度。
那么,小米 169 元的纸巾盒到底贵不贵?这个车内小配件价格争议背后,又是否隐藏着其他秘密呢?
今天,老狐就和大家聊一聊。
169 元的小米纸巾盒贵吗?
一包纸巾三五块,一个纸巾盒一两百,如果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小米纸巾盒 169 元的价格确实是贵了。不过,如果这么款纸巾盒放到“网红车”小米 YU7 上,老狐觉得,贵不贵的,还得另说。
要谈一样东西值不值,首先得看这东西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对于这款纸巾盒,雷军在直播间里也回应过。
据雷总所说,这款纸巾盒的设计初衷是满足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需求。例如,在吐鲁番夏季车内温度可达 90℃ 的环境下,普通胶水盒可能直接变形甚至融化,而小米采用的耐高温 PU 皮、14 块特制磁铁及全手工包覆工艺,使其能承受 -30℃ 至 95℃ 的温差挑战。
而且,纸巾盒的塑料部件和磁铁均通过车规认证,可在高温暴晒或严寒下保持磁吸功能不退化。
简单来说,这是一款耐得住“火焰山”,经得起低温严寒的纸巾盒。至于为什么价格比平时我们看到的纸巾盒要高,原因雷军也说了,是因为选用了车规级材料,成本比普通产品高出许多。
更何况,这款纸巾盒还可以吸附在冰箱、办公桌等金属表面,适用场景广泛。这个时候再看价格,就像很多网友所说的,要说贵,那么 AITO 问界纸巾包 339 元,ET9 二排磁吸纸巾盒 308 元,蔚来纸巾盒售价 199 元,哪一个不比小米的纸巾盒贵?
再说了,某些奢侈品搞个“蛇皮袋”都能卖到一万多,咱们自主品牌给新车配个 169 元的纸巾盒,也没什么不合理的。
这么一说,你们有没有觉得,花 169 元买个纸巾盒,好像也未尝不可。
车规级是不是“智商税”?
不是 169 块的纸巾盒买不起,其实网友们更怕的是变成“大冤种”。微博话题#小米 YU7 磁吸纸巾盒 169 元#下,有网友直言“这是智商税”,也有车主表示“车规级品质值得这个价”。
那么,雷总所说的“车规级”到底是不是智商税呢?
所谓“车规级”,其实是指符合汽车行业对电子元件特定要求的规格标准。车规级标准由国际汽车电子协会(AEC)制定,这些标准确保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在复杂多变的运行环境中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
也就是说,“车规级”一般说的是电子元件,严格来说,纸巾盒是不在这个范围内的。当然,这倒不是说雷总就是在“玩噱头”。
有媒体在采访河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师时得到了一些专业回复。其实,车辆内饰件的用皮是有明确等同于甚至高于一般国家标准的企标的,比如奔驰 DBL 5310-2011,大众 TL 52064-2012,通用 GMW 3262-2016。
以通用 GMW 3262-2016 为例,它对非阳光直射区域都有通过102°C高温测试的标准。而国内的 QB/T 2703 《汽车用装饰皮革》吸收了一些企标后也有了明确的标准鉴定,包括但是不限于高温下强度、耐用性、TVOC(总有机物挥发)等标准。
雷军在谈磁吸纸巾盒定价的问题时也说了,这个纸巾盒设计的时候,材质、制作工艺比较复杂,刚开始过不了车规的测试。后来又改了材质和胶,成本巨高无比。所以这是个真正的“车规级”磁吸纸巾盒。
老狐觉得,从高要求的角度来看,小米这款纸巾盒确实算得上“车规级”。比如,车规级产品要求缺陷率控制在百万分之一(PPM)级别,非车规级产品(例如消费级)的缺陷率容忍度相对较高;
材料与设计上,车规级产品选材与设计更侧重安全性,而非车规级产品则更侧重于成本控制。这样来看,其实雷总的“车规级”谈的是高要求。
老狐觉得,如果跳出“车规级”这三个字,用安全、品质、品牌溢价去关联,这款 169 元的纸巾盒,咱还真不能说人家是“智商税”。
说到底,现在大家对这款纸巾盒贵不贵的争议,只不过是产生了一些“实用价值”与“品牌溢价”之间的认知差异罢了。
纸巾盒背后的“新思路”
对于这款纸巾盒,网友们讨论的是贵不贵的问题,老狐倒是觉得,透过这款纸巾盒,或许我们还能从别的角度看一看当下的汽车行业。
其实到小米商城上去看一看,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小米汽车的配套周边不少,价格也都没有那么便宜。比如遮阳帘、腰靠、脚垫、露营套装,包括直饮杯等产品都存在高溢价的情况。
即便如此,99 元的不锈钢直饮杯也一度断货,现在的纸巾盒也不是谁都能买到的货。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现在大家愿意为小米汽车的“高溢价”周边买单,而小米也懂如何拿捏年轻人的情绪。
小米 YU7 的价格出来之后,虽然各种角度的评论都有,但是有一点基本是大家达成一致的,那就是它的“高性价比”。
说白了就是给的东西多,不管是不是堆砌,人家给的多,那么单车利润就不会高到哪里去。再加上现在车圈“价格战”打那么厉害,车子卖贵了也影响竞争力。
那么硬件不能卖高价,车企就必须另辟蹊径。现在小米汽车把周边产品的毛利率提高,显然是一种既不会引发用户反感,又能转化利润增长点的方式。大家有没有觉得,在新能源汽车竞争无比激烈的当下,这样的策略其实很聪明。
说白了,现在车企的日子都不好过,新能源车企必须去争夺“第二增长曲线”。数据显示,2025 年中国车载显示市场规模预计达 1100 亿元,而车载配件作为衍生市场正迎来爆发期。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把品牌魅力提升起来,以硬件让利换市场份额,以配件盈利补利润缺口,是一个非常好的打法。
不信大家看看其他车企,蔚来 NIO Life 商城里从 199 元的香薰到 2980 元的露营帐篷,问界的车载配件与智能家居联动,延伸鸿蒙生态,其实都是在找除了车辆之外的其他利润点。
结语
花 169 元买个纸巾盒贵不贵,这是一个“伪命题”。你认可小米汽车的品牌价值,看中这种小配件的安全与材料价值,那它就值。如果你只想要实用价值,买个一二十块的纸巾盒,或者干脆不用纸巾盒直接在车里放包纸,169 元的纸巾盒压根没必要买。
老狐觉得,对于车企来说,用配件抢占“第二增长曲线”的思路不错,不过,对于消费者来说,“核心功能”与“附加价值”有时候也会衍生不少非必要成本,如果小米汽车的纸巾盒能再降降价,大家可能会更愿意买单。小米纸巾盒,你有了吗?
参考资料:微博
编辑: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