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短视频内容不具备可持续性,但制作短视频的人仍然乐此不疲。
短视频平台刚刚发展起来的时候,有很多人进入短视频平台,制作搞怪的视频,能够瞬间吸引很多人,但这样的视频内容并不能持久。搞怪的人可以在各个方面搞怪,似乎调节了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快乐,但搞怪一旦突破底线就有可能触犯法律,也有可能出现危险。有两个短视频博主在地铁站去拍“武侠片”,而且极尽搞怪之能事,要学练“蛤蟆功”的欧阳锋,在地上爬来爬去,蹦蹦跳跳,惹得旅客们哈哈大笑,但拥堵交通,就算是违反了治安管理条例,被警方拘留。还有搞怪的短视频博主去故意骚扰妇女,结果被妇女报警,最终被警察拘留。搞怪也容易引发民族冲突,有人冒充阿拉伯人,穿着白色的袍子,背着一个书包,在街上看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就把书包扔到人群中,吓得人们四散奔跑,以为书包中装了爆炸物。最终这样的人被警察逮捕,这种搞怪非常搞笑,但很容易触犯法律。只是在有限范围内搞怪,并不能引发人们的兴趣,甚至很多人看多了,就觉得同质化现象严重,果断取消了关注,那么搞怪的短视频博主就没办法吸引人们注意力了。要想吸引人们注意力,就要突破一些规则的限制,发一些别人没发过的短视频,还要敢于突破禁区,却容易犯罪,也容易侵犯他人隐私,更容易引发全民公愤。这样的短视频走不了太长久,倘若只是抄袭和剽窃,暂时可以发很多同类的短视频,却没有多少能引起人们的兴趣。
当短视频平台规范化以后,无底线搞怪的短视频博主就被屏蔽了。很多搞怪的短视频博主开始转战其他领域,有的搞了文艺表演,却照样不行。文艺表演需要专业的团队,有导演,有编剧,有摄影师,有演员,还要寻找合适的场地,有灯光调度,有场记等等。只是凭借两个人拍摄,并不一定能拍得很好。倘若只是从网上抄一些段子,组合成某个小品或相声,就有着抄袭的嫌疑,还有可能被原创作者告上法庭。文艺表演需要有一定的功底,倘若只是农村出来的两个人,没有什么表演功底,就盲目模仿一些歌星或影星,虽然暂时可以吸引一些粉丝,但时间久了,就有可能遭到被模仿人的起诉。曾经有两个农村走出来的短视频博主,模仿某位歌星唱歌,还爆料了很多歌星的个人隐私,最终被歌星起诉。而在起诉过程中,他俩并不是真诚忏悔,而是把起诉的事也当成了段子,编排歌行,最终歌星非常恼怒,不再撤诉,让他俩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但直播获得的打赏和卖货收入被没收,而且账号被封停。文艺表演的人应该搞原创,不能胡乱抄袭。倘若已经在文艺圈稍有名气,搞了直播就会迅速聚攒流量,尤其是一些文艺圈内的明星大咖,一旦开了直播账号,就会迅速积攒很多流量,每天获得的打赏金额在几十万到上百万之间,倘若直播带货,获得的利润更多。
文艺明星本身就自带流量,搞直播属于流量变现的一种方式,普通人模仿是不行的,很容易侵权。普通人可以自己搞原创,但要想通过原创作品走红,就需要积累时间,积累经验,而不能盼望着一夜爆红。毕竟普通人不是名人,也不是演艺明星,不能自带流量,只能通过粉丝的传播获得一点流量,或者自己推广获得一点流量。倘若没有文艺表演功底,贸然开文艺账号的直播,或者以文艺内容为直播内容,就很容易折戟沉沙,只是在创新方面会出现问题,就更别提钱财的持续投入和各种人员的运营了。人们看似很简单的农村人做菜的视频,其实后面有一个团队在运作,有资本在支撑,不然仅凭一个人,根本运作不起来。有人弹吉他,有人唱歌,属于小打小闹,并不一定拥有太多的粉丝,除非在文艺圈有很大的名气,不是一个吉他高手,就是一个歌唱家,才会拥有很大的流量,不然流量的积攒是非常困难的。有人做饭做菜,只是每天更新饭菜的品种,而做菜的手段却是一样的,没有拍摄整个做菜的过程,只是拍炒菜的过程,那么发的视频再多,也不会引发人们的关注,因为同质化现象太严重,是个人就能做,也就没必要展示了。但有人做的不错,从原料的采集到做菜的过程,再到吃饭的过程,都有恰到好处的展示,而且一定要有一个好的摄影师,拍得色香味俱全,也拍了主播劳动的过程,当然有着推广饮食文化的意思,账号就会慢慢积累流量,甚至迅速积攒流量。
有的账号搞科研,其实就是民间科研,而主播就是一个民科,掌握了一些生活小技巧,每次去展示,虽然也吸引一点粉丝,但并不能做大做强。因为这类账号为数不少,做的精巧的不在少数,而普通人只是在网上查一些资料,自己动手做一下,本身就没有太多的吸引力。况且人们对于这些小技巧不屑一顾,大多要关注一些有意思的视频。这样的博主更新时间长了,就会发现一些小技巧,本身没什么用,也省不了多少钱。但持续更新状态下,粉丝似乎在增加,很可能是机器人粉丝,而不是现实的粉丝。有人讲文化,可以吸引不少粉丝,但没有太多的文化底蕴,只是一家之言,时间久了,粉丝们就会纷纷逃离。讲文化的博主不在少数,能够讲深讲透的并不多,大多吸引粉丝之后要卖课,通过卖课赚钱,还要直播带货赚钱。这样的短视频内容并不能长久,因为这样的内容不具备持续创新的能力。想要持续创新,就要突破规则和限制,就很可能因为发言肆无忌惮被封号,作品下架处理。而在安全的范围内谈一些文化问题,简直就是隔靴搔痒,谈不到实处,也让人觉得不过瘾。主播说的粉丝都懂,粉丝不懂的主播不说,那么粉丝为什么还要关注这样的主播,为什么还要给他打赏,为什么还要买他带的货呢?
不具备可持续性的短视频内容经常出现,主播就不要在这些领域用力了。在这些领域做过一段时间,没有吸引太多粉丝,也没有盈利,就不如转战其他领域,注重垂直领域用力,能够在安全范围内持续创新,就算是有所进步,粉丝也会增多,不然发了很多视频,内容大同小异,也就引不起粉丝关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