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氢能无人机批量化订单开始释放,不少企业业务量实现明显增长,行业看见了氢能无人机商用探索的新希望。
批量化订单开始释放
继去年氢航科技中标2024年南方电网电科院第一批科技项目、协氢新能源与上海氢洋科技有限公司的6亿元订单震撼行业内外之后,今年,氢能无人机领域开始释放更多批量化订单:
7月10日,天云氢创CEO杨冷羽与印尼PT公司顺利签署东南亚最大氢能无人机采购订单,天云氢创还与巴厘岛瓦扬省长以及等印尼高管政要沟通了氢能无人机在印尼的推广应用,这将加快帮助印尼特别是巴厘省的绿色生态实现,带动全球氢能的快速发展。
7月8日,国家电投集团山东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2025 年第十七批招标中的氢能无人机在风电场巡检及制加氢示范应用项目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上海柔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该项目第一中标候选人,项目聚焦氢能无人机在风电场巡检及制加氢示范应用,涵盖陆上、海上风电场场景,涉及氢能无人机的部署、制氢设施配套及技术验证。
6月消息,雄韬股份今年在氢能无人机领域迎来重要成果。雄韬氢雄联合无人机企业旭日蓝天成功试飞氢燃料电池无人机,正在推动湖北低空经济融合转化。雄韬氢雄总经理唐廷江透露:“在今年底,会有一个小批量的示范,用于载物或巡检、防火。”
5月,协氢新能源与沙特SEIZE公司就氢能无人机合作正式签约,双方就协氢氢能无人机在沙特王国建立氢能无人机研发制造中心以应用于智能农业达成合作,共同推动拓展中东市场。
5月,氢航科技M350氢电版无人机中标某网1000万元采购订单,将主要用于电网精细化巡检,单瓶氢气即可满足80分钟空中飞行作业,相较锂电无人机提升270%,单架次续航从原来的30公里延长到70公里线路巡检,单日作业面积可等同于20人巡线。
氢航科技无人机业务总监钟大洪指出,今年公司战略升级以来,氢电航空动力板块业务呈现爆发态势,已签订合同订单数千万元,主要得益于行业领军的大型无人机企业开始以生态圈合作方式,与氢航科技一起合作氢动力改装方案。
据多家氢能无人机动力企业介绍,目前的氢能无人机订单主要来自能源与公用事业企业、大型无人机企业、国际客户等的项目示范、氢动力改装等需求,以中等载重多旋翼机型主导,集中在光伏、电网和油气管道等能源基础设施巡检、偏远山区/海岛物资配送等场景。
新蓝海市场!氢能无人机商业化进程提速
氢能无人机2025年商业化进程正在提速,进入新的关键阶段。
政策方面,去年12月,国促会标委会及工信部等单位分别推动氢能无人机技术发展与工业领域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加速氢能无人机技术商业化和产业化进程。地方政府积极响应,2025年2月,重庆、中山、江苏等地陆续发布政策支持氢能无人机产业发展、推动氢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全国16省市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深圳、中山等城市加速建设起降点与低空物流网络。
“氢能”+“低空经济”政策共振下,预计将带来更多氢能无人机市场订单的释放。据相关统计数据测算,中国氢动力无人机市场规模有望在2027年突破21.4亿元、2030年达到141.3亿元。
另一方面,从技术角度来看,氢能无人机已具备商业化应用条件。从2016年开始,国内多家无人机和燃料电池先行企业已经开启了将燃料电池应用在无人机上的技术探索。历经多年发展,在去年开始集中进入试验期,续航能力、极端环境适应性等性能持续突破,为商业化落地奠定基础。
时至当前,氢能无人机产品已具备相当出色的性能指标:氢能无人机单次补能续航时间约为锂电的3-5倍,氢燃料电池寿命通常能达2000小时及以上,适应温度最低可达-40℃,最高达到 57℃,普遍具备5-15kg 载重能力,部分机型可达100kg及以上。
“氢能无人机应用在技术上已经足以匹配多数高价值场景的作业需求,推进规模商业化还需要进一步解决氢能供应、合规性等问题,这些问题有望在这些初步商业化探索中找到解决办法。” 轻绿科技总经理杨坤表示,今年轻绿科技的氢能无人机业务订单较往年增长了近一倍,接下来将推出新一代氢动力无人机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