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霸・醇氢动力壹号” 船舶在桂林漓江顺利完成试航任务。这一全球首创的船舶,采用了“生物乙醇在线重整制氢技术”,不仅让我国在氢能船舶领域实现了重大跨越,更为船舶工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开辟了全新道路。它将有力推动中国船舶产业新业态的培育,增强核心竞争力,为现代船舶产业体系的优质高效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大霸·醇氢动力壹号”船舶在桂林漓江成功试航。桂林翼驰船舶科技有限公司供图
“大霸・醇氢动力壹号”由武汉理工大学、广西科学院、中国氢能产业控股有限公司、大霸动力(广西)有限公司以及桂林五洲公司旗下的桂林翼驰船舶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该船舶创新性地采用“纯电 + 醇氢增程器”的动力模式,其核心竞争力源于广西自主研发的 “生物乙醇重整在线制氢技术”。
这项技术能通过催化反应,把生物乙醇实时转化为氢混燃气,直接供给内燃机燃烧产生动力。这种“现制现用”的模式,彻底省去了氢能储存、运输和加注等环节,不仅大幅降低了氢能综合利用成本,还从根本上消除了安全隐患,真正做到了“用氢不见氢,可靠便捷低成本”。
此外,重整产生的氢能燃烧效率比乙醇本身更高,可完全替代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且燃烧尾气主要是水蒸气,实现了能源利用全链条的低碳清洁。
作为“生物乙醇重整在线制氢技术”的首席科学家,武汉理工大学船海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的游伏兵教授指出,生物氢能是未来能源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该技术的突破意义非凡。自1980年起,科研团队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不懈钻研,将非贵金属催化剂与专用重整器等关键装备深度结合,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了乙醇高效在线重整制氢技术的产业化突破。这一技术能够快速转化为“绿氢”生产力,既符合我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的战略要求,又拥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是能源领域一项颠覆性的自主创新成果。
目前,“生物乙醇重整在线制氢技术”已展现出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潜力,能够广泛适配船舶、汽车等交通工具以及发电储能场景。在“双碳”战略的推动下,我国生物氢能产业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生物乙醇重整在线制氢”技术及配套动力系统有望加快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为我国打造生物氢能创新高地、建设世界级制造业集群筑牢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生物乙醇重整在线制氢技术”与广西科学院非粮生物质能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研发的“非粮生物质原料低成本制乙醇技术”深度协同,构建起了从原料制备到氢能应用的全产业链闭环。这一创新体系不仅使我国氢能产业实现了自主可控,还将为全球能源变革、可持续发展以及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中国方案。
“公司作为‘大霸・醇氢动力壹号’船舶的实验基地,依托桂林五洲公司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广西)工程技术中心,组建了专业技术团队,为船舶试航及指标测试提供了全流程保障。”桂林翼驰船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陆运辉表示,此次试航的成功,意味着该中心在绿色储能技术应用领域取得了更扎实的进展,将进一步促进广西绿色智能船舶产业的技术更新与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