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泉州晋江高科技园区,一块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牌匾意义非凡。这是1999年12月在晋江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更是全国首家县域经济体的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从此,泉州开启了博士后青年创新人才引育和发展之路,截至2025年3月,泉州已累计建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0家,取得发明专利291项,实现成果转化经济效益超10亿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安踏集团,博士后工作站主导研发的“冰溶纱”技术,让产品成为爆款。“这项技术通过纤维表面微纳米沉积技术,让功能组分在纱线表面实现可控分布。”安踏集团创研管理总监杨建祥介绍,“简单说,就是能根据运动场景需求,灵活调配冰感、防晒、速干等功能组合,既保留基材的原有特性,又让功能效率提升30%以上。”直击夏季运动闷热黏腻的痛点,产品累计订单达65万件。
“安踏博士后工作站深度嵌入集团打造的创新矩阵,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资源与市场信息,提供从样品到量产的一站式落地通道。”杨建祥表示,这种“科研资源—产业场景—转化机制”的三位一体支撑,让博士后的研究不仅能“出成果”,更能“见效益”。
走进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创新制造的居家无感轻尿检马桶黑科技满满——内置后端传感采样机器手,结合AI算法动态校准,实现PH值、比重、葡萄糖、蛋白质、白细胞尿检等五项高精度健康检测,仅两分钟内就能快速完成尿检。
“九牧博士后工作站主要聚焦智能家居行业关键技术攻坚和产业化应用,项目的多项技术为厨卫行业首创技术。”材料研究专家刘小龙博士介绍,其主持的科技项目2项入选福建省级技术创新重大项目、获58项专利。
今年10月,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将在泉州晋江举行。泉州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泉州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推动博士后工作站扩容提质、精准赋能。
据介绍,泉州计划每年新增2家国家级、3家省级平台,力争到2030年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超40家、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达45家,常年保持60名以上博士后在站。
同时,有针对性地聚焦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瞄准痛点定向攻关,实现对产业的精准赋能,真正让博士后站点都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创新尖兵”。
来源:人民日报
上一篇:“上下游就在上下楼” 京东智谷加速打造深莞智造新高地
下一篇:探秘:生命最初的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