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仰望天空,好奇我们从何而来?地球生命的起源,一直是科学界的热门话题,各种理论层出不穷。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一种有趣的说法:地球上的生命,会不会是太阳爆发催生的呢?
想象一下,大约 45 亿年前,地球刚形成的时候,还是个荒芜的岩石球,到处是喷发的火山,还频繁被陨石撞击,环境相当恶劣。但根据科学家对地球物理和化石记录的研究,在 45 亿到 38 亿年前的冥古宙时期,地球居然慢慢具备了适合生命生存的条件。可问题来了,到底是什么神秘力量,让地球从死寂变得生机勃勃,产生了复杂的化学物质呢?
在探索生命起源的漫漫长路上,有个著名的实验不得不提 —— 米勒 - 尤里实验。1952 年,芝加哥大学的米勒和诺奖得主尤里,找了个封闭玻璃容器,往里面注入水、氨、氢和甲烷,模拟早期地球大气环境,然后用电火花模拟闪电。一周后,奇迹发生了,容器里出现了甘氨酸、丙氨酸和天冬氨酸,这些可都是蛋白质和细胞生命的重要原料!1953 年,实验结果一发表,轰动了科学界,大家觉得生命或许就起源于这种充满基本分子的 “原始汤” 里,就像达尔文说的 “温暖的小池塘”。
不过,生命起源哪有这么简单。过去 70 年,新发现不断涌现,让这个问题变得越发扑朔迷离。科学家发现,早期地球大气里氨和甲烷含量没之前认为的那么多,反而是二氧化碳和氮气占主导。这两种气体要分解产生氨基酸,不仅需要更多能量,产生的数量还大大减少。那问题又来了,还有啥能给分子分解提供能量呢?
2023 年 4 月 28 日,科学家分析 NASA “开普勒计划” 数据时,有了惊人发现:来自太阳的高能粒子,可能是形成氨基酸的全新能量来源!我们都知道,太阳和其他恒星一样,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亮度、大小都会变。2016 年一项研究显示,大约 40 亿年前,太阳亮度只有现在的四分之三。那时候,太阳表面可不安分,经常爆发强大的 “超级耀斑”,伴随着日冕物质抛射,向外发射大量接近光速的高能粒子。这些粒子冲向地球大气层,引发了一系列化学反应。
为了验证这一猜想,研究人员模拟早期地球大气,把少量甲烷和二氧化碳、分子氮、水混合,然后发射质子模拟太阳高能粒子,同时也用电火花模拟闪电。实验结果令人惊讶:只要甲烷比例超过 0.5%,质子撞击过的气体混合物就能产生氨基酸;可要是靠电火花模拟闪电,甲烷浓度得达到 15% 才行。而且,就算甲烷浓度够了,电火花产生氨基酸的速度,只有质子的百万分之一。这么看来,太阳粒子产生氨基酸的效率,可比闪电高多了!
看到这儿,你是不是也觉得很神奇?太阳现在时不时爆发一下,还会干扰我们的电网、卫星,可在地球形成初期,这些爆发居然可能是生命诞生的 “大功臣”。当然啦,生命起源是个超级复杂的命题,要精准还原生命诞生的过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只能通过不断探索、实验,寻找最靠谱的可能性。
在这个充满未知的科学领域,每一个新发现都像点亮了一盏灯,让我们离真相更近一步。说不定哪天,科学家真能解开生命起源的终极谜题,那时候,我们对自己、对地球、对宇宙,都会有全新的认识。你说,这是不是很让人期待呢?
好啦,今天关于地球生命起源和太阳爆发关系的话题就聊到这儿。要是你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或者有啥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别忘了给我点个赞,关注一下,咱们下期再见!愿你发财又快乐哟!
上一篇:探秘:生命最初的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