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锦锋)日前,中国电信正式发布了《中国电信全光网3.0技术白皮书》,其中提出的“全光智联”核心概念,不仅标志着一项通信技术的迭代,更是中国在通信领域从追随者向规则制定者转身的郑重宣言。
(图片来源:摄图网)
回望来时路,中国光网络发展呈现清晰阶梯:全光网1.0阶段实现了光纤网络的广域覆盖与高速率提升,2.0时代则凭借ROADM与WSON技术,成就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全光骨干网。今日的全光网3.0,则超越了单纯物理连接的维度,以“光云智融合、光感业融合、天地海融合”为支柱,构建起一个能感知、会思考、可协同的智能网络生命体——此即“全光智联”的深刻内核。
光网3.0所构建的是信息世界全新的神经中枢。光云智融合为算力、存力与运力打造出全光联接底座,宛如为AI时代汹涌的数据洪流铺设智能运河;光感业融合赋予网络感知物理世界的“触角”,使光纤不仅传输信号,更能敏锐感知业务品质、环境变化,甚至成为地震预警等关键服务的无声哨兵;天地海融合则编织了一张天基、空基、陆地、海洋全域无缝覆盖的立体光网,真正实现“万物在光中互联”。
白皮书中勾勒的六大技术特征与关键技术突破,构成了通向未来的工程蓝图。从骨干网向400Gb/s ROADM一体化和800Gb/s波道迈进,到接入网部署50G-PON并支持三代共存,再到雄心勃勃的空间激光通信试验——中国电信正以清晰阶段目标推动技术落地:2030年能力初具规模,2035年成熟稳定。尤其当光纤网络拥抱人工智能、数字孪生与通感一体技术,一个能自我感知、自主决策、自发演进的光网络智能体已具雏形。
全光网3.0不仅关乎技术指标提升,更是一场深刻网络基因的重塑。传统网络仅被动承载数据,而“全光智联”将智能深植于光层,使网络本身成为能动态优化、主动服务的智慧主体。这种基因跃迁,为未来智能社会构建了坚实的感知与传输基座。
当欧美同行尚在F5G框架内探索时,中国电信以全光网3.0白皮书定义“全光智联”新范式,其意义远超技术本身。这背后是中国通信业从技术标准执行者向创新规则制定者的身份转变,是中国在光通信领域由“铺路”向“引路”的关键转折。
全光网3.0的愿景中,光已非冰冷介质,而是承载智能与感知的活体脉络。当光信号在光纤中奔流,智能在网络里生长,我们正见证中国通信力量以光为名,进行一次从底层硬件到顶层服务的全面跃迁。
这束光,将照亮中国在数字时代基础设施领域掌握核心定义权的未来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