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21届国际分子筛学术会议在大连圆满落幕,来自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的科研团队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高级研究员肖丰收、王亮凭借在分子筛催化材料领域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荣获2025年度国际分子筛学会最高荣誉奖——Donald W. Breck学术奖。这一成就不仅是山西科研力量的一次国际亮相,更标志着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已跻身世界前列。
作为国际分子筛领域的权威奖项,Donald W. Breck学术奖自1983年设立以来,每三年评选一次,专门表彰在分子筛创制及功能开发领域作出突破性贡献的科学家,因其评选标准严苛、影响力深远,被誉为该领域的“诺贝尔奖”。此次肖丰收、王亮的获奖,是该奖项设立42年来首次由中国科学家独立斩获,打破了长期以来国际顶尖团队对该奖项的垄断,充分彰显了我国在分子筛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领域的硬实力,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科研的创新活力。
分子筛作为一类具有均匀微孔结构的多孔催化材料,是现代化工产业的“心脏”,在石油化工、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等领域应用广泛。从汽油柴油的高效炼制,到工业废气的净化处理,再到新能源电池的材料制备,分子筛都扮演着关键角色,其性能的提升直接关系到产业升级与绿色发展。
肖丰收、王亮带领的科研团队,多年来深耕分子筛催化材料研发,聚焦低碳分子高效转化这一核心课题,在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层面均取得了系列突破性成果。团队的研究不仅在《Science》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为全球分子筛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参考;更成功推动多项关键催化技术实现产业化应用,将实验室的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实际动力,为化工行业的绿色转型与高效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从个人学术履历来看,两位研究者均是该领域的佼佼者。肖丰收作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国际分子筛协会副主席,长期致力于沸石分子筛的绿色合成与能源环保领域的催化剂开发,发表论文500余篇,他引超3.5万次,获授权专利190余项,多次斩获国内外重要奖项;王亮作为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专注于多孔催化材料在碳资源转化中的应用,以通讯或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00余篇,曾获国际催化大会青年科学家奖等荣誉。二人的深度合作,既融合了资深学者的战略视野,又注入了青年科研骨干的创新活力,形成了强大的科研合力。
此次获奖,不仅是对肖丰收、王亮团队科研能力的国际认可,更凸显了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在高端科研平台建设上的成效。作为山西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研究院通过整合优质科研资源、搭建跨学科合作平台,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潜心研究的良好环境,此次获奖正是平台建设与人才培养成果的集中体现。
未来,随着该团队研究成果的进一步深化与转化,有望为我国化工产业升级、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技术支撑。而这一突破性成就,也将激励更多山西科研工作者投身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为山西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事业书写更多精彩篇章。
来源: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