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院士谈“AI在医疗机构的应用”,上海将推动大模型技术普惠落地
创始人
2025-07-28 15:21:30
0

人工智能如何重塑医疗卫生未来?AI技术当前在医疗机构应用成熟度如何?未来,AI医疗发展还需要突破哪些障碍?

7月27日,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智领医界・AI 创未来医疗人工智能论坛在徐汇西岸启幕。论坛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徐汇区人民政府指导,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办。

就AI技术在医疗机构的应用,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指出,AI在药物研发领域应用成熟度较高,但提升临床研究成功率仍需突破;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认为,AI是临床诊疗的得力助手,但其伦理规范等问题亟待厘清;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义汉坦言,当前AI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尚显不足,未来必将成为引领医学进步的核心动力;中国工程院院士夏强强调,医学的人文温度是不可替代的底色,AI在这一维度仍有广阔提升空间。

论坛透露,未来上海将聚焦三方面突破:一是推进《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修订,破解医疗数据流通等瓶颈;二是支持AI与生物医药跨界融合,打造学术交流与技能竞技平台;三是推动大模型技术普惠落地,实现基层智能导诊全覆盖、服务流程智能化升级,筑牢公共卫生防线。

活动现场。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供图

“AI是破解医疗‘成本高、效率低’困境的关键”

论坛透露,人工智能正加速重塑医疗生态,作为科创高地,上海近年来在医疗 AI 领域成果显著,发布医疗人工智能发展方案并推动数智转型,出台政策促进成果转化,举办技能大赛激发创新,建成医疗大模型应用检测中心,部分医院形成“医产学研用”闭环,智慧医院建设保持全国领先。

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主任,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郭毅在论坛中表示,人工智能正从辅助诊断、临床实践、模式革新、药物发现四大维度重塑医疗体系。其团队已开发出覆盖核磁共振、CT、超声等的多模态医学模型,如超声大模型可全自动生成诊断报告,病理大模型能优化临床实验患者筛选并实现主动医疗。

郭毅强调,手术机器人、个人数字孪生器官模型等技术预示着个性化全周期健康管理的未来,而这一切的基础是医学全面数字化,AI 正让医疗向主动预防、精准个性化转变。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国家数据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江小涓指出,AI是破解医疗“成本高、效率低”困境的关键。她以制造业靠技术提升劳动生产率平抑价格为例,强调医疗因依赖人力服务导致成本攀升,而 AI 可通过远程服务、智能辅助等提升效率与公平性,让基层医生水平向顶尖平移。

柏林夏里特医学大学柏林健康研究所数字健康中心创始主任,德国科学院院士Roland Eils教授指出,AI虽已在多项能力上超越人类,但大语言模型临床落地率仅5%,核心瓶颈在于数据隐私限制。他认为,开源大语言模型(Deepseek)可推动临床落地,其团队与中山医院合作将其用于癌症早筛等场景,同时他强调AI在疾病风险分层与预测上的潜力,通过分析常规健康数据,能精准预测10-15年内2型糖尿病、肾病等代谢性疾病及部分癌症风险。

美国罗格斯大学教授、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Dimitris N. Metaxas在报告中强调,医疗AI需要侧重专科化模型而非通用大模型,就像医生分专科精进,AI 也需要针对特定器官、疾病深度训练。拿瑞金医院病理AI系统等为例,专科模型能减少“算法幻觉”,提升实用性与精准度。

AI技术在医疗机构应用成熟度如何

在此次论坛上,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作为牵头单位,联合上海多家医疗机构编撰的《2025人工智能+卫生健康上海实践》正式发布。该案例集系统呈现上海“人工智能+医疗”领域的最新突破与标杆实践,为全国“人工智能+”行动落地提供“上海范例”。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党委副书记王平指出,当前上海医疗人工智能正从“技术攻坚”迈向“规模落地”的关键阶段。作为技术中坚力量,实验室已构建起算力-数据-验证闭环体系,建成上海市医疗大模型应用检测验证中心与开源评测社区,为技术安全合规应用筑牢根基。

王平进一步表示,医疗AI 需以“通专融合”破解技术通用性与医疗专业性的辩证关系 ——既要发挥大模型通用智能潜力,又要深耕医疗场景专业深度。以上海儿童常见眼病筛查项目为例,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非医疗场景下的便捷诊断,已让基层与偏远地区受益,未来,实验室将携手各方构建安全开放的医疗大模型生态。

就当前AI技术在医疗机构应用的成熟度情况,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指出,AI 在药物研发领域应用成熟度较高,但提升临床研究成功率仍需突破;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认为,AI是临床诊疗的得力助手,但其伦理规范等问题亟待厘清;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义汉坦言,当前 AI 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尚显不足,未来必将成为引领医学进步的核心动力;中国工程院院士夏强强调,医学的人文温度是不可替代的底色,AI 在这一维度仍有广阔提升空间。

“从 AlphaFold 的蛋白质预测到 AI 辅助肿瘤早筛,中国的创新实践令人印象深刻。但技术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需兼顾可解释性、隐私保护与普惠性。”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Michael Levitt 通过在线视频表示。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会长徐建光表示,未来,上海将会推进《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修订,破解医疗数据流通等瓶颈,进一步推动大模型技术普惠落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江西金品铜业取得铜带磨边装置专... 金融界2025年7月2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西金品铜业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铜...
玄戒技术申请数据传输状态确定相... 金融界2025年7月2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北京玄戒技术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数据传输状...
上游观察·科技丨AI,被真正用... 7月26日上午,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在上海开幕。三天时间...
可租可售,全球首家机器人 6S... IT之家 7 月 28 日消息,据南方都市报报道,今日全球首家机器人 6S 店在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
蔡旭哲回顾出舱处置意外故障:比...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两次飞行任务 蔡旭哲累计完成5次出舱活动 成为目前我国在舱外 执行任务...
VR软件开发:打开虚拟世界的通... 一、虚拟世界不再是幻想,VR正成为现实中的“新器官” 2025年的今天,VR技术已经不再是科幻小说中...
玄戒技术申请网络状态处理方法相... 金融界2025年7月2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北京玄戒技术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网络状态处...
原创 思... 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在上海盛大开幕。作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最具影...
新旺铝制品取得瓶身夹取机械爪专... 金融界2025年7月2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兰溪市新旺铝制品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瓶身夹...
江苏天运嘉合取得装配式珩架板专... 金融界2025年7月2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苏天运嘉合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
从技术深耕到体验变革 康佳易A... 本报讯 (记者贾丽)当AI浪潮席卷行业,多数企业在“跟风”与“观望”间摇摆时,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昆明借数字东风扬帆出海 日前,面向南亚东南亚数字合作推进会暨昆明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生态发展推介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积极部署推...
铠侠宣布年内量产第9代BiCS... 近日,日本NAND Flash闪存大厂铠侠(Kioxia)宣布,将在今年内量产其第9代BiCS 3D...
AI 中国好声音嗨翻 WAIC... 近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简称“WAIC 2025”)在上海盛大开幕,在这场年度最重要的 AI 盛会上...
今晚,记得抬头看! 7月28日傍晚 微微泛红的火星 将与蛾眉月近距离相伴 上演“红白配” 届时只要天气晴好 我国感兴趣的...
马鞍山举办“同饮一江水 共铸中... 近日,共青团马鞍山市委联合马鞍山市委统战部、民建马鞍山市委会、迪庆州民宗委、吴忠市委统战部、玉树市委...
智能会议平板品牌排行解析:皓丽... 2025-07-28 16:54:28 作者:狼叫兽 在当下的智能会议平板品牌排行中,竞争格局风云...
用于加密的电脑加密软件有哪些?... 数据泄露事件频发,企业和个人用户对数据安全的需求日益增长。 选择一款合适的电脑加密软件成为了保护敏感...
机器人WAIC现场抢活讲PPT... 新智元报道 编辑:编辑部 【新智元导读】如今的具身智能,早已爆红AI圈。数据瓶颈、难以多场景泛化等...
如何将思维转化为可视化创意板?... 在研究、评测和撰写人工智能相关内容一年多之后,我一直想深入了解AI作为思维和规划平台的更多可能性。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