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浪潮下,人工智能正成为重塑金融行业的核心力量,而银行业凭借在资金、数据、场景和人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成为人工智能大模型落地应用的重要阵地。
浦发银行把握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深化数智化战略转型,加速推进大模型应用体系建设。在日前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浦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专门成立了人工智能中心,加快人工智能技术的迭代、应用,通过构建“算力+算法+平台+知识”的“四位一体”智能基座,进一步夯实数智应用基础。
算力已成为金融行业的核心生产力之一。当前,金融机构高度重视智算领域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希望构建自主可控、高效安全的智算体系,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加速迭代与全球算力竞争升级的趋势挑战。
浦发银行科技发展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浦发银行基于华为昇腾服务器,通过建设千卡异构算力集群,构筑大规模、高性能、高稳定的算力基础设施,打通了人工智能发展的“算力瓶颈”,有力支撑了大模型场景从“小范围试点”到“规模化应用”的纵深推广,助力打造金融科技核心竞争力。
据悉,浦发银行立足数智化战略转型需求,正在筹建和林格尔数据中心。该数据中心按照大规模、低成本计算中心的定位,规划主要承载非实时算力需求。项目按照安全可靠、绿色节能、智能高效、管理灵活的原则进行设计,满足智算算力部署需要。
和林格尔数据中心建成后,浦发银行将形成覆盖三地五中心、实现云平台统一纳管的智算集群,形成端到端全场景覆盖的智算基座,进一步为浦发银行智能化转型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当前,银行业正积极探索应用大模型技术,提升智能客服、智慧办公、运营管理、智能研发等业务领域的智能化水平,助力解决一线员工的痛点问题。
浦发银行高度重视大模型算法能力建设。“面向金融场景专业深、任务多、数据杂的评估难点,我行通过整合三万余条场景数据,建设涵盖通用能力、金融知识、安全能力、技术水平等四个维度的多模态评估体系,实现大模型算法的场景化精准评估,为模型引入、场景选型、训练评估打下坚实基础。”浦发银行科技发展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浦发银行正在持续跟踪、评测,并择优引入开源大模型,强化全行业务场景的智能化底座支撑。
记者获悉,基于大模型算法评估体系,结合金融行业场景需求,浦发银行引入了DeepSeek、Qwen等系列大模型,构建了多模态、多能力、多规格的大模型算法矩阵。如以大参数模型进行财报分析、行业分析等复杂场景推理,以小参数模型进行指标查询、文档生成等,以多模态大模型进行表单识别、图像涵义抽取等,实现了对内部营销、运营、办公等咨询需求的积极响应,极大提升了内部办公和运营效率。
近来,人工智能赋能各行各业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力量。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数智基座的搭建,为业务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
浦发银行将人工智能等技术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在多个业务场景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让金融服务的质效得到了切实提升。目前,浦发银行已在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跨境金融、财资金融等领域进行了人工智能应用的探索和落地。
通气会上,浦发银行数据管理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人工智能的最新实践,如打造了10余个重点应用工程,包含运营智能审录、对公授信AI赋能、数智普惠AI应用、浦惠来了AI应用、制度合同AI速审、金融市场自营业务、智能座席辅助、投产并购展业、零贷数智营销风控等。
具体来看,在客户运营管理领域,嵌入AI技术并结合RPA、OCR、NLP以及生成式大模型等技术,构建数智运营相关能力;在对公授信领域,嵌入AI+KI技术,构建AI能力矩阵,融合行业研究与财务分析,辅助对公授信业务全流程的高效运营;在客服领域,打造了远程银行智能坐席助手,并上线多项功能,为600余位远程坐席客服提供超30万次服务,多维提升坐席服务效能。
“人工智能是浦发银行数智化战略落地的重要引擎,AI将无处不在。”浦发银行相关负责人称,AI应用带来了运营效率的快速提升,也将重构风险管理模式,并带来生态服务延伸。
今年是浦发数智化战略提升年,浦发银行将不断完善智能基座,加速大模型应用体系建设,在人工智能领域持续发力,为金融服务的智能化升级和行业创新发展贡献力量,全面打造银行业数智化转型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