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刷新记录的极致轻薄
Z Fold7展开厚度为4.2mm,折叠厚度为 8.9mm,相比上代在轻薄方面进步极大。
我特意拿自己的备用机做了对比,三星Galaxy Z Fold7不仅在“物理”折叠厚度方面做到了跟直板机一样薄,甚至直观视觉上看起来会觉得更薄。彻底打破“厚重=折叠屏”的行业魔咒。
要知道,手机厚度对手感的影响相当大。
在近期上市的国产大折叠屏手机中,vivo X Fold5官网数据显示,其最薄款(钛度配色)展开厚度为 4.3mm;而荣耀Magic V5(暖白色款)展开厚度低至 4.1mm,折叠厚度为 8.8mm,不过,荣耀 Magic V5 仅暖白色这一特定配色能达到如此轻薄。
但三星 Z Fold7做到了全配色均保持同样轻薄水准,其在轻薄与质感的平衡上,展现出了强大的产品实力。
目前,在大部分折叠屏手机当中,可能只有三星能提供这种无妥协的轻薄体验:无论秘影黑、暗影蓝、星夜银还是青霜绿,各配色在厚度与手感上毫无差异,无需顾虑。
这背后体现的其实是三星深厚的技术积累,以及只有三星能做到的全球独一份的完整产业掌控能力,达成对物料选择和公差控制的极限把握,确保所有用户体验的高度一致性。
说回产品本身,我个人比较喜欢这款暗影蓝,非常纯净,方正硬朗的边框设计也非常有质感。
无论你最后选了哪一款,关键物理规格都不会有区别。
更重要的还有重量,重量对手感的影响也非常直观。
三星Z Fold7的机身重量仅215g,这刷新了横向大折叠的重量记录。
要知道,折叠屏这个品类诞生之初,厚度重量一直被人诟病。
当时主流折叠屏的重量还在半斤左右,厚度一般也有10mm以上,而随着华为Mate X3/X5,荣耀magic V3等主打轻薄的产品陆续登场,折叠屏的轻薄化进程明显加速。
到了近期,各家友商更是持续发力——vivo X Fold5、荣耀Magic V5等机型的最低重量降至 217g,将折叠屏的便携体验推向了新高度。
现在,三星Z Fold7 将这一标准再提一阶——整机重量降至 215g,随着展开厚度薄至4.2mm,堪称在现有基础上实现了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的突破。
所以极致轻薄不仅意味着设计和制造的更高难度,同时也是折叠屏市场拼杀的重要风向标。
2.垂直整合与创新技术是基石
三星之所以能做到极致轻薄,我认为核心还是在于其深度的垂直整合能力——早在折叠屏赛道起步阶段,三星便开始系统性构建全产业链布局。
在关键的屏幕材料环节,三星折叠屏手机标志性的代表来自肖特的UTG玻璃原片,后续UTG原片还引入了康宁作供应商。另外,UTG原片还需要进行复杂的镀膜、切割、加工等后处理环节,才能真正成为手机盖板。为此,三星通过入股主攻UTG后处理的企业 Dowoo Insys,并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第一大股东的地位。
这种对核心材料及关键工艺环节的深度把控,不仅解决了折叠屏的基础性问题,更使其能将资源与经验聚焦于折叠形态的核心技术壁垒——铰链结构的突破性创新上。还让三星得以将资源与经验聚焦于折叠形态的核心技术“铰链结构”的突破与创新上。
作为折叠屏手机的脊柱,铰链的设计与制造水平,直接决定了产品的厚度、折痕控制、开合手感和长期可靠性。三星依托其产业优势,在此倾注了大量研发力量。
具体来说,超薄精工装甲铰链采用了升级后的水滴形设计与多轨结构,优化了折叠屏的内部空间布局。
通过多轨结构,铰链能够均匀地分散折叠时产生的应力,有效淡化屏幕折痕。同时,新结构使得机身在折叠和展开过程中更加流畅,提升了用户操作的手感。
而装甲铝材质的运用,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显著减轻了铰链的重量,为整机的轻薄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实现机身轻薄化的同时,三星也强化了折叠屏的耐用性。
三星Z Fold7外屏盖板采用了康宁®大猩猩®玻璃陶瓷2,具有极强的抗裂纹扩展能力,配合由增强型装甲铝制成的边框和铰链外壳,整体强度相当高。
日常使用过程中,无需担心意外磕碰造成的损伤。
3.突破折叠屏影像瓶颈
三星Z Fold7提供了折叠屏领域顶尖的影像体验
影像系统向来是折叠屏手机的短板——为了控制机身厚度和重量,内部空间被大幅压缩,导致相机硬件难以达到传统直板手机的水准。
但这次三星Z Fold7在实现极致轻薄的同时,影像能力也同步迎来了显著升级。
后置摄像头搭载了2亿像素主摄,细节表现增强4倍,成像亮度提升44%。
搭配增强版超视觉引擎,图像处理效率显著提升,对光线把控与细节还原更为到位,不管是拍摄风景还是人像合照都能拥有单反相机的成像表现。
高分辨率传感器与集成于处理器中的增强型超视觉引擎协同运行,即便在弱光环境下,控制噪点的能力也明显增强,不管白天还是夜晚都能能拍出清晰通透的画面。
总而言之,三星 Galaxy Z Fold7 的产品跨越绝非偶然——它既是三星在折叠屏领域深厚技术积累和垂直整合能力的厚积薄发,也是对折叠屏用户核痛点的一次极限解决。
更轻薄的机身意味着全天候的舒适握持与便携性,不必再为折叠形态妥协手感;而跃升的影像系统则给了折叠屏成为主力创作工具的底气。
客观来说,三星 Galaxy Z Fold7做到了当下折叠屏领域成功树立了标杆,这必然也是未来其它高阶折叠手机的产品进化方向——即在不牺牲核心体验的前提下,不断追求物理形态的极限边界。
1.兼具轻薄机身与超高颜值
三星Z Flip7一如既往地保持了轻巧的机身设计,折叠厚度为13.7mm,展开厚度为6.5mm,机身重量仅188g,让日常携带更为轻薄便携。
而且今年三星Z Flip7在外屏上实现了颠覆性的升级:配备了4.1 英寸全面屏外屏,配合1.25mm极窄边框整体观感实现了质的飞跃。
就我个人体验而言,它或许是迄今为止屏占比最高、颜值最出众的小折叠屏。
这种升级的直观差异,从大锤视频的截图中能清晰感受到——与上代相比,新外屏的视觉冲击力和屏占比提升确实非常显著。
超大视野智能外屏,采用Super AMOLED屏幕,支持2600尼特峰值亮度以及流畅的120Hz刷新率。日常使用中无需展开,可以直接在外屏上刷短视频、播放音乐甚至玩游戏,极大地提升了便捷性。
主屏幕采用6.9英寸(直角)的第二代动态AMOLED显示屏,凭借出色的屏幕素质,为用户带来更加流畅顺滑的使用体验。其 21:9 的比例设计与直板机高度接近,大大提升了握持手感。
2.自在掌控的自拍体验
Z Flip7的影像表现亮点十足。搭载了后置双摄系统,配备5000万像素主摄像头和1200万像素超广角镜头,能在不同光线条件下,展现旗舰级的清晰成像能力。
在 AI 技术加持下,可以自动分析画面,通过增强的超视觉引擎处理优化,改善画面的色彩和细节,提升清晰度,呈现更加真实的肤色和皮肤纹理。
利用不断升级优化的多角度悬停铰链优势, Z Flip7可实现外屏立式自拍——扩展的超大视野智能外屏搭配手势控制,让自拍体验大幅升级。它更是一个功能丰富的取景器,自拍时无需翻转手机,可以直接使用后置高品质摄像头进行拍摄。不仅如此,三星Galaxy Z Flip7可以灵活调整手机放置角度,为创作提供了更多可能,将手机半折叠放置在桌面,即可解锁低角度仰拍,或把手机置于高处,凭借手势操控也能轻松拍出 ins 风大片。
更值得一提的是,外屏还支持 Live 图拍摄,让动态瞬间得以生动地留存。
三星Z Flip7还有一个有趣的功能——AI自定义滤镜,将自己喜欢的滤镜风格进行自定义导入,不用调色就能轻松拥有同款氛围感,小白也能快速出片。无论是热衷于日常记录的摄影爱好者,专注于社交平台生活分享的创作者,还是以内容生产为职业的专业人士,Z Flip7都能成为随身携带的创作辅助工具,让你在手机上实现各类拍摄灵感与创意构想都有了可能性。
三星的每一次升级,从来不止于参数表上的数字,而是实现创新迭代。Z Fold7与Z Flip7这两款旗舰,既是当下折叠屏的巅峰之作,也预示着未来的进化方向 —— 从Z Fold7刷新大折叠轻薄极限、影像实力比肩直板旗舰,到Z Flip7用悬停自拍与全能外屏解锁更多场景,再到 Galaxy AI 深入日常的贴心赋能,每一处细节都在证明,三星为用户交上一份无憾答卷。
文章来源:转自知乎平台《上手三星Z Fold7和Z Flip7两款手机后,我终于懂了:折叠屏的 “轻薄 + AI” 时代真的来了》文章,作者:现实主义理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