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有多渺小?已飞238亿公里的飞船拍的最后一张照片,让人敬畏
创始人
2025-08-04 02:21:55
0

导语

“蜉蝣在空中,何足挂齿”,苏东坡用蜉蝣这个小昆虫来比喻人类。

蜉蝣这种昆虫,寿命短暂,最多存活一周,苏东坡用蜉蝣来比喻人类渺小、短暂。

人类在自然面前是如此的渺小。

在2024年台风“摩羯”来临之际,苏东坡那句“蜉蝣在空中,何足挂齿”再度涌现在我的脑海中。

旅行者一号探测器。

在自然面前,人类有时候显得无能为力,就像这次即将来临的“摩羯”台风,使得很多人不得不退避三舍,进到室内,躲避台风的侵袭。

人类在自然面前是如此的渺小,那么,在宇宙中,我们又是多么的渺小。

在1977年,美国发射了一枚火箭,这枚火箭并不是用来运输货物的,而是用来探测宇宙的。

这枚火箭的名字叫做“旅行者一号”探测器。

1977年7月6日,旅行者一号探测器发射成功后,开始了探索宇宙的旅程。

经过了一年的飞行,旅行者一号探测器便到达了木星的附近。

于是,它便开始拍摄木星的照片,并将其传回到地球,这样一来,就让科学家们对木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旅行者一号探测器拍摄的照片中,有许多云彩,还有一些斑点以及光环,而这些都是木星上面的特征。

经过地球上的科学家们的分析和研究,发现了木星上面的许多奥秘。

然而,这一年的飞行旅程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当旅行者一号探测器飞过了木星之后,又继续向外飞行。

经过了两年的飞行旅程,旅行者一号探测器到达了土星的位置。

土星是太阳系中的第六颗行星,它有着非常美丽的光环,有着许多的土星环。

旅行者一号探测器也是首次拍摄到了土星的清晰照片,并将其传回到地球上。

在旅行者一号探测器拍摄的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土星上面那些美丽的光环。

这次探测任务,让人们对土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旅行者一号探测器拍摄的木星和土星的照片,以及它们的特征,让科学家们对太阳系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且发现了一些新的卫星和环带,这些都是之前没有被发现的。

而旅行者一号探测器则继续向外飞行。

直到目前为止,旅行者一号探测器已经飞行了41年的时间,比我们地球上的科学家们预估的时间还要长。

然而,旅行者一号并没有停止飞行的计划,而是继续向外飞行着。

在2016年,科学家们下令,让旅行者一号探测器拍摄一张我们地球和月亮的合影。

毕竟,在这么长时间的飞行过程中,旅行者一号探测器还没有拍过我们地球的照片。

于是,科学家们便让旅行者一号探测器拍摄了一张名为“远方的合照”的照片。

当这张照片回传到地球上的时候,让许多人都感到非常震惊,因为在这张照片中,我们地球只是宇宙中的一粒灰尘罢了。

那么,这张照片又是怎么拍摄出来的呢?

当时,旅行者一号探测器距离太阳系已经有 238亿公里远了。

尽管距离如此遥远,但是旅行者一号探测器依然将这张照片拍摄了下来,并回传到了地球上。

在这张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地球非常微小,就像是一粒灰尘一样。

而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宇宙又是如此浩瀚辽阔。

旅行者一号探测器拍到的这张照片,无疑是让我们看到了宇宙的浩瀚,同时也让我们知道自己是多么的渺小。

伽利略看向天上的第一人。

在历史上,我们曾经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这种说法被称为“地心说”。

后来,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用自己所发明出来的望远镜向天空看去,他发现天上的许多星辰都不是围绕着地球转动的,而是围绕着太阳转动的。

这一发现颠覆了当时人们认为天空中许多闪烁着光亮的星辰都是神灵所居住的地方。

人们甚至还认为,他们身边的一切都可能会受到神灵的眷顾,同时也会受到神灵的惩罚。

古代的人们常常会将自己的愿望寄托在天空中的明星上,希望能够得到神灵的保佑。

然而,当伽利略发现天空中那些闪烁着光亮的星辰并不是神灵所居住的地方,而是其他和地球一样的星球的时候,人们才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都存在着错误的认识。

伽利略用实实在在地证明了地心说是错误的,从而使得人们再也不相信地心说了。

但是,伽利略看向天空并不是人类第一次看向天空。

在古代,人们早就已经用肉眼观察过天空了,只不过当时他们并不知道天空中的星星到底是什么东西。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已经有了更先进的望远镜。

不仅如此,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还制造出了可以前往宇宙进行探索的航天器。

旅行者一号探测器就是其中之一,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地球在宇宙中微不足道的一面,更让我们意识到宇宙之大,无奇不有。

然而,这一切都要感谢伽利略。

正是他推翻了古人的错误观点,从而为后来的科学家们探索宇宙开辟了道路。

人类有多渺小?

在旅行者一号拍摄的那张“远方合照”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画面中央偏右的位置上,一束阳光照射下来了,而这一束阳光正是来自于太阳系,而我们的地球就位于这一束阳光中。

但是,当人类将目光投向浩瀚无垠的宇宙的时候,却发现这一束阳光实在是太渺小了。

不仅仅是因为这一束阳光照射下来的地方是一粒灰尘一样的小点,更是因为我们地球相较于太阳来说,其质量简直是太小了。

我们地球的质量大约是太阳质量的33万分之一,而且体积也小得多,甚至连太阳体积的一百万分之一都不到。

而且,我们所在的太阳系只是浩瀚宇宙中的一个微小的区域,在这个区域中,有八大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动,而地球是其中之一。

而太阳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恒星,它并不是宇宙中的最大恒星,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还有比我们的太阳大数百万倍、数千万倍甚至数亿倍的恒星。

而这些巨大的恒星只要爆发出来,就能毁灭周围的一切物质,甚至连光都无法逃脱。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如今所生活的这个宇宙距离宇宙大爆炸已经过去了138亿年,而人类文明不过只有一万年的历史罢了。

在宇宙中,人类文明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情罢了。

同时,我们现在能够观察到的宇宙只有5%而已,还有95%都是暗物质,是不可见的。

这些暗物质可能会比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宇宙更加浩瀚,也可能会更加渺小,但是它们都无法被我们看到,因此也无法进行研究。

所以说,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人类实在是太渺小了。

结语

从旅行者一号传回来的那张照片中,我们看到了自己的渺小,然后又从自己的渺小中看到了宇宙之大。

在人类看来,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应该就是我们自己,但是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到宇宙中呢?

我们人类是不是应该重新定义一下“重要性”了呢?

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到宇宙中去,那么我们可能会更加谦卑。

如果未来我们的科学技术更加强大,我们或许可以探索到更多关于宇宙的信息,也许那时候我们就会知道,原来在这个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还有着许多和我们一样的小生命存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国家高新区新型显示产业协同创新... 活动现场 图片来源:成都高新区 新型显示是信息时代的终端基础和数字经济的关键领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国脉科技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国脉科技(002093)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格力电器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关...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格力电器(000651)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关节...
原创 我... 蚂蚁庄园教育:我国航天员首次在太空种植的蔬菜是? 蚂蚁庄园教育:吃绿叶蔬菜能补充叶酸,真的假的? 关...
欧陆通:公司服务器电源支持宽范... 证券之星消息,欧陆通(300870)08月05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问...
新石器无人车全球部署超7500... 8月5日,记者从城配物流领域无人驾驶商用车企业新石器获悉,截至7月底,新石器无人车已在全球15个国家...
沪“无人驾驶出租车”商业化落地...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闭幕一周后,上海街头悄然掀起一场智能出行革命。 8月1日,随着小马智行等企...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门票热销,... 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联合主办的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4日在北京开幕。...
原创 C... 8月5日,记者从东航四川获悉,C919国产大飞机近日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由东方航空技术有限公司四川分公...
国内首条!在内蒙古建成投产! 近日,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稀土点位专项“消费电子用盘式电机散热系统开发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建...
发哥放大招了 天玑9500图形... 联发科天玑旗舰芯片已经在高端市场获得了用户的认可,不过在游戏方面的表现上,天玑平台的用户口碑还有待加...
微软公告:旧版Office 3... IT之家 8 月 5 日消息,科技媒体 bleepingcomputer 昨日(8 月 4 日)发布...
维沃申请模型构建及陀螺仪数据补... 金融界2025年8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模型构建方法...
五天两捷报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实... 北京时间4日18时21分,我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
小米2025 ChinaJoy... 在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Joy)盛大启幕,为期四天...
江苏南通:从卫星到海底电缆,高... 2025年8月4日18时21分,我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
汤姆猫:公司确立了“AI+IP... 证券日报网讯 汤姆猫8月5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在AI业务上,公司确立了“AI+IP+A...
华民股份1亿元跨界投资机器人:... 华民股份在光伏业务连续三年亏损的困境下,正式宣布进军机器人赛道。公司发布公告称,拟以现金投资不超过1...
复星旅文携手阿里云,打造文旅A... 复星旅游文化集团携手阿里云,于近日宣布了一项重大合作计划,旨在通过全栈AI技术推动文旅产业的智能化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