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题材最终都需要核聚变,算力机房,AI模型,还是机器人大脑算力中心等等,什么液冷服务器
创始人
2025-08-24 04:21:53
0

算力 和 云计算 的未来需求确实与电力密切相关,而电力的未来发展方向指向 可控核聚变 。以下是具体分析:

算力与电力的深度绑定

随着 人工智能 、 大数据 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以 GPT系列模型 为例,其训练每天消耗的电力足够支撑一户美国家庭使用40年。全球数据中心仅AI服务器年耗电量预计2027年将达500太瓦时,是2023年的2.6倍。传统化石能源和 可再生能源 因储量限制和间歇性难以满足需求,可控核聚变成为关键突破口。

核聚变的技术优势

可控核聚变具有两大核心优势:

  1. 能量密度高:0.6吨核聚变燃料可产生100万千瓦电量,而同等发电量需消耗200万吨煤或30吨核裂变燃料。
  2. 燃料无限:氘广泛存在于海水中(总量45万亿吨),氚可通过锂资源制备,地球锂储量可长期满足需求。

国内技术进展

2025年我国 东方超环 (EAST)、 中国环流三号 (HL-3)等装置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催生千亿级设备需求。 东方电气 已进入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 (ITER)供应链,负责磁体系统等核心部件研发。 1

2

行业布局与挑战

当前全球数据中心电力成本占比高,尤其在电力资源匮乏地区,电价成为制约算力发展的关键因素。 上海 等城市已将核聚变作为未来产业布局重点,旨在解决“AI尽头是电力”的难题。

当你对着ChatGPT连续追问两小时,或是用AI绘图工具生成一组高清插画时,可能不会意识到,这些看似轻松的交互背后,正有一座小型水电站在为你“买单”。

据斯坦福大学研究测算,仅ChatGPT单次训练就消耗350兆瓦时电力,相当于3.3万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量;而全球数据中心每年的能耗已突破1.3万亿千瓦时,其中AI算力占比正以每年40%的速度飙升。

这头“吞电巨兽”的胃口还在膨胀。OpenAI计划中的GPT-6模型,算力需求预计是GPT-3的100倍;谷歌训练的多模态大模型,单次迭代就要烧掉价值千万美元的电费。

更棘手的是,AI数据中心需要7x24小时不间断的稳定电力,风能遇无风日歇菜、太阳能到夜晚罢工,这些传统清洁能源的“间歇性”缺陷,成了横亘在AI进化路上的能源死结。

近日,摩根士丹利发布最新研报指出,美国的核能复兴趋势已逐渐清晰,这不仅将重塑美国能源结构,更可能引发全球核能产业链的格局重构。

摩根士丹利认为,核电机组的延寿、重启项目推进迅速,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s)因建设周期短、前期成本较低等优势,成为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方向。报告预计,从长期容量看,在 “核能复兴”情景下,美国核能总容量预计将显著提升至150GW,相关产业链也将受益。

就在科技巨头们为电力焦虑时,核能即将复兴之时,一项被称作“人造太阳”的技术正悄然逼近临界点——可控核聚变。它能在拳头大小的空间里,释放出相当于300升汽油的能量;不排放温室气体,产生的废料衰减期仅百年;更重要的是,一旦突破技术关隘,就能提供永不中断的基荷电力。

那么,这项被称为人类能源“圣杯”的技术,距离真正商用还有多远?它真的能解决AI的能源危机,成为AI时代的电力救星吗?

01什么是可控核聚变

核聚变的本质,是让轻原子核在极端条件下“抱团”释放能量。太阳之所以能燃烧46亿年,靠的就是核心1500万℃高温下,氢原子核聚变成氦的持续反应。

编辑

编辑

人类第一次掌控这种力量,是1952年美国试爆的氢弹,但那是毫秒级的毁灭性爆发。要让核聚变变得温顺可控,需要精准拿捏三个核心要素:1亿℃以上的温度(是太阳核心温度的6倍)、足够的压力约束,以及维持反应的能量平衡。

编辑

编辑

目前主流的“人造太阳”有两条技术路径:一是使用托卡马克(Tokamak)装置,用强磁场把等离子体“兜”在真空容器里,就像用无形的磁勺搅拌一锅超高温粥;二是利用惯性约束聚变(ICF,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用激光或粒子束瞬间压缩燃料靶丸,靠自身惯性产生聚变。

中国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美国的国家点火装置(NIF),正是这两条路线的代表。

编辑

编辑

可控核聚变的研发史,堪称一部“永远差十年”的技术长征。

1954年苏联建成首个托卡马克装置时,科学家乐观预言“20年内实现商用”;1997年日本JT-60装置实现能量增益0.6,让人们看到希望;直到2022年12月,美国NIF用192束激光轰击氘氚靶丸,首次实现输出能量超过输入能量(1.35倍),才算啃下“科学可行性”这块硬骨头。

编辑

编辑

中国的追赶速度尤为惊人:2006年EAST首次放电,2017年实现1亿℃持续20秒,2023年将1.2亿℃运行时间拉长到403秒,2024年环流三号又以1.5亿℃持续300秒刷新纪录。

和传统能源相比,核聚变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它的原料储量极其丰富,每升海水含30毫克氘,通过电解就能提取,全球海水里的氘够人类用上百亿年;氚虽稀缺,但可通过锂与中子反应再生,而地壳中的锂储量能支撑千万年需求。

而且,核聚变反应过程中不产生温室气体,也不会像核裂变那样产生高放射性核废料,几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此外,安全性更是其杀手锏。与核裂变的链式反应不同,核聚变就像“悬在空中的火焰”,一旦磁场中断或激光停止,等离子体瞬间冷却,反应即刻终止。即使发生泄漏,氘氚气体也会迅速消散,不会像核裂变那样产生持续数万年的高放射性废料——核聚变产生的氦-4是惰性气体,唯一的放射性产物氚,半衰期仅12.3年。

02

中外巨头齐聚,谁能率先“点火”?

目前,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步,完成科学可行性验证,实现“科学突破”;第二步,完成工程可行性验证和商业示范,建成持续运行的聚变堆;第三步是建成兆瓦级电站并实现盈利。

现在,可控核聚变技术正处于工程可行性验证阶段,距离商业化还有一定的距离。

不过,全球已进入“工程冲刺期”。美国能源部在2023年启动“里程碑计划”,要求2035年前建成首个核聚变示范电厂。欧洲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在2035年开始等离子体运行,验证核聚变发电的工程可行性。中国的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计划2025年建成基础设施,2030年实现100兆瓦级电力输出,2040年验证商业化可行性。

对AI数据中心而言,核聚变简直是为其量身定制的能源方案。以一座10万千瓦级的数据中心为例(相当于10万台服务器的规模),采用煤电需要每天消耗3000吨标准煤,配套的铁路运输专线和储煤场占地堪比3个足球场;而核聚变电厂只需每天补充100克氘和150克氚,燃料储存柜体积不超过一个冰箱。

微软的测算显示,若采用核聚变供电,其全球数据中心的碳排放量可降低96%,同时电力成本能稳定在0.3元/千瓦时左右(当前电价受化石燃料波动影响,年波动率达15%-20%)。

全球核聚变赛道已形成“三国杀”格局:美国强在初创公司活力,中国胜在工程落地速度,欧盟依托ITER保持技术协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华... 推荐nova 14系列: 华为nova 14系列中,nova 14 Pro和nova 14 Ultr...
星际荣耀双曲线三号火箭转场起竖... 感谢IT之家网友 的线索投递! 8 月 24 日消息,中国民营航天企业星际荣耀宣布,近期星际荣耀双...
原创 燃... 编辑丨苏木 文丨苏木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高昂的燃气费还存在泄露的风...
七城算力中心携手并入国家超算互... 在2025中国算力大会的主舞台上,一场意义深远的仪式圆满落幕——国家超算互联网与七座城市算力中心共同...
“加速”突破人类知识的边界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LEAF团队,为国之重器潜心研究、持续...
洛阳晶半取得单晶硅棒生产的储料... 金融界2025年8月2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洛阳晶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单...
华纬科技公布“一种预压回火热抛...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华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预压回火热抛工装及预压回火热抛工艺”专利公布...
突破3100℃,中国空间站“炼... 近日,中国空间站上的无容器材料实验柜成功突破3100℃,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不是...
工信部:加快突破GPU芯片等关...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财联社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在昨日召开的2025中国算力大会上强调,工信...
美的取得空调器专利,利于实现空... 金融界2025年8月2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空调器...
永贵科技取得双向开关电路专利 ... 金融界2025年8月2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四川永贵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双向开...
夸克网盘拉新避坑指南:避免无效... 夸克网盘凭借高速下载、大容量空间等优势,已经成为很多人存储资料的首选工具。但如果你想通过推广夸克网盘...
广东高谱等申请一种拉弯臂及拉弯... 金融界2025年8月2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广东高谱弯曲技术有限公司;广州高谱机械科技有...
格力电器取得板件自动喷涂装置专... 金融界2025年8月2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
信仪测控取得浮动阵列式压矫机构... 金融界2025年8月2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信仪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浮...
刚刚,只差5米!黄河大桥深夜坍... 点上面,快速进入并关注走向科学 “走向科学”微信公众号 K95028 看破迷雾,人生就会更淡定从容 ...
OpenAI与英国就ChatG...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 OpenAI 联合创始人山姆・奥特曼 据报道,ChatGPT 母公司老板与英国...
【重点推荐】德兰智能锁 S6 ... 新款高端智能锁.S6 小蛮腰 高品质高颜值 S6不但有手机远程开锁功能,还有手机远程关锁功能 详见下...
推荐一款2025年八月综合实力... 文章来源:转自知乎平台《到底是谁在用小折叠屏手机?直到真实体验三星手机超轻薄新款Z Flip7等四款...
朗坤股份公布“一种兼容型锂电池...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苏州朗坤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兼容型锂电池磁驱载具”专利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