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固屋古韵”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秉持专业精神,响应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的号召,奔赴湛江吴川,以香山古庙为实践对象,运用数字化测绘、无人机倾斜摄影等技术,对香山古庙进行了全方位的数据采集与全息数字化的精细建模,为古建筑的保护与传承贡献青春力量。
湛江市吴川市作为粤西地区的重要节点,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香山古庙便是其中的璀璨明珠。该古庙始建于西晋太康初年,建筑采用悬山顶与风火山墙结构,运用瓷雕、木雕、石雕等传统工艺,2010年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对其进行保护性测绘,高度契合“百千万工程”的推进方向。
“固屋古韵”突击队技术组成员为古庙量身定制了系统性的三维测绘方案。他们对古庙的关键部位进行详细的数据采集,涵盖几何尺寸、相对位置与空间关系,并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全方位捕捉古庙的整体形态与复杂细节,完整记录下古庙由整体到局部的空间框架与结构特征。
在基础建模阶段,技术组依据测绘数据,通过建模软件设定项目基点和轴网,还原古庙基础结构,构建香山古庙的基础三维模型。该模型为后续深化建模提供了精确基准,确保了墙体定位与屋架搭接的精度,也为结构校验及可视化展示奠定了可靠基础。
精细建模阶段,获取详实、准确的图像数据是关键。队员使用专业无人机设备,严格按照既定的飞行方案和拍摄参数,对香山古庙进行全方位的扫描拍摄。此次航拍覆盖古庙整体结构,累计拍摄有效照片565张。团队将图像数据导入专业软件进行处理,经过反复的图像分析和模型优化,生成了古庙高精度实景三维模型。该模型清晰还原了建筑的整体结构形态与表面纹理细节,为后续的保护研究、数字化存档及展示利用提供了精准、可靠的可视化依据。
项目推进过程中,“固屋古韵”突击队始终以专业姿态投身实践,在与各方的交流碰撞中不断成长。带着近期实践成果,在指导老师谢倍欣、林嘉祥和刘思利的带领下,团队前往吴川市博铺街道办事处拜访了党工委委员易东、党建和组织人事办公室主任陈枫岚,并与团工委书记麦日锐展开深入座谈。
汇报环节,队长曾淇重点展示了融合测绘技术与数字孪生理念构建的香山古庙三维模型。麦日锐对团队的实践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三维模型的搭建不仅体现了队员们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和攻坚克难的担当,也为街道日后对香山古庙的保护留下了重要的测绘依据和数据支持。
“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固屋古韵”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负责人表示,团队将专业知识和先进技术带进乡村街道、香山古庙,积极投身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团队成员探索以古建数字化助力当地乡村文化遗产的守护与活化,在守护文化根脉的实践中开阔视野、增长才干、砥砺担当,在服务国家发展中成长,为守护古建、振兴乡村贡献青春力量。
文丨记者 陈亮 通讯员 谢倍欣 林嘉祥 刘思利
图丨通讯员提供
下一篇:海口启动防汛防风IV级应急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