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至30日,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举行。本届数博会以“数聚产业动能 智启发展新篇”为主题,全面展现了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创新的最新成果。期间,白云区以辖区企业桃子健康、马蜂窝、无相智研等为代表,携智慧医疗、智慧旅游等人工智能大模型参展数博会,还现场签约项目4个,涉及供应链、数字能源以及孵化基地等,总投资7.1亿元,收获颇丰、亮点频频。
近年来,白云区深入贯彻省、市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系列部署安排,以“数字活市”战略为引领,全面推进“智慧白云 数字活区”计划,奋力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字化治理、数据价值化,以数字赋能加快推动白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3年、2024年全区500万口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分别完成8.05亿、9.25亿,同比增长19.8%、14.9%,白云数字经济发展提质增量、势头强劲。
锚定方向谋篇布局
明晰数字经济发展路径
8月29日下午,2025数博会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现场人头攒动。贵州海鸥数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展位前围满驻足观众,该企业此次参展的是数字医疗行业大模型“小桃药师”和“小桃医生”,“小桃药师”聚焦处方用药安全智能审核,覆盖医师资质等多关键环节;“小桃医生”作为医生智能分身系统,可帮医生减负、助患者管理健康。
另一边,无相智研(贵州)科技有限公司发布的科研学术大模型受行业从业者热切关注。该模型依托 “东数西算” 算力支持,整合百余个学科数据,能为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等行业提供垂类解决方案,助力科研范式革新。
这些在数博会上亮相的项目,是白云区构建数字经济产业体系的亮点。去年以来,白云区以“数字活市”战略为统领,将数字经济作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实施“智慧白云 数字活区”战略,聚焦“算力、赋能、产业”三大关键环节,结合实际,构建了“4+3”数字经济产业体系,在数字经济发展领域持续发力,积极探索具有白云特色的发展路径。
其中,“4+3”数字经济产业体系,即指重点谋划发展数字能源、数字出行、数字医疗、数字内容4大类应用场景,以及以智算为重点边缘算力产业、以数据标注为重点的数据产业、以行业大模型为重点的人工智能产业等3大新兴产业。
白云区推动数字经济在各领域多点突破、协同发展,构建起了日臻完善的数字经济产业体系。以此为底座,该区着力优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以贵阳市数博大道云博路沿线为数字经济带,目前,已建成了贵阳数字内容产业园、贵阳软件基地等7个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初步构建了“一带多园”数字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吸引落地了华为贵州区域总部、马蜂窝旅游集团、麒麟信安、桃子健康等国内知名数字经济企业,全区大数据市场主体数量从2023年的580余家增至如今1000余家,年均增速达31.6%,数字经济发展规模日趋壮大。
构建四大应用场景
释放数字赋能强劲动能
充电交易量14.26MWh、充电交易次数511次、充电交易时长22144分钟、日平均充电量248.42KWh……8月22日,白云区贵阳泉湖公园光储全液冷超充综合示范站,车网互动聚合平台大屏幕上,正实时闪动更新着该场站的设备运行数据。“通过平台可以看到整个场站实时发电情况、供电情况、车辆充放电情况等,充电场站里的所有调度都可以在平台后台完成,真正实现智慧化运行管理。”该场站投资建设方之一的湖北山鑫能源董事长王剑锋说。
王剑锋介绍,该场站是白云区数字能源产业发展的标杆项目,于7月初正式投用。场站共建设有130个充电停车位,超充车位20个、快充车位100个、V2G车位10个。作为全国首个“光储+华为全液冷超充+车网互动聚合平台”综合示范站,这里把配电站、光伏、储能、电动汽车充放电融为一体,并通过车网聚合平台对站点的光、储、充负荷进行管理,实现了人工智能预测、多要素系统协同优化和调控,让新能源车充电更高效、更绿色。
这是白云区数字赋能应用场景的一个缩影。不止是数字能源产业,白云区结合实际构建四大应用场景,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手段,不断提高社会的效率和生活的品质——
数字能源方面,建成了国内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首座华为光储充液冷超充示范站,山鑫全国数字能源总部基地项目即将落地;
数字出行方面,聚焦“车、路、云、网、图”等数字出行相关业态以及低空经济立体交通延伸业态,建成了贵州白云“数字出行产业园”,集聚了T3等头部数字出行企业;
数字医疗方面,建成了互联网医疗和数字医疗器械双核驱动的“贵州海鸥数字医疗器械产业园”;
数字内容方面,打造了数字产业集聚的国家级贵阳数字内容产业园,以及游戏、直播等业态聚集的柏壹文创产业园,吸引36家相关企业注册入驻……该区着力释放数字赋能作用,积极探索创新大数据赋能千行百业场景应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壮大新兴产业能级
推动数字经济提质增长
8月22日,位于白云区的贵州数据开发利用加工基地现场,60余名学员在各自工位上,手握鼠标、紧盯屏幕、神情专注,他们正在对当天分派的图像、视频、音频等数据包素材进行数据标注工作。
贵州数据开发利用加工基地是贵州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空间的线下加工场所,由贵州大数据集团、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白云区人民政府合作建设,聚焦数据标注、公共数据汇聚治理、高质量数据集建设等七大业务板块,提供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服务。
“基地5月底投用,7月底正式投入生产,目前在做自动驾驶类、图文标注类数据标注订单项目,已标注完成15万余帧视频、1万余份文件数据。力争今年实现产值600万元以上。”基地现场负责人孙康介绍。
当前,数字经济新兴产业正在形成并显现出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劲推动力。事实上,白云区奋力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早在几年前就已开始谋划发展数字经济新兴产业,目前已形成数据产业、边缘算力产业、人工智能产业为重点的三大新兴产业发展布局。
数据产业方面,白云区已初步构建了以贵州数据开发利用加工基地作为引领的“一核驱动三园支撑多企协作”产业布局,打造了以海鸥数字医疗为代表的高质量数据集,并获评2024年全省高质量数据集;边缘算力产业方面,依托瀚蓝垃圾焚烧发电厂每年3亿度绿电资源,目前正招引企业共建分布式算力节点项目;人工智能产业方面,辖区数据企业在医疗、科技、母婴服务等领域积极探索,目前完成了小桃医生等4个行业大模型开发工作。
8月19日,贵州省数字经济发展推进大会在贵阳召开,会议提出聚焦算力、数据、应用、产业做强做优数字经济,这为白云下一步发展提供了遵循。接下来,白云区将聚焦数字经济主战场,夯实产业布局筑牢根基,优化营商服务厚植沃土,在数字经济赛道上持续跑出白云“加速度”。
记者 梁婧/文图
编辑:吴艺舟
审核: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