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张阳】在华为云主办的“828 B2B企业节”的现场,AI与实体经济融合的话题持续升温。其中,“数智员工”作为替代人类完成重复性工作的新型生产力工具,成为本届数博会的焦点之一。今日人才作为国内数智员工领域的先行者,其创始人胡伟在展会期间接受了专访,深度解读数智员工的技术逻辑、应用场景与未来方向,揭秘这一新型“员工”如何重构企业人力成本与效率的平衡。
从招聘场景破局:数智员工一年帮企业招1.9万人
“数智员工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从企业最痛点的需求里长出来的。”谈及今日人才的首款数智员工产品,胡伟开门见山。这款聚焦招聘场景的数智员工,如今已服务多家行业大厂,其中一家企业通过它实现了“一年招聘1.9万人”的高效成果。
在胡伟看来,传统招聘中HR的大量精力被“重复性前置工作”消耗:每天登录招聘平台搜简历、逐一发送沟通消息、解答候选人关于五险一金、工作时长的基础疑问……“这些工作不需要复杂决策,但占用了人事专员70%以上的时间。而数智员工的核心价值,就是替代人类完成这类标准化任务——它能模拟HR的操作逻辑,在企业已购买权限的招聘平台上,7×24小时搜寻简历、与候选人沟通、邀约面试,直至将候选人‘送’到企业面试环节,后续的专业面试仍由人类完成。”胡伟说。
“它不是嵌入招聘平台的工具,而是企业的‘数字员工’。”胡伟特别强调,数智员工无需与招聘网站合作,只要企业拥有招聘平台账号,就能让数智员工“上岗”,“就像给人事专员配了一个不知疲倦的助理,还不用考虑培训周期和人员流动。”
从“通识毕业生”到“岗位专家”:数智员工的“岗前培训”逻辑
当被问及“数智员工能否胜任医疗、法律等专业领域工作”时,胡伟用一个生动的类比解释其技术逻辑:“我们的数智员工就像‘清华大学毕业的通识人才’——比如销售大师数智员工,自带全球顶尖的销售方法论,掌握‘七阶三十六步’的专业流程;但到了卖桶装水的企业,它需要学‘桶装水的产品参数’;到了医疗行业招聘医生,它需要学‘医疗岗位的专业要求’。”
这种“通识能力+岗位定制”的模式,核心在于数智员工的“快速学习”能力。企业只需提供产品手册、岗位说明、专业文档等资料,数智员工就能快速“吸收记忆”,并精准回答相关问题。“比如劳动仲裁数智员工,不仅要学全国劳动法,如果是在深圳地区应用,就还要学深圳经济特区的劳动者保护条例,训练周期和成本会更高,但一旦上岗,写仲裁报告的效率是人类的10倍以上。”
胡伟透露,不同岗位的数智员工“上岗周期”差异显著:基础问答类,如解答养犬证办理流程、独生子女证申请,半天即可上岗;与业务深度结合的岗位,如行业专属招聘需两周;复杂专业岗位,如劳动仲裁、医疗行业招聘则需1-2个月,但整体周期仍远短于人类员工的培训时间。
破解AI“失忆”难题:用“人类记忆逻辑”构建长期能力
“AI回答失真、记不住事情,是行业普遍难题,但数智员工必须解决这个问题——毕竟没有企业会用一个‘经常忘事’的员工。”胡伟直言,今日人才的核心技术突破,在于模仿人类记忆模式,构建了数智员工的“短期记忆+长期记忆”体系。
具体而言,数智员工的短期记忆,如近6-10个月的学习内容采用“分布式切片存储”,将知识拆解后分散存储,确保快速调用;长期记忆,如2-3年的业务数据则通过专属数据库承载,避免常规存储的高成本问题。更关键的是,数智员工具备“纠错即永久记忆”的特性:“人类员工被纠正后可能重复犯错,但数智员工只要被告知正确答案,就永远不会再错。”
此外,今日人才还为每位数智员工配备了“数智员工导师”,这是今日人才在全球首创的岗位,由人类员工负责数智员工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从入职培训、岗位适配,到日常工作复盘,一个导师可同时指导30-50个数智员工。“我们不是卖软件,而是‘送员工+配辅导员’,让数智员工真正融入企业。”胡伟解释说。
未来方向:不追求“全面化”,而是“人机协作更和谐”
谈及数智员工的进化方向,胡伟明确表示:“我们不追求让数智员工‘替代人类’,而是让它成为人类的‘最佳搭档’——让数智员工做‘打工人’,让人类做‘温度人’。”
在他看来,数智员工的核心应用场景,始终是“重复性、标准化、低决策需求”的工作:比如政务领域的报告撰写、企业的销售线索跟进、招聘中的简历筛选;而需要情感沟通、复杂决策的工作——如邻里纠纷调解、高端人才面试、创意策划——仍需人类主导。“未来的人机协作,会像现在人用手机订外卖、买车票一样自然:你只需告诉数智员工‘要做什么’,它就会完成‘打开平台、操作流程’等基础动作,让人类专注于更有价值的思考。”
对于数智员工的市场前景,胡伟尤其看好政务和销售两大领域:“政务领域的基层减负需求迫切,数智员工能高效处理大量文字材料;中小企业难以招聘顶尖销售,而‘销售大师’数智员工能把IBM等企业的销售经验‘复刻’过来,帮助中小企业提升业绩。”
在828 B2B企业节的浪潮中,数智员工正从“概念”走向“落地”。正如胡伟所说:“数智员工不是颠覆人力,而是重构人力价值——当机器承担了重复劳动,人类才能更专注于那些需要情感、创造力和温度的工作,这才是AI与人类共生的终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