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15日消息(记者 阮修星)9月14日,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主办,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首都汇智医疗科技成果转化研究院等协办的第七届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医疗应用场景)决赛于北京落幕。本届大赛紧扣服贸会“数智领航,服贸焕新”年度主题,聚焦全球医疗科技前沿,充分彰显北京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智慧医疗领域的领先实力与责任担当。
活动现场(央广网记者 阮修星 摄)
活动现场(央广网记者 阮修星 摄)
大赛以“机器人医疗应用场景”为核心,以前六届“临床研究”“学术英文”“医工结合和成果转化”“医学人工智能”“青年创新”“医学科幻”主题的赛事积累的创新生态为基础,持续推动机器人技术在手术、诊断、康复、护理及医院管理等核心环节的深度融合与应用突破。复赛阶段共吸引来自在京央属、市属医院的92个高水平项目同台竞技。经多轮严格筛选,最终10个极具前瞻性与落地潜力的优质场景项目晋级决赛。
活动现场(央广网记者 阮修星 摄)
活动现场(央广网记者 阮修星 摄)
本次入围决赛的10个项目覆盖患者就医多个环节,展现出医疗机器人技术应用的广度与深度。在诊前环节,安贞医院“库发核一体智慧门诊药房机器人”可实现快速发药与核发管理,有效提升门诊效率;在诊断环节,友谊医院“AI全景重构与自主巡航胶囊诊疗机器人”推动消化道疾病全景重构无创精准诊断,天坛医院““脑血管病患者日夜全病程陪伴机器人”助力脑血管病智能管理与早期干预;在手术治疗环节,北京医院“前列腺穿刺及局灶消融手术机器人”实现精准微创治疗,北医三院“脑内柔性传感器件精准植入仿生手术机器人”提升神经外科手术安全性,世纪坛医院“集成多自由度超声刀单孔机器人”优化膀胱肿瘤切除操作,积水潭医院“智能化骨盆骨折复位机器人”推动骨科手术智能化,安贞医院“医学影像存储、传输及手术视频智能采集机器人”提升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在康复与管理环节,宣武医院“从病床到家门的行走重生系列机器人”打通从住院到家庭的康复全流程,安定医院“AI大模型智能体‘脑脑医生’”创新精神健康服务模式,用AI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未来。这些项目共同勾勒出“机器人赋能全流程医疗”的新图景,标志着首都医疗机器人应用已实现从单点突破向系统化、生态化发展的重大跨越。
活动现场(央广网记者 阮修星 摄)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全球医疗加速迈向“智能体”时代的背景下,机器人技术已成为推动医疗服务模式变革、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核心力量。北京依托政策、人才、临床场景等多重资源叠加,正全力构建医疗机器人全链条创新生态,推动实现从技术跟跑、并跑向标准制定和全球引领的重大跨越。
未来,北京市将继续以高水平赛事为纽带,整合医产学研用各方资源,推进创新成果临床转化与规模化应用,努力让更多“北京创新”“北京方案”惠及全球健康治理,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首都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