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9月22日讯】近年来,苍南县积极把握低空经济发展机遇,聚焦水利领域“一县一特色”“一域一场景”的建设要求,探索构建县域无人机立体管控体系,并成功建成水利无人机一体化平台。平台通过多机协同组网、云端三维重建与成果集成应用,构建高效、精准、低成本的水利数据底座,有效解决了大范围数据采集难、更新慢、成本高等业务难题,实现了数字孪生水利从数据采集到业务应用的全链条创新,并被列入省水利厅水利新质生产力改革试点项目。
一是构建协同采集体系,实现高效数据获取。苍南县依托“统一专网、统一平台、统一管理”的一体化平台架构,在全县18个乡镇部署21套无人机巢,形成全域覆盖的空中作业网络。通过多架次无人机协同组网作业,实现了河湖、水利工程等多维度空间数据的高效采集。以桥墩水库为例,仅投入两名技术人员、3台无人机,通过25个架次在一周内完成约10平方公里区域的数据采集,数据通过4G专网实时回传,每小时传输量达20GB,显著提升数据采集效率和精度。
二是创新云端重建模式,大幅降低建模成本。依托苍南私有云平台和分布式计算节点,实现多源数据的自动归集、清洗、拼接与高精度三维重建。通过先进算法处理,可在8小时内生成高精度三维模型,还原地形地貌与工程细节,解决了传统三维重建成本高、周期长的难题。该技术不仅支持宏观场景重建,还可实现多级数据融合,为数字孪生水利提供全要素、全尺度的数据底板。
三是推动成果共享应用,提升智慧监管水平。重建成果通过一体化平台实现在线发布与集成应用,支持三维场景漫游、高精度量测、预警预演等功能。在桥墩水库项目中,模型清晰呈现库岸、堤坝、河道及周边环境,为河湖“四乱”治理、工程安全排查、防汛抗台等业务提供动态、直观的数字孪生支撑。该平台有效保障数据时效性,提升监管精准度,实现了从数据采集到业务决策的一体化服务。
信息来源:苍南县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