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在南宁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南宁市紧紧围绕国家赋予的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新定位新使命,充分发挥“最近东盟”“最懂东盟”比较优势,加快培育发展以人工智能为重点的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动服务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合作高地,以及AI在民生领域应用场景拓展,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相关情况。
新闻发布会现场。潘登 摄
发展实体经济,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一二三产业发展加快向“新”转型、向“数”聚能、向“海”图强、向“边”融合,在“人工智能+”、先进制造业等领域创出特色、做出优势。今年1—8月,规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8.6%、27.8%,增速高于全国、全区,带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截至目前,全市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达1552家,占全区57.3%,已初步形成覆盖算力、算法、应用场景等全产业链生态。同时,还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持续抓好金融赋能重点产业发展,建成投用广西人工智能学院,全区首个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之家”揭牌,全市28所中职学校新增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等与南宁重点产业相关专业33个,建立区市两级人工智能基金、项目贴息等金融政策体系,推动驻邕金融机构设立10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专项贷款额度、创新人工智能专属信贷产品,集中金融资源支持人工智能发展。
做活开放“棋眼”,服务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合作高地展现新作为。聚焦畅通面向东盟的“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推动“跨境融合”与“向海图强”双向发力,加快建设南A中心,不断提升对内对外开放能级。对内方面,与西宁市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与南京市聚焦人工智能等领域深化“南南”合作,依托南A中心签约国内人工智能项目61个、已注册落地项目40个。对外方面,在东博会上首创推出“南宁渠道”AI解决方案国际交流市集,首次打造东博会南宁形象区,发布《南宁国际友好城市人工智能合作愿景》,2025南宁投资贸易洽谈会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签约项目33个,其中人工智能项目8个。目前,南A中心已与22家海外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同时吸引14家海外企业落地南宁。在人工智能引领下,全市对外合作交往提质增效。今年1—8月,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额635亿元、增长9.6%,其中对东盟出口205亿元、增长19%;全市接待入境游客14.94万人次,增长64%,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966.9万美元、增长59%。今年1—8月,南宁始发的中越班列开行736列、发运货物2.42万标箱,分别增长93%、157%。
发挥“人工智能+”牵引作用,推动城市治理和民生福祉跃上新水平。加快人工智能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让创新成果更好惠及广大市民,以AI技术为支撑,推进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建成AI+城市内涝治理平台,率先应用广西首个应急管理智能系统。持续擦亮“中国绿城”金字招牌,生态环境数字化智慧监管体系加快完善,今年上半年全市地表水水质进入全国前30,截至9月27日,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2%。同时,还让人工智能赋能乡村振兴、改变城市生活,打造“AI+政务服务”应用矩阵,推出广西首个“房源超市+AI找房”系统,“南宁云医院”累计完成诊疗服务28.86万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