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文/新浪财经香港站 赵岚
“ESG 不只是企业的事,而是关乎社会长期发展的关键议题。”近日,在 “科大-信和百万奖金创业大赛 2025”活动中,信和集团可持续发展及创新副总经理郭铠怡在接受新浪财经专访时表示,信和集团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动者,集团近年来参与了多项跨界协作项目,更通过产学研协同培育青年人才,为ESG 价值转化成企业竞争力提供了来自信和的样本。
全球ESG 升温:从政策合规到资本主动选择
“提及 ESG很多人会先想到这是香港高度关注的话题,但其实是全球市场的共同关注。” 郭铠怡表示。
记者查阅资料显示,2025 年以来,全球主要资本市场加速 ESG 信息披露规范落地 。沪深北交易所修订的《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将污染物排放强度、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等指标纳入强制性披露范畴;欧盟《可持续金融信息披露条例》(SFDR)进一步扩大适用范围,要求资产管理机构全面披露投资组合的ESG 影响。美国市场方面,尽管政策环境波动,2025 年全球 ESG 基金规模仍突破 40 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占比超 50%。政策变化背后是市场对“可持续价值”的追求,从21世纪初ESG 概念提起,到如今规模化发展,ESG已从早期的企业社会责任倡议,升级为资本市场的核心评价指标。
在郭铠怡看来,极端天气等社会性议题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日益显著,布局ESG 的企业能在绿色转型、社会责任履行中找到新的增长曲线。
青年科创:ESG 价值落地的“新生力量”
在ESG 与资本市场的深度融合中,青年科创力量正成为不可忽视的“催化剂”。作为长期参与相关科创赛事评审的专家,郭铠怡对此深有体会,她表示,近几年评审时最直观的感受是年轻人的创新方案与ESG 议题高度契合。“从应对极端天气的生态修复技术,到关注女性健康的医疗设备研发,这些项目既解决社会痛点,又具备清晰的商业逻辑,契合市场对可持续的、社会责任的价值需求。”
郭铠怡表示,信和集团通过成立专项竞赛资金、开放企业业务场景,信和已发掘并应用了多个青年科创团队的解决方案。“企业不只是简单的赞助商,而是要为年轻人搭建从创意到商业的桥梁。”
跨界协作:激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创科生态圈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只是个体的奋斗,必须靠全链条的合作。”郭铠怡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在她看来,可持续发展的价值释放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初创公司等所有“持份者”的参与。政府可以制定标准、搭建公共平台;高校可以提供技术研发与人才储备;企业则作为“枢纽”,将技术创新转化为商业应用;而社区则是检验解决方案有效性的“最终场景”。
郭铠怡举例,信和集团旗下“信和创意研发室”(Sino Inno Lab)会将创科产品推向社区,融入生活场景,8月的“ONE NORTH创科AI夏令营”,鼓励初创企业与市民双向交流;早前5月信和集团牵头的《供应商气候伙伴计划》启动,计划定期为供应商提供学习交流机会,借此推动企业收集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激发企业加强碳管理,支持供应链碳数据的专业验证工作。
人人参与:ESG 成为市场的价值共识
“很多人觉得ESG 离自己很远,其实它是每个人都能参与的价值创造过程。”郭铠怡表示,ESG 正在成为连接企业、市场与社会的“纽带”。ESG 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贡献正在扩大,当企业将ESG 融入战略核心,通过跨界协作培育创新力量,不仅能提升自身在市场的竞争力,更能为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