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9万年前,太阳系可能遭到过一次“入侵”
魅力科学君
2024-01-25 21:03:30
0

原标题:7.99万年前,太阳系可能遭到过一次“入侵”

正如我们所知,太阳只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它带领着太阳系中包括地球在内的众多“小弟”,一直在与银河系中其他的恒星一起围绕着银河系中心运行。

根据科学家的估算,银河系中的恒星数量有2000亿至4000亿颗,所此我们不难想象,数量如此之多的恒星,不可能做到完全同步地运行,而对于太阳来讲,它与其他恒星或多或少地都会存在一定的相对速度,随着时间的流逝,就有可能出现其他恒星“入侵”太阳系的事件。

实际上,这样的事情有可能在过去已经发生了,科学家发现,在大约7.99万年前,太阳系就可能遭到过一次“入侵”,而这个“入侵者”,则是一颗编号为“WISE 0720-0846”的恒星。

“WISE 0720-0846”在天空中位于麒麟座方向,目前与我们的距离大约为22光年,由天文学家拉尔夫-迪特·舒尔茨(Ralf-Dieter Scholz)于2013年通过“广域红外线巡天望远镜”(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 简称WISE)发现,因此它也被称为“舒尔茨之星”(Scholz's Star)。

观测数据表明,“舒尔茨之星”是一颗红矮星,其质量只有太阳的9.5%左右,它还有一颗伴星,其质量要小一点,大约是太阳的6.3%,是一颗褐矮星。

刚开始的时候,“舒尔茨之星”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毕竟在银河系中,像它这样的红矮星可以说到处都是,但随着观测数据的累积,天文学家却惊讶地发现这颗恒星的运动轨迹有两个特点:1、它正在以大约82.4公里/秒的速度远离我们而去;2、它的切向速度极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所谓的切向速度,是指方向垂直于我们视线的速度,通俗来讲就是,在我们看来,这种速度的方向是“上下左右”中的某个方向。

所以根据这两个特点就可以推测出,如果我们将时间回溯的话,那么在过去的某一时间,“舒尔茨之星”就距离我们非常近。具体有多近呢?

为了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天文学家利用“舒尔茨之星”当前的位置、运动方向、速度以及银河系的引力场等数据对其进行了建模,在经过大量的模拟之后,得出的最符合实际情况的结果是:“舒尔茨之星”在大约7.99万年前距离太阳最近,当时它与太阳的最近距离约为5.2万个天文单位,换算成光年的话,就是大约0.82光年。

需要知道的是,太阳系真正的边界是奥尔特云,其半径大约有1光年,也就是说,按照这样的模拟结果,“舒尔茨之星”其实已经“入侵”了太阳系。当然了,这只是一个模拟结果,那么,有没有实际观测数据对其进行支持呢?答案是肯定的。

天文学家认为,如果太阳系在7.99万年前真的遭到了“舒尔茨之星”的“入侵”,那在现在的太阳系中,就可能存在着那一次“入侵”后留下的蛛丝马迹,其中最有可能的证据,就是那些运行在太阳系外围的小天体,因为它们的运行轨道,很可能会因为“舒尔茨之星”的引力扰动而出现明显的异常。

引人注目的是,在经过了大量的观测之后,天文学家真的发现了一些小天体的运行轨道存在着明显的异常,根据已知的观测数据,这些小天体的数量有大约400个,它们的运行轨道都是“夸张的双曲线轨道”,并且光谱数据也表明,这些小天体与太阳系的起源一致。

(↑图中蓝色的轨道就是所谓的“夸张的双曲线轨道”)

天文学家认为,已知的观测数据也说明了,这些小天体的运行轨道曾经受到明显的扰动,而这种扰动的源头,很可能就是“舒尔茨之星”的引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7.99万年前,人类早已在地球上出现,而像“舒尔茨之星”这样的红矮星,其表面一般都很不稳定,经常会出现巨大的耀斑。

这就意味着,如果太阳系真的遭到过“舒尔茨之星”的“入侵”,那当时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就有可能在天空中看到一颗红色的恒星,并且在有些时候,这颗恒星还会比较耀眼。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携手国际通信专家,三维旗下海卫... 2025-08-22 15:53:11 作者:狼叫兽 记者 杨源 近日,三维通信旗下子公司海卫通举...
北医三院联手蚂蚁开发智能体,患... 8月22日,蚂蚁集团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达成战略合作,成立AI医疗联合创新实验室。顶级医院携手领先技术...
现在开进口车只剩下面子了吗? 文 | 新能源观 在新能源渗透率超50%的今天,大家买车更看重驾乘体验和性价比,所以国产车进入了千...
山西数据流量谷为转型注入数字动... 8月21日,在山西数据流量谷内,一位设计师正借助园区搭建的AI应用服务平台,沉浸式研习“AI赋能设计...
鼎图精密取得快速定位夹具专利,... 金融界2025年8月2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东莞市鼎图精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
安全为锚,算力为基:云从科技与... 大模型技术正快速渗透千行百业,其变革力量令人瞩目,但伴随而来的安全与落地挑战——数据泄露、模型后门、...
明年亮相!小米玄戒O2正在开发... 近期,数码博主“智慧皮卡丘”爆料称,小米正在开发兼具主动散热系统的“玄戒 O2”电竞。该机型主打长时...
“成都高新造”机器人+AI产品... 8月21日, 成都第二批机器人与人工智能 实景验证活动正式启动, 来自6家企业的13款前沿产品 在成...
南卡 OE Mix2 开放式蓝... 出行不管是坐地铁还是开车,都离不开耳机的陪伴,然而市面上很多耳机戴起来不舒服,戴时间久了夹的耳朵酸痛...
追觅携AI扫地机进入韩国!目标... 【CNMO科技消息】近日,中国家电品牌追觅科技在韩国首尔中区酒店举行"2025追觅新品发布会",首次...
第三位“星际访客”正加速靠近太... 太阳系第三位“星际访客”3I/ATLAS正加速靠近太阳。这颗7月初穿过木星轨道时被发现的系外天体,自...
数据公司Databricks冲... 在近期美股IPO市场的狂热浪潮推动下,私募股权市场的水位也随之不断攀升。全球领先的数据、分析和人工智...
巨一科技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巨一科技(688162)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开普勒452b:地球“大表哥”... 在浩瀚的宇宙中,一颗名为开普勒452b的行星引发了人们的无限遐想。这颗被亲切地称为“地球大表哥”的系...
中建海龙取得多功能重载产品调度... 金融界2025年8月2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广东海龙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
错误的充电方法影响手机寿命,警... 人们对手机充电的强烈需求,也让市面上催生出许多噱头产品,但到底什么才是手机充电的“正确姿势”呢? ...
原创 投... 近年来,AI Agent(智能体)赛道迎来爆发式增长。从AI编程工具到垂直行业解决方案,从通用型智能...
从本土深耕到全球布局,华为云数... 近日,第十六届中国数据库技术大会(DTCC 2025)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期间,大会特邀数据库领域专...
原创 火... 火星上那些干涸的河床,你说怪不怪?就像有人用巨斧在星球表面劈出一道道沟壑,有的地方还能看出水流冲刷的...
中信博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中信博(688408)新获得一项外观设计专利授权,专利名为“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