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新民晚报记者杨玉红报道:从“即日起至10月19日,漕河泾元宇宙街区’元界NeoWorld’携’奇遇探索’’IP寻踪’’次元沉浸’三大核心板块焕新登场,把电竞对决、次元市集、IP互动搬进街头巷尾,用多元场景与科技感体验,为这个秋天注入不一样的沉浸乐趣”。这篇主题报道让青年干部、虹梅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黄海君倍感振奋,在和笔者的沟通中他开心地告知——地处虹梅街道行政辖区的元宇宙街区,在今年上海旅游节中已成网红。
杨玉红报道和黄海君最新信息,让笔者也很有获得感。因为在上海城市转型发展研究的系列课题中,国家级漕河泾开发区如何同毗邻的以及最初功能设计上为其服务的虹梅街道“双向奔赴”?本世纪以来一直是个难题,徐汇区和市委研究室的专家们多次探讨过。而我从上个世纪最后三年,就开始接触漕河泾开发区,对其边界苍梧路的荒凉感很惊诧。那个时期上海经济实力相对有限,甚至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到泰国、韩国和马来西亚等外资,漕河泾开发区就有不少企业歇业。当时的虹梅街道还需要为歇业的外企人员,提供就业更新信息。
我最近一次针对虹梅街道和漕河泾开发区的功能性互动调研,是十年前。当时,上海经济已经突飞猛进。漕河泾开发区因青年科技人员的集聚,需要虹梅街道提供高质量的文化和体育空间场景,同时高品质租赁楼也是面向未来的刚需。此后,虹梅街道一直在奋斗,在十三五和接力的十四五规划期间,不断更新发展思维,以突破资源型制约瓶颈。从去年开始,我感受到虹梅街道以元宇宙街区为主题发展的引擎,已经实现了实质性破茧。于是9月30日,我受徐汇区人大代表、虹梅街道党工委书记杨震青的邀请,对虹梅元宇宙街区进行了实地考察。
明显感受到的就是——苍梧路沿线的巨变,可谓是脱胎换骨。这条东西走向的道路东起虹漕路,西至桂林路,全长约1.5公里,是徐汇区虹梅路街道的重要市政道路之一。从交通网络来看,苍梧路周边公交线路密集,有927路、205路、120路等多条公交线路经过,该区域距离轨道交通9号线桂林路站约1公里,便于漕河泾开发区从业者和物流配送人员出行。从历史沿革角度考察,苍梧路所在区域自20世纪90年代起就划归徐汇区管辖。随着城市发展,其周边逐年都新建了许多住宅和商业设施,但行政区划始终保持稳定。不过,在十年之前我觉得苍梧路太稳定了,它仿佛就是漕开发和虹梅街道商业与居住区域的楚河汉界。
新开辟的叠彩路和苍梧路贯通并成为今年上海旅游节网红景观带
苍梧路的蝶变酝酿甚久。如越界锦和尚城项目就位于田林路、苍梧路,深入漕河泾开发区腹地,紧邻居民区。该地块前身是金星电视机总厂。2007年,锦和集团开始探索传统地产企业在城市更新领域的转型,投资改建并运营了金星厂旧址,将其更新为当时上海最大的单体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之一“锦和越界创意园”,相继走出了工业3D打印企业光韵达、互动娱乐巨头游族网络等新兴企业。十四五规划周期,漕河泾开发区和虹梅街道通力合作,在徐汇区政府的支持下开始加快园区转型发展,锦和资管正式收购金星厂地块,开始探索以存量工业用地转型的方式,由企业实现地块的自主更新。而作为商办地产中的长周期项目,“以人为本、职住平衡”的发展理念贯穿了越界锦和尚城这一城市更新项目的建设始终。
越界锦和尚城打造的花园式办公楼集群场景一览
实施城市更新后,随处可见花园式办公的元素。特别是写字楼并不都是方正、封闭的空间;建筑中融入了丰富的斜边设计;田林路主入口由一条中央生态绿轴缓缓向园区内延伸,视觉上营造出一片绿色峡谷的场景;两侧的建筑采用了多种三角形切面组合,与轮廓温柔的绿轴形成鲜明对比。与此同时,虹梅街区出现了美伦美央的景观雕塑。
而鑫耀中城项目,则是徐汇区漕开发拓展功能区建设中的重点工程。项目位于苍梧路和田林路交叉口,北至田林路,南至漕宝路;靠近地铁12号线、15号线桂林公园站。项目由华鑫置业、上海万科、香港置地、徐汇城新四大开发商联合打造;涵盖多种业态,包括办公楼、商业街、商品房、保障房、文化体育设施等。早在去年年中徐汇区两会时,就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纷纷告知:该项目建成后,将推动漕河泾开发区由单一的技术开发区向国际技术商务中央活动区转型。如今项目已经初步建成。
今年6月27日,鑫耀项目二期正式开业。已经明确的新发展思路就是——通过品质住区、活力办公、艺术剧场、灵感商业、运动中心、共建空间六大业态的弹性组合与无界串联,创造出全功能场域。我在场域的徒步考察中,观察到通过六大业态的弹性组合与场景叠加,可以构建具有自循环能力的生活磁场,实现在10分钟步行半径内即可完成居住、消费以及办公的流动性体验。这幅产城融合的理想蓝图,让国际一流设计师拼上了关键新元素。
已经建成的徐汇虹梅鑫耀项目工程国庆鸟瞰
鑫耀光环商场负责人游洪军介绍新生活场景业态
如今,特别吸引青年家庭、高级研发人员和企业家群体的新场景元素极为丰富多彩。不仅时尚化,而且就是零边界感。如西西弗书店的落地窗前坐着捧读绘本的孩子;源氏木语家居馆内,年轻夫妇正讨论着如何将艺术感延续至家中。而久事体育与舒华健身携手打造的逾1万平方米乔高万体汇,将赛事级运动体验融入日常。在艺术链接方面,无界的理念也得到升华。如LIVERSE音宇宙搭载全球顶尖空间音频系统,将全球顶级的体验带入日常,而波普艺术家Ken Kelleher的巨嘴鸟等艺术装置,则让建筑空间成为流动的美术馆。她似乎预演了上海未来城市空间生产方式,即通过全场景叠加,真正构建起生产、生活、生态的共生系统。
金海岸工作室
作 者 | 王泠一(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
图 片 | 采访对象供图
编 辑 | 小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