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中央邦 “毒糖浆” 致死事件持续发酵。据《印度教徒报》、新德里电视台等媒体 9 日最新报道,自 8 月底以来,该邦因服用含剧毒成分的止咳糖浆而死亡的儿童人数已从最初的 14 人攀升至 20 人,另有多名儿童因急性肾衰竭在医院接受紧急救治。此次事件不仅引发跨邦的药品安全恐慌,更暴露出印度药品监管体系的深层弊病,已演变为一场政治风暴与社会争议。
此次悲剧的源头指向泰米尔纳德邦 “斯雷桑制药” 公司生产的一款名为 “Coldrif” 的止咳糖浆。中央邦钦德瓦拉地区的儿童在服用该药物后,陆续出现呕吐、抽搐、肾功能衰竭等症状并相继死亡。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这款糖浆中含有的工业溶剂二甘醇含量高达 48.6%,远超印度药品安全标准规定的 0.1% 上限,超标近 500 倍。二甘醇常用于制造防冻剂,一旦被人体摄入,会迅速破坏肾脏功能,最终导致多器官衰竭死亡。
事件爆发后,印度警方迅速介入,以 “杀人罪”、药品掺假及违法销售等多项罪名对 “斯雷桑制药” 展开刑事调查。该公司位于泰米尔纳德邦的工厂及办公室已被全面关停,印度中央政府已建议吊销其生产许可证,相关责任人若罪名成立,可能面临终身监禁。警方同时逮捕了向多名患病儿童开具该 “毒糖浆” 处方的儿科医生普拉文・索尼。
然而,医生被捕的举动引发了印度医学界的强烈反弹。印度医学协会(IMA)中央邦分会公开表示抗议,认为医生在此次事件中也是受害者,并要求立即释放索尼,否则将发起全邦医生无限期罢工,为事件的解决增添了新的阻力。
与此同时,药品安全危机已从中央邦扩散至其他地区。印度药品监管机构 8 日通报,在对多家药企的突击检查中发现严重违规行为,部分企业未按法律要求对每批次药物原料和成品进行检测。古吉拉特邦已有另外两款止咳糖浆被检出二甘醇超标,当局已下令立即停产停售并启动禁用程序。
此次事件再次将印度药品监管体系的漏洞置于聚光灯下。英国广播公司(BBC)指出,这并非孤例,2023 年印度生产的同类 “毒糖浆” 就曾导致冈比亚约 70 名儿童、乌兹别克斯坦 18 名儿童死亡。更深层的问题在于,印度农村医疗体系薄弱,约 75% 的基础诊疗由无资质的 “赤脚医生” 完成,止咳糖浆成为其主要用药,这为不合格药品的流通提供了土壤。
目前,中央邦首席部长已下令由政府承担所有受害儿童的医疗费用,并派出联合医疗小组负责后续救治。反对党则将矛头直指执政当局,指责其 “刑事过失与腐败”,要求对邦卫生部长采取严厉惩戒措施。世界卫生组织也已介入,要求印度政府说明涉事糖浆是否存在出口情况,以评估全球范围的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