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帝蛮神机器人生态合作伙伴大会在iRIC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国际联创中心隆重举行。本次大会以“同心聚力、共创未来” 为主题,汇聚帝蛮神核心管理团队、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代表、行业专家等数百余人,共同探讨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深化生态协同合作,擘画机器人技术落地与产业升级的新蓝图。
帝蛮神核心架构发展脉络
大会伊始,帝蛮神董事长袁建军发表开场致辞。他指出,当前机器人产业正处于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的关键阶段,单一企业的力量难以覆盖全产业链需求,“开放、协同、共赢” 的生态合作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帝蛮神始终以‘技术赋能生态,生态驱动创新’为理念,实现行业解决方案定制化突破,未来将进一步开放技术平台、共享市场资源,与伙伴们共同攻克机器人在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服务民生等领域的落地难题。”
南翔镇环球经济城招商部负责人许陈玮登台后,围绕区域产业定位与营商环境展开推介,为在场企业与合作伙伴带来区域发展机遇解读:南翔镇正将机器人与高端制造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通过“产业集聚 + 政策扶持 + 配套升级” 多个维度共同发力,打造适宜机器人企业成长的生态沃土。许陈玮特别提到,帝蛮神作为南翔机器人产业的重要成员,其生态合作伙伴大会的召开,与区域“推动产业链协同” 的发展思路高度契合,“南翔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帝蛮神及所有生态合作伙伴提供精准服务,支持企业在南翔扎根发展、携手壮大,共同将南翔打造成长三角地区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节点。”
随后,帝蛮神总经理管仁明登台,全面介绍公司近期整体发展成果。管仁明强调,公司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产业链伙伴的支持,未来将持续优化运营效率,与伙伴共享市场增长红利。
帝蛮神CTO 赵亮则围绕 “技术路线规划与一体化解决方案” 展开深度分享。他从环境感知与理解、智能决策与规划、人机交互与协同、云边端协同四大维度拆解技术布局。同时,赵亮现场展示了帝蛮神不同场景应用下的解决方案,以边防巡逻、雾化灭火、空地协同的等场景为例,详解技术如何为合作伙伴降低开发成本、缩短项目周期。
最后,帝蛮神副总经理牛国华正式发布帝蛮神生态合作伙伴相关政策。牛国华特别提到,将为不同阶段合作伙伴提供定制化支持,提供“多机协同+全地形+多任务+全场景”的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解决方案,“我们希望通过精准赋能,让每个伙伴都能在生态中找到自身定位,实现协同增长。”
30+生态合作伙伴登台,共展合作新篇
生态政策发布后,来自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合作伙伴代表依次登台,以生态参与者的视角,分享对“同心聚力、共创未来” 理念的实践认知。发言围绕生态价值的核心维度展开,聚焦领域伙伴“技术互补”,从“场景共建” 出发,阐述与帝蛮神实现技术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探讨生态平台对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的支撑价值,凸显产学研协同对产业创新力的培育作用。
随着共识的深化,大会过渡至战略签约环节。这一环节不再是简单的仪式性动作,而是生态协同从“理念共识” 向 “行动落位” 的关键跨越。
战略合作:锚定三大领域,筑牢发展基石
本次签约以“一对一” 战略合作拉开序幕,帝蛮神核心管理层亲自站台,精准布局技术研发、行业应用与产业联动三大关键赛道:
1. 帝蛮神 ×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常务副院长 吕博):先后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文明校园等荣誉,是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双方将在新校区场景共建、共建人工智能研究院、共建实验室、并针对本科一至四年级的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开展多维度的战略合作。
2. 帝蛮神 × 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 滕立勇):集水务行业规划咨询、专业智能硬件、行业物联网、水务专用软件与行业平台为一体的以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理念的水务行业集成性科技公司 。双方将围绕智慧水务行业场景,开展共创共建的深度战略合作。
3. 帝蛮神 × 长三角服务机器人产业联盟
长三角服务机器人产业联盟(秘书长 潘龙杰):由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牵头,联合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长三角区域服务机器人相关企事业单位共同发起,成员单位涵盖服务机器人企事业单位、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媒体平台,投融资机构等,全面覆盖全产业链。
生态合作:四批签约破界,覆盖全产业链
帝蛮神以“1+5” 模式开展的生态合作签约,成为本次盛典的核心亮点,涵盖技术研发、场景落地、传播推广等关键环节,共同开展多场景协同开发、资源整合的生态合作。
(一)生态合作第一批
1.上海青心意创科技有限公司(CEO 牛腾昦):公司专注于通用具身智能机器人的设计与研发。截至目前,公司在具身智能通用人型机器人领域已积淀深厚的软硬件技术实力。于2024年7月正式发布独立自研的通用人形机器人Orca I,该款机器人以“全面拟人”为标签,是全球少数能实现“拟人直膝”行走的机器人之一。
2.魔法原子机器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副总裁 田罡 ):专注于通用机器人和具身智能技术的全球化机器人公司,致力于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新质生产力。公司具备从自主技术研发到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的全链条能力,旗下产品涵盖通用人形机器人、仿生四足机器人等,覆盖工业、商业和家庭场景,以满足不同行业的多样化需求。
3.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中国业务负责人 张梅魁):专注于高性能通用人形机器人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针对智能制造、仓储物流、特种行业、科研教育等领域需求开发解决方案,与多家行业头部巨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公司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运动控制、机器人感知等综合领域具有领先技术。
4.智元创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大客户销售总经理 王宇):2023年8月公司发布首款通用型具身智能机器人远征A1,2024年8月公司发布“远征”系列(含A2、A2-W、A2-Max)与“灵犀”系列(含X1、X1-W)商用机器人,成为全球首家开源百万级多场景人形机器人真机数据集的企业。
5.松延动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商务负责人 刘大开):专注于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的科技企业。创始团队来自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科研院校。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双足人形机器人和仿生人形机器人。
(二)生态合作第二批
1.上海荭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童雄):为上海本地的一家人形机器人企业,公司即将发布首款通用型具身智能机器人小美机器人,主要用于商用、家庭及养老场景。
2.上海归墟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永攀 ):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注于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和核心零部件研发的高科技企业,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和场景应用开发,打造面向多领域的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与此同时是2025年工信部民政部养老机器人结对公关揭榜挂帅上海牵头单位。
3.智身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渠道总监 刘学洁):成立于2023年,是一家专注于具身智能领域的科技公司。公司依托于团队深厚的技术及产品能力、与对国内外市场的深刻理解,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从产品设计、研发、交付的全产业链服务。目前公司自研四足机器狗、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等产品,已成功下线并接受国内外客户的检验,并参与国内众多课题研究。
4.北京星动纪元科技有限公司(商业化部销售总监 叶茗山):成立于2023年8月,由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孵化,也是唯一一家清华大学占股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创始人陈建宇是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助理教授。公司以原生机器人大模型与硬件平台为核心方向,专注于具身智能及通用人形机器人研发,聚焦通用人工智能(AGI)前沿应用。
5.鹿明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商务总监 贺志刚):成立于2024年,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一家以从事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为主的企业。
(三)生态合作第三批
1.上海真蓝楼宇服务有限公司(CEO 洪坤炜):Pureland真蓝由挪威KTV Group发展而来,在外墙和窗户清洁方面拥有超过30年的经验,是清洁领域的专家。已于2020年起在挪威地区投入使用,现已成为在全球 66个国家稳定运作并得到广泛认可的成熟解决方案。
2.上海历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 张义恩):聚焦人工智能算法与机器人软件研发,在路径规划、语音交互领域技术成熟,为机器人提供软件赋能。
3.上海湃博特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明远):湃博特机器人是一家聚焦智能机器人研发与应用的科技企业,核心业务围绕特种机器人的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落地展开。公司以“任务驱动”为研发导向,重点布局受限空间作业场景(如管道、隧道),尤其在特种管道机器人领域形成了显著技术优势。
4.上海海神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刘宇泰):海神机器人定位于“无人安防车+舰载无人机"立体安防机器人智能整车制造专家。
5.东莞市本末科技有限公司(华东负责人 吴小圃):以直驱技术为核心的机器人动力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通过去除传统机器人关节中的减速器,实现了直驱型精准动力解决方案的研发与生产,其技术覆盖传感器、驱动器到电机本体全链条。
(四)生态合作第四批
1.上海云知舟科技有限公司(CTO 王鲁):上海云知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5年4月29日,位于上海市松江区,主要涵盖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智能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电子产品、机械设备销售。
2.派特纳(上海)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CTO 夏临):总部位于上海市,是一家专注于智能机器人研发与应用的科技企业。其主营业务为商用智能清洁机器人的研发与销售,涵盖清洁、消毒、配送等多功能模块,产品应用于写字楼、医院等场景。
3.北京猎户星空科技有限公司(高级渠道总监 彭建飞):猎户星空为“真有用”机器人而生,是一家拥有服务机器人行业全链条AI技术、以互联网基因做机器人的新物种公司,公司自研机器人全链条AI技术集合了芯片+算法(脑)、全感知视觉识别(眼)、语音全链条技术(口)、麦克风阵列(耳)、六轴消费机械臂(手)和室内自主导航平台(腿)。
4.上海有个机器人有限公司(华东区总经理 朱伟良):YOGO ROBOT 致力于通过尖端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重塑未来,在创新和合作的战略基地,推动着自主系统和智能自动化的进步,是全球领先的智能系统研发企业。至今公司储备专利2000+,已注册人工智能领域专利超680项,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近70%,并布局多项国际高价值发明专利。
5.科技博主(机器人老贾 贾运强):科技博主,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官方邀请科技博主,长三角服务机 器人产业联盟发起人(副秘书长)
合作伙伴:三批联动布局,织密服务网络
由副总经理牛国华领衔,同样以 “1+5” 模式签约的合作伙伴,聚焦区域市场服务与细分场景落地,构建覆盖全国的服务体系,将依托帝蛮神技术支撑,为石油化工、智慧农林、城市改造等客户提供本地化运维服务,加速市场渗透。
(一)合作伙伴第一批
1.上海泽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顾群):公司专注于植物科学、农业生态、环境气象等领域的科研设备研发与系统集成,为“937”“863”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公司90%以上的销售和技术人员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旗下泽泉开放实验室(Zealquest Laboratory)成员均毕业于知名科研机构,曾参与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
2.上海紫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雷文):拥有专业的研发和售后团队,承接国内外客户的零配件制造、零配件制造订单,获得多项专利。产品远销欧洲、美国、俄罗斯、东南亚,与一带一路国家客户,并与多家上市公司达成长期战略合作。
3.上海澜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陈伟):是一家专门从事新能源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以国家3060双碳战略目标为导向,以先进制造技术为依托,立足于我国新能源技术研发与市场前端,积极参与国家能源转型、市场新能源模式创新和项目推广。
4.上海鲸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郑宁):公司一直从事基于机器人数据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在工业场景的应用。作为领先的机器人技术提供商,鲸络智能在全球开展业务,为多家世界500强制造企业及国内中小型制造企业提供服务。
5.上海拉孚控制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鉴生):上海拉孚控制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04月07日,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经营范围包括技术服务、技术开发等,同时也对外投资了3家公司。
(二)合作伙伴第二批
1.上海小驴机器人有限公司(CEO 乐超样):上海小驴机器人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智能机器人研发与制造的企业,主要涉及智能机器人研发、工业机器人制造、服务消费机器人制造等领域,同时涵盖软件开发、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等业务。
2.上海柯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叶韶):上海柯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技术服务、技术开发、环保咨询及碳减排技术研发等业务,并涉及环保设备销售与安装服务。
3.上海弈沐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CEO 徐磊):上海弈沐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11月27日,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公司主要从事智能机器人研发、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并涉及物联网应用服务、智能无人飞行器销售等领域。
4.迈檬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金生):迈檬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于2015年05月27日成立。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计算机软硬件、网络工程技术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
5.上海晟德睿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曹真):上海晟德睿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位于上海市,是一家以从事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为主的企业。
(三)合作伙伴第三批
1.广州浩政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朱正龙):广州浩政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07月25日,经营范围包括机器人的技术研究、技术开发;通信技术研究开发、技术服务;网络技术的研究、开发等。
2.上海互联佳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 郑福伟):上海互联佳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聚焦机器人创新场景解决方案,智慧医疗和人工智能教育三大板块,并一直致力于智能化领域的探索和商用服务机器人的产品研发及销售,为应用场景提供最优化、最先进可靠的整体解决方案。
3.上海怡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 王东):上海怡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ABB传动中国在上海的综合分销商及战略合作伙伴,从事ABB电气传动产品销售业务,并提供技术服务近二十年,2017年荣获ABB传动高价值供应商;连续多年保持ABB传动中国供应商前三名的良好业绩。
4.江苏贝纳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工 孙华立):江苏贝纳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BENA集节能项目策划、节能方案制作实施、生产销售城市绿色环保节能产品IGBT,生产销售城市路灯照明、工厂照明的专业性公司。
5.深圳市云海智动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 刘晓哲):深圳市云海智动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发和智能机器人研发的企业。主要开展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发、智能机器人研发。
此次30+企业的战略签约标志着帝蛮神产业生态布局的全面提速,不仅是短期业务合作,更是基于生态战略的长期绑定,覆盖了机器人产业从上游核心部件到下游场景应用的全链路,围绕区域市场拓展与行业项目共建,推动生态价值向终端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