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0 日,2025 vivo 开发者大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今年是 vivo 创立 30 周年,也是开发者大会举办的第八年。大会以“同心·同行”为主题,集中发布蓝心智能战略、原系统 6(OriginOS 6)与蓝河操作系统 3(BlueOS 3),并呈现生态合作、安全与人文领域的最新进展。vivo 表示,将以开放共建推动 AI 与操作系统的深度融合,为用户提供自然、可靠、贴近场景的智能体验。
vivo 高级副总裁、首席技术官施玉坚在开场致辞中回顾公司在技术和系统上的长期投入。他提出“More Local, More Global”的理念,希望 vivo 成为连接物理与数字世界、中国科技与全球市场、全球开发者与本地用户的桥梁。面向未来,vivo 将继续与伙伴共建开放标准与接口,推进蓝河内核与蓝心大模型平台的研发开放,完善全球分发与服务体系,让优质应用与内容触达更多用户。
本次大会上,vivo 副总裁、OS 产品副总裁、vivo AI 全球研究院院长周围发布了全新升级的蓝心智能战略。vivo 认为,AI 价值创造进入加速期,AI 与操作系统的深度融合将成为提升体验的关键路径。
蓝心大模型矩阵在语言、语音、图像等方向上继续提升。新发布的 3B 端侧多模态推理大模型是专为端侧 Agent 构建的轻量模型,强调在设备本地完成理解、推理与个性化学习,兼顾性能与能效。该模型在 10B 以内规模的评测榜单中表现突出,适合在手机等设备上提供实时响应的智能能力。基于此,vivo 推出用户专属模型,可学习个人偏好,用于自动修图、信息提炼等常见场景,降低使用门槛。
围绕大模型,vivo 发布“蓝心个人智能框架”,通过全域感知与多模态融合,更准确地理解用户意图,并在端侧持续沉淀个性化数据,实现可控执行与自主规划,尽量以一步到位的方式完成任务。vivo 同步升级“蓝心智能开放平台”,意图框架 2.0 兼容 MCP 协议,并推出面向智能体互联的 A2A 协议,开放上下文工程与技能接口,帮助开发者更快构建“更懂用户”的 AI 应用。整体目标是让 AI 从工具走向“智能伙伴”,在更多日常场景发挥作用。
原系统 6(OriginOS 6)以“自然、舒适、人本”为核心理念,围绕感知、行为和情感三个维度进行系统化升级。vivo 工程师通过“OS 舒适工程”,将自然界的物理与数学规律数字化应用到系统中,使视觉、触觉与动效反馈更贴近直觉。用户在滑动、切换与点击中的所见所感,更接近我们对现实世界的预期,从而降低学习成本与使用负担。
在流畅性方面,原系统 6 首次搭载自研“蓝河流畅引擎”,对计算、存储与显示三大核心模块进行重构。通过“超核计算”“光子存储”“双渲染架构”等技术,系统在多任务与重载场景中保持高帧率和稳定性,减少调度抖动与资源争用。《王者荣耀》《暗区突围》等游戏实现 120 帧稳定输出,系统“用着流畅、久用也流畅”的特性更明显。原系统 6 已通过泰尔实验室与 SGS 的双流畅度认证。
在设计上,原系统 6 引入“光影空间”概念,运用边缘光、环境光与 AI 光效增强层次感;堆叠式布局、动态透彩材质与模糊效果提升界面通透度和信息秩序,让主要信息更容易被识别。新的“趣味光栅”和个性化时钟,为日常解锁与待机界面增加变化与可玩性。
针对长期用眼与多场景使用,原系统 6 提供“全局护眼模式”“AI 仿生亮度”“晕动视觉辅助”等功能,缓解干眼与视疲劳;听觉方面,支持 150 级无级音量、高带宽蓝牙传输与“游戏超感音域”;触觉方面,提供零延时振动、热门游戏振感适配与个性化振动方案,提升手指与系统反馈的同步感。
在通信与续航方面,蓝海续航系统 3.0 优化 CPU 负载和能效管理,系统待机可达 10 天以上;“弱信号增强”与“AI 网络智选”减少电梯、地铁等复杂环境下的断续通话与视频卡顿,针对宿舍团战等拥塞场景优化时延。
面向高频效率需求,原系统 6 在文件、录音、笔记与办公套件中升级“AI 搜索”,可解析文件内容并直达答案;“小 V 电话助手 2.0”可以自动完成语音导航与排队等待;“AI 修图大师”支持提升清晰度、扩展画面与路人消除,行业首发的“Live Photo AI 消除”实现逐帧识别与自然清除。
在生态互联上,vivo 与小鹏汽车推出“镜像小窗 2.0”,将手机应用延伸至车机,并支持“一句话指令”控车;“一句话控家”可跨品牌控制家居设备,降低老人与儿童的使用门槛。vivo 办公套件 iPad 版发布,打通与苹果生态的互联;“摇一摇群组分享”支持跨品牌多人极速文件分享。原系统 6 将在 vivo X300 与 iQOO 15 系列上首发搭载。
蓝河操作系统 3(BlueOS 3)面向 AI 原生设备,强调更快响应、更低功耗与更高安全。系统全栈采用 Rust 语言编写,利用其内存安全特性从源头减少系统级漏洞,对处理 AI 敏感数据的设备更友好。BlueOS 3 构建“立体感知体系”,在相机启动、空间识别与视觉算法上进行优化,音频框架降低链路时延并提升数据精度,提高录制与播放的一致性。
在 AI 原生能力上,BlueOS 3 重点支持蓝心大模型的端侧多模态与推理能力,系统提供数据服务与 Agent 框架,帮助设备在本地具备记忆与规划,减少对云端的依赖。设备可通过“蓝心小 V”实现高效问答、环境描述与语音识别。开发工具方面,蓝河 Studio 引入生成式 UI 能力,开发者输入文字或示例后,Coding Agent 自动生成代码,支持多轮对话与项目级理解,缩短开发周期。
在流畅与能效方面,BlueOS 3 的流畅引擎采用“超级渲染树”与“超级协程调度器”,在降低 UI 资源消耗的同时提升绘制与任务调度效率,实现“既流畅又省电”。该系统将首发搭载于 vivo WATCH GT 2,目标是提供更智慧的交互与最长可达 33 天的续航,为 AI 穿戴设备提供可参考的能效基线。
在可信与安全方面,vivo 构建“六维安全范式”,覆盖芯片、端侧、云侧、数据、模型与人的完整链路,形成 AI 生命周期闭环管理。新版“隐私权限体系”提升了权限审核与分级机制,对 19 项核心权限严格把关,并针对 5 类隐私数据建立更精细的访问控制,让授权流程更透明可控。面向生成式内容,vivo 推出“可信印记”,为照片等影像内容标注可追溯来源,便于识别真实与合成。vivo 已加入 C2PA 内容真实性联盟,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推动构建更加透明、可信的内容生态。
在人文关怀方面,vivo 继续推进“听说”与“看见”两大功能矩阵,服务听障与视障用户。“声音记忆”与“自定义听声”帮助听障用户区分发言者与识别关键环境声音;“环境问答”与“智能记忆”帮助视障用户快速理解周遭物体与人物信息。
自 2021 年起的“声声有息”公益计划已覆盖全国多地与特教院校,累计惠及近四千名残障青年。vivo 与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共同发起科技助残专项行动,计划未来五年投入三千万元,推动 AI 无障碍能力在更多场景落地,并向开发者免费开放屏幕阅读等全栈 AI 能力,促进产业伙伴共建无障碍生态。
vivo 的 AI 战略升级,以“以人为本”为核心方向:一方面通过蓝心大模型与个人智能框架,把理解与执行能力下沉到端侧;另一方面以 OriginOS 6 和 BlueOS 3 为双底座,在手机与 AI 原生设备上分别建立稳定、节能、可信的操作系统基础,同时通过开放平台与跨生态互联,推动应用与服务在更多场景落地。安全与人文并重,使 AI 技术能够在满足功能的同时更可控、更透明、更有温度。
当技术不再以复杂参数呈现,而是在恰当的时机给出恰当帮助,用户就能专注于生活本身。vivo 希望与开发者、合作伙伴及用户一道,以开放、务实的方式持续打磨产品与生态,让每一次交互更直觉,让每一项功能更可靠,让科技在无形中成为生活的自然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