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10月11日讯(全媒体记者 赵瞳铱)在人工智能深度重塑医疗领域的当下,被誉为“医学之本”的病理学正加速从传统形态学诊断向数字化、智能化范式跃迁。记者近日获悉,由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团队联合国内外多个专家团队编写的《数智病理——下一代病理学的发展与挑战》专著,即将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封面草案。)
该书拥有“豪华”的学术阵容,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卞修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晓红教授领衔指导,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文继舫教授与中南大学常务副校长陈翔教授担任顾问,湘雅医院王俊普博士担任主编、清华大学王大亮教授担任主审,并汇聚李海涛教授、苏修教授等40余位国内外领域专家共同编撰。
作为疾病诊断“金标准”的病理学,长期受限于人工镜检的主观性强、人力短缺、数据利用不足等问题。随着数字化扫描、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成熟应用,病理学正迎来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的关键认知升级,数智病理不仅是技术赋能,更实现了诊断范式的重构——推动病理诊断从“看见”走向“读懂”、从“诊断”迈向“预诊”、从“个体”延展至“系统”,为更精准、高效、可及的医疗服务提供可能。
这部专著以“技术革新—诊断变迁—认知升级”为主线,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数智病理知识体系。内容既回溯了病理学百年演进脉络,解析数智病理兴起的技术土壤与临床需求,也通过国内外案例对比展现数字化转型机遇与挑战;既详细拆解数字化病理、AI、大数据等核心技术的原理与应用,也聚焦数字化诊断、AI辅助诊断、远程会诊等新型模式的操作流程与实战案例,为医疗机构提供数智病理科建设方案参考。
同时,专著不回避行业痛点,直面数据隐私保护、算法可解释性、基层医疗技术鸿沟等现实挑战,提出兼具可行性与前瞻性的应对策略;更预判多组学整合、数字孪生等技术对病理诊断的重构作用,勾勒出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从“个体诊断”到“系统决策”的下一代诊断范式轮廓。
(数智病理海报图。 以上图片由书籍编写团队供图)
业内人士评价,这部专著是病理学与AI科技融合的新兴成果,也是医学智能化转型时期的重要读本,将为关注医疗未来的从业者、研究者及相关人士,打开一扇认知数智病理的新大门。
作者:赵瞳铱
责编:赵瞳铱
一审:赵瞳铱
二审:李昆励
三审:刘乐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