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赵瑞祺
无需穿戴任何设备,仅需正常卧床休息,即可由一台“隐形守护者”实时精准掌握人体心跳、呼吸、翻身等生命体征——日前,由杭州师范大学曹世华教授团队研发的非接触式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和相关技术,已在全国多家医院、养老机构及社区家庭中成功应用,为独居老人、慢性病患者及术后康复人群构建起一道无缝的安全屏障。
这项斩获2024年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与金砖国家发明展双项银奖的先进技术,其奥秘在于能捕捉到每次心脏搏动时,血液流动对人体产生的极其微弱的作用力。“记录仪获取这种微弱的反作用力后,通过我们特有的大数据算法进行计算,就能无感地还原出心率、呼吸率、离床状态等多种生理数据。”曹世华教授介绍道。该系统彻底告别了传统监测方式需要佩戴电极或手环的束缚,在用户无任何感知的情况下完成健康监测与风险预警。
当系统监测到心率或呼吸率异常、离床时间过久等状况时,会立即通过电脑、手机APP等终端,向医护人员、社区平台或子女发送警报信息。该技术目前已获得多项国际国内发明专利,并通过与多家企业的产研合作进行技术转化,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更以其“无感守护”的特性,产生了深远的社会效益,标志着智慧健康管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图为非接触式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应用场景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