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义时间标准!科研团队把时间精确到72亿年仅偏差1秒
中国青年网
2024-01-29 12:57:41
0

原标题:重新定义时间标准!科研团队把时间精确到72亿年仅偏差1秒

●重新定义“时间”标准 ●支撑世界时亚毫秒级自主测量

把时间精确到72亿年仅偏差1秒

光明日报记者 崔兴毅

“现在几点?”

“这表准不准?”

你知道生活中我们随口问的这两个问题,意味着什么吗?

你一定想不到,这是两个严肃的科学问题——什么是时间?什么是标准时间?

前不久,我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制万秒稳定度和不确定度均优于5×10-18(相当于数十亿年的误差不超过1秒)的锶原子光晶格钟。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还对锶原子光晶格钟的系统频移因素开展了逐项评定,最终得到其系统不确定度为4×10-18,相当于72亿年仅偏差1秒,已部分满足“秒”重新定义的要求,对未来构建新一代全球时间基准乃至提供引力波探测、暗物质搜索的新方法等具有重要价值。

张首刚(中)在与科研团队成员交流。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摄

这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故事——从研发国内首台激光抽运小型铯原子钟、系列微型化铷原子钟,到承建增强型罗兰授时系统以及差分系统、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网,科技工作者围绕“守时—授时—用时”时间频率产业链,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支撑国家时间频率体系建设。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地下一层,放置着“北京时间”产生的核心设备——原子钟组和世界时测量系统,工作人员时刻关注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字,分毫不差地把产生的“北京时间”发播到全国。

“时间”,由此而来。

但地球自转速度是越来越慢的,以地球自转为基础的世界时其实并不均匀。尤其在如今的卫星导航系统中,1纳秒(十亿分之一秒)的时间误差就会导致0.3米的距离误差。

为获得既准又稳的时间,科研团队瞄向“精微”,利用原子基态能级跃迁特性,通过测量原子振动的周期制造出高精度时钟设备原子钟,“时间”的标准由此被重新定义。

“‘北京时间’就是由一套几十台守时原子钟实时比对‘世界时’测量产生的。”成都天奥电子服务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董道鹏介绍,可用于守时原子钟组的激光抽运小型铯原子钟,由中国电科与国家授时中心联合研制,每30万年误差1秒,成功应用于国家标准时间产生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重要工程,以及电力、通信和计量等重要领域。

从“每30万年误差1秒”到“72亿年仅偏差1秒”,原子钟正变得越来越精准,满足了科技发展对时间精度的需求。但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是按照地球的自转规律(太阳升起和降落)来安排工作和生活,因此,人们离不开世界时。

“当望远镜对准某颗恒星时,就知道它指示的准确时刻,这种方法测定的时间叫作世界时。”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天线系统工程项目总师刘鹏介绍,作为世界时测量系统的重要技术手段,近年来,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网建设提速,上海65米口径天马射电望远镜、北京密云5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日喀则、长白山4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等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网建设任务,有力支撑世界时的亚毫秒级自主测量。

“时间”有了,如何把“时间”发送出去?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长波、短波等无线电授时系统,网络、光纤、电话等有线授时系统都是常用的授时手段,而增强型罗兰授时系统是目前最可靠的地基无线电授时手段。

巍巍高原铁臂高悬,增强型罗兰授时系统西藏那曲发射台正在加快建设。超高伞形天线绝缘设计、强度设计、低损耗设计、基于罗兰数据通道差分信息发播、大功率高效率信号产生与合成、精准发播控制……一项项关键技术的突破,让时间的传递更加精准。

“通过在新疆库尔勒、甘肃敦煌、西藏那曲建设长波授时台,结合现有长波授时系统,以及新建的增强型罗兰授时差分系统,将实现百纳秒量级长波授时信号在全国重点区域的全覆盖。”刘鹏满是自豪。

这只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的一部分。这套系统利用我国现有的通信光纤资源,布设约300个光纤时间频率传递节点,构建了总长约2万公里、连接全国主要城市和重点用户的光纤时间频率传递骨干网。

“依托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的建设,结合北斗卫星导航授时系统,以及空间站高精度时间频率实验系统,我国将率先建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立体交叉、相互增强、相互融合的国家授时体系。”国家授时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张首刚说。

有了“守时”和“授时”,还要学会“用时”。

这就要靠时间统一系统!当接收了北斗卫星、长波等授时信号获取精确时间后,系统就会利用提取的时间信息校准本地时钟,实时保持与“北京时间”精准同步。

“目前,时间统一系统已被应用在通信基站、互联网等信息系统中,我们的手机、电脑只要入网就可进行时间校准,保障时间的准确性。”各行各业对时间应用的精度需求不尽相同,董道鹏举例说,高铁调度管理需要秒级精度,广播电视发播控制需要毫秒级精度,电网时间同步和故障定位、通信基站同步需要微秒级精度,卫星导航提供常规服务需要纳秒级精度……

实现不同的精确量级,小器件大有可为!

“只要我们在需求系统内置小型铷原子钟或晶体振荡器,并配合自研高保持智能算法,即使外部授时信号丢失一段时间,系统仍能自主保持高精度的时间信号。”中国电科10所原子钟专业室硬件工程师韦强说。

比如星载原子钟,就是卫星导航系统的“心脏”,直接决定了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

“北斗三号导航卫星就装载着星载铷原子钟。”韦强介绍,“我们现在不仅能研制星载铷原子钟系统产品,还拥有国内最大铷原子钟批量生产线,能够提供精确的‘原子时间标尺’。”

精度需求永无止境,推动技术创新永不止步。“在国家需要的领域,在国家需要的时刻,去努力,去奋斗!”这是科研团队的心声,更是他们谱写“光阴的故事”的真实注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顶流女明星直播带货,是一场疯狂... 当今娱乐圈眼花缭乱的各路小花,赵露思很有辨识度。她相貌甜美,气质灵动,是近年来荧幕上少有的“邻家女孩...
宁波贾拉杰取得一种双弹簧减震器... 金融界2025年8月1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宁波贾拉杰减震器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双...
长征四号丙连续作战,试验二十八...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继7月3日成功发射试验二十八号B星01星后,8月17日16时5...
时隔五年!华为Pura 80全... 快科技8月17日消息,日前,华为Pura 80系列迎来HarmonyOS 5.1.0.217 SP2...
酶联斑点Elispot实验系统 酶联斑点Elispot实验系统是一种用于检测和定量特定细胞中分泌性蛋白质(如细胞因子)的强大工具,广...
“机器人奥运”落幕 竞赛推动技... 中新社北京8月17日电(记者 吕少威) 天工、宇树科技、加速进化、松延动力……诸多中国人形机器人“明...
上海永客取得对夹式止回阀专利,... 金融界2025年8月1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上海永客气动成套制造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对...
在跨国公司第一次组装“机械手”... “第一次亲手装机械手,才发现原来机器人离我们这么近!”“动手完成机械手装配的那一刻,我真切体会到工程...
具身天工Ultra百米赛斩获冠... 8月17日,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100米、4x100米决赛收官。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国地...
《外星异客》新书发布会暨影视I...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磊 通讯员 徐嘉悦 图/主办方供图 8月15日晚,广州琶洲展馆12.2馆3...
电银配售电取得可壁挂充电桩专利... 金融界2025年8月1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电银配售电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可壁挂的...
“南山智造”机器人走进千行百业 深圳商报记者 涂竞玉 聚光灯下,星行侠的科普课堂被孩子们围得水泄不通;星尘智能Astribot S1...
《AIGC技术对中国出版行业影...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以内容生产为核心的出版业,面对人工智能尤其是AIGC技术的不断...
卢伟冰预热小米16系列:产品定... 日前,小米手机迎来14周年生日,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手机部总裁,小米品牌总经理卢伟冰发布视频,分享...
M9覆铜板增量材料:球形硅微粉...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伏白的交易笔记) 一. 驱动逻辑 英伟达新一代Rubin架构预计于2026年...
原创 红... 红米手机一直以高配置、低价格市场战略为主,出货量不断增长,甚至是超过部分手机品牌。现已推出四大系列,...
把“天空”搬进ICU!这家医院... 在冷色调仪器环绕的重症监护室,滴滴答答的仪器声响外,一片流动的“天空”正悄然改变着患者的康复体验。广...
“悟空AI”助力神舟二十号,中... 🤖 由 文心大模型 生成的文章摘要 前文介绍了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出舱活 北京...
山西:推进新型工业化,塑造发展... 转自:山西经济日报 文 | 山西经济日报 王龙飞 走进山西东睦磁电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映入眼帘的...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见证机... 8月17日,随着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闭幕,人们在享受着这场科技前沿的盛宴时,也感受到了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