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10要退休了!微软将正式终止对Windows10的安全更新与技术支持,这场持续十年的系统服务落幕,全球约2.4亿台电脑将进入无防护状态。
微软明确表示,停服后将不再推送任何安全补丁。而NVIDIA、高通等厂商早在2024年就停止为新硬件开发Win10驱动。
市场认为一部分人会被迫选择换机。只是在电脑需求度日渐衰落的情形下,人们的换机热情还会高涨吗?或许除了企业用机之外的换机热情不会太高。普通用户的使用频次在降低,手机、平板以及折叠手机的利用率越来越高,人们逐渐会对PC失去兴趣。当然,也有一部分用户本身是笔记本电脑的拥有者,在系统的选择上,并非Windows一种选择。
对于那些还在使用并不想换机的用户而言,微软推出了“扩展安全更新服务(ESU)”——花30美元或兑换1000个Microsoft Rewards积分,就能多获得一年安全补丁。但这只是“过渡药”。服务仅到2028年截止,且不包含技术支持和功能优化,政企用户的年费率更是高达200-500元区间。有用户算过账:“三年续保费够买台新电脑了,这分明是‘智商税’。”当然,有的用户直接选择断掉更新选项,加装额外的防火墙或者杀毒安全软件来应急。
对于微软来说,自然希望自己的新系统能够得到更多用户的使用,这也是其不断关停旧系统的原因所在。因为新系统也意味着硬件的迭代,这是一条完整的生态链。不仅捆绑着微软,还有很多硬件厂商,包括芯片厂商。
微软也在悄悄收紧生态权限。2025年起,Office 365的新功能仅支持Win11,Win10用户只能用基础版;Edge浏览器不再推送安全更新,访问银行网站时会被提示“设备不安全”。这种“软封锁”正逼着依赖微软生态的用户不得不升级。
面对微软的“逼宫”,不同用户其实有更划算的选择,而非盲目换机。普通个人用户可以按需选择“过渡方案”。能升级Win11的设备,立即通过Windows更新免费升级,记得先备份数据(部分老软件可能不兼容,可先用兼容模式测试)。
若仅用于看视频、办公,可安装其他的第三方防护工具,配合微软ESU服务过渡,同时关闭远程桌面、自动播放等高危功能。Win10停服也给了国产系统带来机会。鸿蒙、统信、麒麟等系统已能流畅运行办公软件和工业程序,且提供终身免费安全支持。“2014年WinXP停服逼我换电脑,现在Win10又来这一套!”老用户的吐槽,道出了微软统治PC市场的套路。
2025年一季度调研显示,21%的中小企业明知停服却暂无升级计划,不少人转向苹果Mac或国产Linux设备;另一方面,微软的统治力在下降,Win11的市场份额虽已超过Win10,但全球仍有46.2%的用户坚守旧系统,国产系统正借机完善生态。因此,当微软按下Win10的“停止更新”按钮,对市场的影响不会太大。Win10的十年,见证了PC从必需品变成日用品的变迁;而它的谢幕,或许正是新操作系统格局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