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羊城,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第138届广交会即将拉开帷幕,3.2万家企业、155万平方米展区、超100万件新品——这一连串数字背后,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跃升的生动缩影。而几乎同期,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筹备工作也进入冲刺阶段。
两大盛会交汇,不仅是时间上的巧合,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实现从“卖出中国制造”向“共享中国生活”的转变,讲述一个属于大湾区的开放新篇。
以“会”为桥
从“卖全球”到“动全球”
广交会历来是中国外贸的“晴雨表”,本届更显“含新量”:智慧医疗专区首次亮相,服务机器人专区再升级,超1万家高新技术企业齐聚……这些亮点,不仅展现“中国制造”的硬实力,更凸显“中国创新”的软联通。
而十五运会推动的“跨境无感通关”“联合指挥体系”等机制,与广交会线上平台、跨境采购的数字化创新形成呼应。两者共同诠释着大湾区在制度联通、标准对接上的突破——从展品通关到赛事服务,从贸易规则到运营流程,湾区正以更高效的制度型开放,重塑全球资源整合的路径。
本届广交会上,智能产品超35万件、绿色低碳产品超百万件;十五运会筹备中,新能源场馆、智慧赛事系统广泛应用。这背后,是大湾区产业创新链条的深度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广交会创新推出“广交会×全运会”体育用品专场直播活动。“好宝”“好妮”携手“喜洋洋”“乐融融”,于10月31日通过Facebook、TikTok等海外平台,向全球采购商推介体育休闲好物。这种“展会+赛事”的跨界联动,让广交会的“卖全球”与十五运会的“动全球”相得益彰。
以“产”为基
从“全球卖场”到“世界客厅”
值得关注的是,10月30日即将举办的Go Guangdong采购商参访活动,将带领境外客商实地走访广州双鱼体育、广东省人民体育场等体育产业基地。这种“展馆+工厂+赛场”的沉浸式体验,让采购商既能看到产品,又能感受产业生态,更能预见十五运会带来的市场机遇。
而从体育用品企业的踊跃参展,到“体育消费与产业互促交流活动”邀请全运冠军现场互动,无不体现“商贸+体育”的产业协同正在释放乘法效应。
广交会为企业搭建“全球卖场”,十五运会为城市打造“世界客厅”。当“广东智造”通过广交会走向世界,当十五运会展示湾区科技与文化的软实力,两者共同构建起“制造+服务”“实体+数字”的立体开放体系。
从“出海”到“登陆”,中国企业不再只是输出产品,更在输出标准、方案与价值。
以“城”为媒
从“一盅两件”到“活力全运”
本届广交会,广州作为东道主,推出“离境退税服务专区”、境外银行卡刷卡乘车、多语种咨询等便利措施,让客商“无忧抵达、极速通关”。而十五运会带来的城际铁路加密、地铁新线开通,进一步缩短湾区时空距离。
更令人欣喜的是,这种“双会联动”正在融入城市的毛细血管。
展馆内,“食在广州 品味全运”音乐美食节汇聚殿堂级粤菜与非遗小吃,“粤菜大师秀技艺”与“全运主题创意菜品”相映成趣;展馆外,白云宾馆大堂设立全运会文创商店,吉祥物、纪念徽章等让客商把“广交记忆”和“全运热情”一同带回家。
从琶洲展馆到全运场馆,从“一盅两件”到“活力全运”,广州正以一座城的热情,迎接一场全球共享的盛会。
广交会与十五运会,一边是商贸之翼,一边是体育之帆,共同搭载大湾区驶向更开阔的水域。
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广东既做稳外贸的“压舱石”,也当促开放的“先行者”。当全球客商在广交会上签下订单,运动健儿在十五运会赛场挥洒汗水,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时一地的盛事,更是一个更加融合、创新、开放的大湾区,正以笃定的步伐,在世界舞台上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篇章。
这个金秋,让我们共同期待:展品与奖牌交相辉映,商机与激情彼此激荡,一个更具活力的湾区故事正徐徐展开。
统筹|刘佳宁
文|记者 孙绮曼
视频|记者 潘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