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算成功!日本月球车发回第一张照,发动机喷嘴掉了,更像硬着陆
环球科学猫
2024-01-29 18:09:56
0

原标题:也算成功!日本月球车发回第一张照,发动机喷嘴掉了,更像硬着陆

日本彻底“沸腾”了,也算成功,成功实现了“100米内”精确着陆,并且创造了日本登月历史。

而这一次的成功,也完全验证了“精准”着陆的技术,不过,在日本进行登陆月球的技术验证之中,也让大家看到了一个热议的情况,能够做到在月球上着陆,的确是不容易。

这可能也说明了——日本的着陆并不是“软着陆”,可能像或者更加偏向于“硬着陆”,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就来看看。

偏差仅55米!日本宣布成功“精确”着陆

没错,日本已经官方了该消息,但很多人也看到了,日本的这个“精确度”的确是较高,最初日本预计是在SLIM的着陆地点位置区域,实现100米内的精确着陆,那都算是成功的。

而这一次根据数据显示,日本的确实现了“精确”着陆,SLIM的着陆地点位于预定目标偏东55米左右的位置,误差在100米以内。

此次着陆展示了日本在航天技术领域的实力,并为未来的月球探测任务奠定了基础。

不过,虽然日本的探测器确实在月球上着陆了,并且日本方面也宣称,自己已经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中国、印度之后第五个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国家,但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

首先——日本在成功着陆之后,出现了重大问题,以至于整个探测任务并不那么顺利,因为在着陆之后,太阳能帆板受损出现故障,无法发电,导致月球上很多任务都无法执行。

所以,日本虽然宣布成功在月球上着陆,但自己也是“保留性”说明,那就是只是成功了一部分,JAXA宇宙科学研究所所长国中均对这次任务给出评价,称“将将及格60分”。

那么这也说明了,到底该不该算成功了?只有日本自己才知道,我只能说,算是在月球上了吧。

然而,除了这个有争议之外,日本其实对自己的探测器还抱有一丝希望,什么希望呢?

那就是说虽然这一次SLIM已经进入了关闭状态,但也给了自己“复活”的可能性,日本认为在2024年2月1日前,日本的探测器依然可能苏醒,因为如果在未来太阳光从西面照射到月球,他们认为有可能再次发电,所以,也在为苏醒做出准备。

这个是否苏醒,还是要看后面来进行看才知道,而这一次日本能够通过月球车拍到首张图像,这说明了也算是不错,至少日本拥有了自己的拍摄的月球照片。

然而,也就是因为月球车拍到首张图像发布之后,更多的照片详情出现了,日本的这次着陆其实更像是“硬着陆”才更加准确。

日本探测器着陆出现重大问题,或许说“硬着陆”更准确

根据报告来看,这一次日本其实已经“提前”进行了布局,那就是在探测器着陆前,两个超小型月球探测车(LEV-1 和 LEV-2)已被成功释放。

同时,在后面进行获得的数据分析,拍摄的月球照片来看,其实日本出现误差性着陆,是跟“发动机”有关,在着陆前,SLIM 的一个发动机可能失去了推力。

在这种情况下,SLIM 的机载软件自动判断出异常情况,并利用另一台发动机继续下降,同时控制逐渐向东移动的 SLIM 的水平位置尽可能保持一致。

所以,在SLIM 接地时的下降速度约为 1.4 m/s,低于规格范围,但由于侧向速度和姿态等接触地面条件超出了规格范围,JAXA 最终选择了与计划不同的姿态。

而根据公布的图片照片显示,再次确定了日本着陆过程出现了发动机“喷嘴”的脱离,导致了发动机故障。

看到没?后面日本是依靠“单个发动机”来进行着陆的,而且下降过程还出现了速度的改变。所以,发动机也就无法抵消横向运动,导致不利的着陆姿势,从照片看来,也不是标准的模式在月球表面。

所以,这样来看,日本其实探测器的确着陆了,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软着陆”,应该是“硬着陆”或更加准确一点,根本就没有按照标准的模式着陆。

虽然最终也是在日本说得100米范围内“精确”着陆,但这个也只能算是一半成功,一半失败吧。

当然,这里也没有故意黑日本,恰好照片就公布出来了,反推发动机的“喷嘴”照片都出现了,那的确是单个发动机在支持最后的着陆,只是日本最终没说明该问题。

不过话说回来,有没有成功无所谓了,这又不是我国登陆月球,只要我国在每次任务之中成功就行。

世界登月,还真的看中国

没错,从登月的情况来看,似乎只有中国在每一次登月任务能够完美完成一样,而且所谓的航天大国,美国也是不断出问题,这让很多人都不理解了,真正技术在中国?

的确,还真的有这个意义一样,中国是在“脚踏实地”做事情。

从美国50年后的登月来看,失败了,虽然是私人登月,但NASA也参与了,其次印度登月,结果成功着陆月球之后,月球车又休眠不醒了,再来看看日本,的确也成功在月球表面着陆了,但结果太阳板,发动机等问题也全部呈现出来。

只有中国是真正的“稳打稳”的执行,而且是每一次任务都成功了。

所以,接下来中国嫦娥六号任务的执行,又是世界观看中国的一大亮点。

因为中国要在月球背面着陆,这是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的南半球区域进行任务执行,并且采取月球样本返回,成功之后,又将创造历史。

当然,说到月球背面执行任务,美国申请使用中国鹊桥号了的事情也引发了不少人的热议,说拼什么要帮助美国,这里面的“杂味”我也不说了,反正就是同意了,了解航天的人应该都知道。

所以,从美国,日本,印度等国执行的探月任务来看,这个时代还真的得看中国,中国对月球探索真的没有出现过问题。

今年上半年通过嫦娥六号创造人类历史,可能又要让世界对中国航天实力有不一样的看法,更多的国家与中国实施航天合作,那必然也就是趋势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干法极片:固态电池产业化的关键... 在新能源产业飞速发展的浪潮中,固态电池凭借更高的能量密度、更优的安全性和更宽的温度适应性,被视为下一...
年轻人主动“回炉”提升技能 寻... 中新网重庆8月17日电 (钟旖 吴婧媛)“虽然是跨专业从零开始学,挑战大,但老师讲得很细,我上手也快...
全球最长LED屏点亮背后:“世... 办赛与兴业,如何实现共生共荣?刚刚闭幕的成都世运会,提供了一个路径。 在汇集了116个国家和地区参与...
2025物联网大会在江苏无锡隆... 8月16日-17日,2025物联网大会在江苏无锡顺利召开。大会由中国电子学会、中国通信学会联合主办,...
时隔4年,华为新机再度显示麒麟... 近日,部分华为Pura 80系列手机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鸿蒙系统升级后可在设置中查看麒麟芯片信...
“光子”化身秦俑击鼓起舞 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湖北摘首金 “光子”化身秦俑击鼓起舞 光谷东智研发的“光子”人形机器人...
“黄河之滨科普行”系列活动在兰... 8月17日,中国化学会组织院士、专家来到兰州一中,为学校师生举办了第一季“无处不化学”主题科普活动。...
别惊讶!油车的魅力正在大幅上升 当“现在这个时代谁还买油车”“开了电车再也不想碰油车了”成为不少车企领导人的口头禅,当社交媒体评论区...
天工再夺冠 钢铁飞人诞生 本报讯(记者 曹政)继今年4月勇夺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冠军后,北京集聚多方力量研发的人形机器...
从骗捐寻亲到退款 P 图,为什... 前段时间刷抖音的时候,小雷看到了一则 “2 岁女童王喵喵走失” 的寻人启事。可谁能想到,这是一场彻头...
中泰证券:人工智能发展势头强劲...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智通财经)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泰证券发布研报称,国内领先的AI企业展现出...
华为鸿蒙5.0实现全栈自研,央... 近日,央视财经栏目《对话》专访了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聚焦华为鸿蒙系统的突破与发展,主...
小米9月新机潮来袭!15T系列... 【CNMO科技消息】据日媒报道,小米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掀起手机新品发布浪潮。继已官宣将于8月21日推...
原创 骆... 之前在纪录片里瞅见骆驼在沙漠里溜达,好几天不喝水也没事儿,就觉得这玩意儿也太神了吧。你说它们喝一次水...
外媒透露:苹果高层将会有更多人...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8月18日消息,据9to5mac报道,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透...
魅族22手机影像配置曝光:24... IT之家 8 月 18 日消息,星纪魅族集团 CEO 黄质潘今天在微博曝光了旗下魅族 22 手机的拍...
上海爱柯锐申请四极杆质谱检测系... 金融界2025年8月1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上海爱柯锐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四极...
摘下机器人“皇冠上的明珠”还要... 证券时报记者 王一鸣 为什么人们会觉得握筷子、系鞋带很简单,而机器手却不易实现? 从构造来看,人类的...
自组网+系留无人机中继通信方案... 自组网结合系留无人机中继通信在应急通信中确实是一种高效且重要的手段。这种技术方案在灾害救援、突发事件...
梅卡曼德机器人邵天兰:具身智能... 投影上原本正展示着的公司介绍PPT被切换成了京东的购买记录,页面上是一件蓝色衬衫,正是梅卡曼德机器人...